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唯物辩证法视角下的政策效果审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拥有良好的思辨能力,可以帮助审计师在日常工作中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问题。文章将政府审计置于哲学视野下进行研究,探讨了目前政策效果审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原理和规律对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期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政府审计;政策效果审计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政府审计是保证国家政治实践活动高效推进的重要手段。为了响应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关于关注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要求,审计署自2015年以来陆续发布了多份政策效果审计结果公告。同时,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三去一降一补”的新时代背景下,审计监督也一直致力于提升政策贯彻效果的工作。唯物辩证法作为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一直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在多个领域都曾予人启迪。因此将唯物辩证法与政策效果审计工作相结合进行研究,既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审计实践工作的科学指导作用,也能助力于政策效果审计工作的顺利推行,从而为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政策效果审计存在的问题
  政策效果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通过运用一定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对政策制定、传达、执行、落实等过程的效果进行监督检查的过程,其目标主要包括查找问题、确定责任、提出建议和促进整改四个部分。通过对现有审计结果公告和实际工作开展过程的分析调研,发现该项工作目前存在如下现实问题。
  (一)审计范围不全面
  无论是已经发布的政策效果审计公告的内容还是相关衡量标准,归根结底都将目光聚焦在经济政策上,而社会生态政策审计方面鲜有人问津,道德文明政策审计更是尚未实施。与此同时,政策效果审计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往往是浮于表面、浅尝辄止,尤其在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政策执行落实情况审查时,由于人财物等方面的限制往往不会进行深入研究,导致该项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二)审计方法单一,创新性不足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政策效果审计执行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审计方法也要与时俱进,积极运用高技术含量的媒介辅助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但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方法缺乏创新性,大多仍然是传统的抽样调查法,数据分析不够准确,审计工作的精度和深度也有待加深。
  (三)审计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
  国家的长足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约束,我国出台的政策涵盖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等各个方面,而目前的审计师队伍中缺乏既精通审计业务程序,又理解国家政策并且注重强化自身素质的人员。这将导致最终的审计效果差强人意,即虽然能发现一些问题却无法直中问题要害,使政策效果审计的作用大打折扣。
  (四)政策效果审计评价体系不完备
  我国政策效果审计研究犹如婴孩,发展尚十分稚嫩,也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因此政策效果施行的好坏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衡量标准。同时,有些评价政策执行效果的指标很难量化,评价标准还会因地区间的差异而各不相同,期望用可量化的指标去评价所有的审计事项很不现实。这便会增加审计事项评判时的主观随意性,难以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和审计质量。
  三、唯物辩证法视角下的改进策略
  本节试图将唯物辩证基本要点充分运用到政策效果审计改进策略中,以进一步完善政策效果审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为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提供切实保障。
  (一)坚持联系与发展,完善方法理论体系
  政策效果审计的对象比较特殊,内容比较繁杂,涉及面也比较广,因此仅靠审计署闭门造车,埋头苦干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执行部门运用好联系的观点,不仅要把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的具体内涵与政策的内在要求相联系,还要与其他相关部门精诚合作,发挥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审计质量。此外,目前我国政策效果审计基本局限于对经济政策的监督检查,对于法律、社会、生态等层面的政策效果知之甚少,审计部门应该秉承联系的观点,积极主动与相关单位互动,扩大审计范围,全面发挥督导作用。
  发展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运动中的,由此带来万物更迭、时代发展。而时代的发展便带来了科技的进步,过去可望而不可即的“审计机器人”“云审计”等如今早已司空见惯,这也为政策效果审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等新兴事物运用到审计一般程序与方法中去,对政策出台的全过程实时监控,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多部门的资源共享;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不能用不动的、狭隘的、单独的眼光看问题。而政策执行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过程,所以不仅要创新审计方法,评价体系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站在特殊的历史时点,全面统筹各地区差异,动态地评价政策效果,不以偏概全,也不故步自封,彻底放弃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输出更高效的审计供给。
  (二)坚持对立统一,抓住主要矛盾
  发展必然带来矛盾,而矛盾又有主次与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该规律要求我们抓住主要矛盾,结合实际就是把握工作重点,在政策效果审计工作正式开展之前,就要先对审计项目进行调查预判,以找到审查重点,如,经济政策审计应重点揭示“三去一降一补”和“一带一路”等重大任务落实、改革深化、推动建设等情况;资源环境政策审计应对国有资源开发利用施以过程中监督,查处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民生政策审计则应重点走访人民群众,反映脱贫攻坚工作进程,查处不作为、假作为等损害群众基本权益的问题。在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改革发展和国家安定有重大影响的重点政策。分清主次,有的放矢,集中用力,查深查透,讲求实效。这样能够大大节约审计成本,也能够达到检查一个、突破一个,处理一个、警示一片的效果。
  (三)坚持主观能动性,提升专业素质
  主观能动性顾名思义即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与改造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就政策效果审计而言,特殊的审计对象,复杂的审计内容,都要求审计工作人员不断地提高专业素质,以便更好地应对客观世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难题。目前的政策效果审计工作缺乏一支精兵强将,审计人员要么守旧固化,不肯跳出陈旧的条条框框;要么缺乏对政策的深刻理解,思辨能力薄弱。因此,在执行政策效果审计工作的实际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积极争取被审计对象的广泛参与和配合,从而对政策措施的来龙去脉、历史渊源和现有情况等做到最大程度的了解,善于主动出击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审计效果;其次,还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能力,对政策相关的各类背景知识都有涉猎,使得自身知识结构得到更新优化,适应现代审计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发扬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重调查研究,从实践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四、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向好发展,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他们既要有经济学家对数字的敏锐度、管理学家运筹帷幄的能力,还要有哲学家举一反三的思辨思维。因此,对审计理论中唯物辩证思想的深刻剖析,不仅有助于理解哲学要义,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务能力。政策效果审计作为国家审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推动其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将唯物辩证法的精髓积极借鉴吸取到审计实际中,可以为具体工作开展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从而更好地监察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使政策效果审计更好地服務于国家治理。
  参考文献:
  [1]王姝.国家审计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基于公共政策过程的分析[J].审计研究,2012 (6):34-39.
  [2]史吉乾.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的重点和方法探讨[J].审计研究,2016 (1):17-21.
  [3]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管理创新研究术[J].审计研究,2017 (3):19-22+29.
  [4]审计署武汉特派办课题组,程光.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创新与发展研究[J].审计研究,2018 (04):18-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079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