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有企业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对自身高质量及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作为国有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障,是减少国有企业发展风险、实现国有企业提质增效的有效基础。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建立一套具有实效性、科学性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对国有企业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有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着手,深度剖析国有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并探究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财务内控制度 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中坚力量,成为了我国目前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为了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增效,必须全面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管理,利用控制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财务活动进行科学的规范、约束和评价,切实发挥财务部门在内控体系建设中的风险防范作用,通过财务内控制度设计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国有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当前国企改革的重点工作,对国企提质增效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科学的财务内控制度,不但能够为国企资产的保值增值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同时也是推动国有资本增长、实现国企资产保值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可积极助推国资监管向“管资本”的方向发展,更是国有企业资产、资金、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当前,很多国有企业在发展中都呈现出效益低、资源利用率低的现象。因此,科学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通过内控制度对国有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可提升国企会计信息质量,国企管理者可以快速获得精准的成本支出情况、资产负债情况以及投融资等重要财务信息,依据精准可靠的财务信息,及时制定与调整企业重大决策和发展方向,推动国企“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的科学性提高和企业战略的实现。
(三)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财务内控制度的科学建立能够促使国企各部门高效、和谐运转,企业经营、投资、筹资等各项财务活动良好开展,对扩大财务监管的覆盖面、细化风险管理的流程、规范风险管理的职责与内容均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财务内控制度的科学建立能够使财务管理者及时识别风险、有效弥补漏洞,使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提高。
(四)营造和谐氛围
员工作为国企内控运行的核心,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实施良好控制机制的根本因素。而对财务内控制度重要环节的企业监察工作来说,其是以员工为监督对象的纪检活动,负责核查企业内部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企业制度以及党纪法规,进而实施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的纠正与奖罚措施,发挥财务内控制度的约束作用。同时,财务内控制度的科学建立,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促使员工发扬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进一步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国有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难点
(一)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众多国有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内控部门,内部控制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中,但国有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受传统体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对于财务内控建设对国有企业防范风险、提质增效的作用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正确认识内控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国有企业都以产销活动为重,对财务部门的认识停留在“管钱”或“算账”上,忽视了财务部门作为资金管理主体对国有企业在投资、担保、资产购置等重大决策中的作用。除此之外,有些国有企业领导虽然意识到了内控建设的重要性,但是为了完成经营业绩和国资委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绩效考核等,在制定重大財务事项决策时,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和程序的意识薄弱,这直接导致了国有企业财务工作者忽视程序与制度的制约,后补手续现象频发。
(二)内控体系不健全
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常常将会计电算化系统当作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来建设,财务内控建设与业务内控建设的衔接性不高,内控建设的系统性、全面性不够。而这种情况会直接导致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无法得到良好的保障;第二,难以实现风险控制和防范的真正目的。以应收账款的管理为例,部分国有企业的内控制度没有明确应收账款中账款遗留以及账款清理的责任,造成企业无法快速收回账款,进而影响企业收益的提升,这不但为企业资金安全埋下隐患,同时也使企业资产虚增。另外,在企业担保方面,国有参股企业没有有效地约束和明确实际经营者的权力,其利用国有资产进行担保、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执行力度欠缺
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工作者在执行内控制度时随意性较强,没有根据内控制度及流程规范行事。另外,虽然有的国有企业对财务预算工作有较高的重视度,其财务工作者在监督管理工作时也根据制度章程严谨行事,但企业缺乏对激励机制、奖罚措施以及事后监督的重视,使得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四)财务管理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管理者是国企内部财务管理的主导者,其素质对内控管理效果有巨大的影响。众多国企财务管理者的素质无法与现代化的内控制度相匹配,工作能力以及专业水平较为低下。他们的职业能力不能满足新时代对财务管理者的要求,而且很多都是非专业出身,没有经历过专业和系统的培训。此外,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者的招聘与选拔机制不够合理,导致企业内财务管理者的素质不高,极大地限制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国有企业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议
(一)提高对内控管理的重视
第一,国有企业领导和管理层应当重视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对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理念入手,深刻理解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内涵和精髓。可以经常性地开展外部培训,或以知名企业生动的案例提升各级管理者对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内控管理对企业发展和风险防控的重要意义。第二,国企应重视财务会计内控素养的提升,推动财务工作者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方向发展,比如经常举办业财融合等方面的财务分析大会,正视企业在经营管理和财务管控上的不足,进而采取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控制措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控水平。 (二)加强财务内控制度的体系化建设
国有企业应当清醒地认识财务内控管理重要环节,不断探索和优化财务内控管理流程,提升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及科学性,着重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与企业相匹配的制度体系,根据内控原理,明确各部门功能和各岗位职责,特别是对财务管理部门各岗位的职责要进行严格而细致划分,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稳定地开展。第二,重视财务内控的流程设计,从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出发,合理设计财务控制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流程,规范会计工作的各项行为,确保内控体系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第三,财务内控管理涉及企业面比较广,国企财务部门要加强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交流,财务内控管理建设要与企业业务融合,并借鉴先进企业的内控管理经验,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实现业财融合,制定与企业发展需求相吻合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和财务内控管控体系。
(三)建立健全内控评价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财务内控评价体系对国有企业实现规范经营、科学管控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内控管理评价的体系化建设,应做好以下3个方面:第一,企业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定期组织内审部门或相关机构对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有效性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重点是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否可以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报告重大错报,是否可以合理保障资产安全,是否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等相关风险。第二,科学制定内控评价工作方案,内控评价部门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财务管理的要求,重点测试企业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在财务环节的管控流程、主要风险点和控制点,细化到每一项管控制度、每一项岗位职责,通过科学、有效的内控评价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升财务内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第三,重视内控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制定整改方案,通过定期监督和检查财务内控制度,加强对隐患和风险,尤其是企业在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的研究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制度和控制措施,通过建立健全内控评价体系,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信息质量,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四)推动信息化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建设对财务的内控建设及公司的高效运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和优化内部控制系统,不仅可以提升财务工作效率,还可固化财务内控制度和内控流程,减少人为因素对财务内控活动的影响,提升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同时,国有企业财务工作者要加强与软件公司的合作,根据企业的实际,在信息化系统中科学设置财务预警功能,发挥财务对公司业务的管控作用,提升企业财务分析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巩固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成效。最后,国有企业要不断加强对财务管理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与时俱进地促进其信息化技能提升,推动其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财务内控管理人才队伍,推动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在国企深入转型与改革的形势下,系统化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能够推動国企经济效益的提升,但其面临的难点也很多,需要企业全体人员认识到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全面加强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化建设,建立健全内控评价管理体系,发挥信息化技术对财务内控管理的作用,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为上海市黄浦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参考文献
[1] 王洪英.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18):34+122.
[2] 朱以坡.加强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J].经贸实践,2018(17):103-104.
[3] 于敏.浅析国有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J].中国市场,2019(36):149-1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13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