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管控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财务管控系统架构和管理思想,通过借助信息化工具实现在管理功能与手段上的融合,设计多维一体预算,优化预算流程,能够真正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系统化、战略化管理目标。
关键词:财务管控;全面预算管理;ERP;信息系统;信息技术
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是财务管控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一个整合的计划流程框架。而构建起与企业占高度相互吻合的财务管控结构,实现企业中资金、效益等方面的均衡性发展,是创建资源优化管理体系的前提,也是激发企业财务内部发展活力的重要方式。
一、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也与当地企业发展之间的衔接吻合度逐步提高。但具体工作落实期间依旧存在诸多不足,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传统信息系统工具不能对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完整支持
全面预算管理的规划作用,是指结合企业经营运用的基本情况,合理、有序的生产资本安排与规制。即,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是为企业管理工作的科学安排提供参考。但现有的预算管理方式,更多的是从实际运行成果、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已有情况的阐述和核算,其目标是对已有因素进行规划,而不是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实行目标预算因素的分析与安排。
(二)传统信息系统工具不能适应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化、战略化目标要求
1.电子表格管理方式
电子表格信息管理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沟通便捷等优势,为新时期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但事物的发展总是利弊相对的,首先,企业运用电子表格进行预算时,需要将部门中所有信息都整合为一个样式,而实际工作期间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一致性,其过程也会耗费掉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同时,电子表格仅仅能单纯的进行统计,自主兼容性较差,实际操作期间不能一次性解决预算管理与整合统计;其三,单纯的离线型表格是无法实现预算信息共享、跟踪记录的,它需要人工后续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电子表格的运作和监控难度高,程序除了按照已经设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并不能智能进行各项管理信息的预算分析。
2.财务管理软件方式
当前,国内90%的企业均采用财务管理程序进行预算管理,充分利用其中的财务数据结构和财务关系进行运作调节,其结构已有的数据程序基本可以满足企业制定的阶段预算和管理需要。但程序软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财务管理软件与企业实际管理需求之间相互分离,程序仅仅是按照指令进行数据分解,而没有从企业整体发展需要的层面加以研究,这一过程也会直接导致企业预算管理与经营需求之间无法处于同一平面之内;(2)财务管理程序主要负责执行财务管理程序,而对于如何进行财务管理问题部分的探索并未实现良性调控。
二、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一)借鉴ERP(企业资源计划)模式,搭建财务管控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1. ERP的内涵包括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3个层次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以市场和客户为核心,创建的内部资源科学规划方式,它可以保障企业经营与企业产品开发之间形成周期性劳作运行结构,尽量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无效劳动力和资源损耗,它是当代企业中物资、产品、销售、采购以及生产等序列性活动有机结合的表现,为当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管理方式。
(1)管理思想。企业资源计划,是美国计算机技术和评估团体,依据当代企业经营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的产业资金科学规划与安排方式,其核心是生产资源计划面向全体社会的一种供应结构式的管理策略。
(2)软件产品。企业资源计划主要是通过客户服务体系、数据关联渠道、面向对象操作、用户运作界面、4G语言系统、网络通信产业等程序,打造多层次的新型规划与分析渠道。
(3)管理系统。ERP运作过程中,充分整合了当前企业管理理念、业务开展流程、企业经营基础信息、人力资源保障以及多元化软件开发等方面要素,创建全方位、科学性的资源安排管理模式。
2. ERP是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互成
因果、互相促进的产物
信息技术程序體系的发展,是在企业管理信息结构建立的基础上完成,为此,ERP在某些程度上,也对企业整体管理认知高度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当前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环境中,信息化技术在企业资本规划与调节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3. ERP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如何运用
信息化手段配置、调整和使用企业资源
当代企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内部资源的有效性整合和运用。在ERP产生前期,企业内管理模式主要以“三角形”为主,各个部分之间均有单独层次的资源运用“规则”,层次之间的信息交流相对匮乏,不利于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运用ERP进行调整后,企业一改原有的内部资源单独化放置之外,形成了一个融合性的资源安排体系。比如,ERP能够对企业经营中的生产设备、运输工具、人力、物力以及资金链等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了各个部分因素相互协调,最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实现ERP与全面预算管理的
融合,是基于财务管控架构建设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根本保证
1.体现在数据层面的ERP与全面预算管理功能上的联系与区别
以ERP为代表的新型企业数据管理形式,更重视企业基础数据管理,而全面预算管理只要是从企业经营资本预算、分析的视角上,开展运用因素的目标式规划,两者之间既有关联又有差异。比如,ERP和全面预算管理在数据管理时,前者是以基础数据进行当前数据运行状况解析,而后者是从当前状态看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资源计划信息可大致分为:(1)静态信息,即企业生产经营前需要准备相关数据。比如,生产经营材料种类、成本评估指数、物料资源购进量以及产品加工流程;(2)动态信息,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相关性数据,它会跟随企业经营生产的基本状况,对应发生改变,比如,合作客户数量、企业库存总量等;(3)中介性信息,即依据企业实际需求,对企业内外两个部分的数据内容进行整合、以实现生产规划情况统筹安排。 2.ERP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整合已经具备了理论与技术条件,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1)ERP可以满足全面预算管理所需要的主要数据。企業资源计划,属于持续性信息分析与管理方式,为此,程序可以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基本情况,对企业实际经营业务数据进行反馈(也包括历史数据)。这部分信息可满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程中,成本需求评估、市场运行情况反馈以及预算分析与控制等系列性活动的需要;同时,ERP还可以采用预算经济分析模型,对企业未来产品的销售情况作出评估,得到影响结果产生的数据性指标。
(2)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是ERP事前计划与事中控制思想的重要实现手段。做好企业经营预算工作,在于结合当前产业经营运行的基本状态,实现内部资源运用目标、运行实际状态、实际成效之间的有机串联。
(3)现有技术条件可以满足ERP与全面预算管理融合的要求。新开发的技术结构,基本形成了服务器综合运转模式,它是在原有浏览器的基础上进行了框架升级。从硬件视角而言,程序存储空间、通信介质等,均实现了高容量、高速率的运行;从内部结构而言,资源管理计划,可依据企业经营基本情况,灵活进行信息运行。
(三)建立以财务管控管理思想和管理架构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1.基于财务管控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框架
财务管控结构中的预算管理信息体系,就是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基本情况,从战略规划、业务拓展以及产业运行规则等层面进行基本因素调控,然后再利用预算编制循环模型,开展综合性预算分析研究。
2.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要点
(1)以生产销售循环为预算编制的起点。产品生产与销售环节,是企业获取经营收益的主要渠道,进行企业经营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自然也应做好基础开端部分的管理,形成资源综合运用与长效性经营的基础模式。
(2)以财务指标循环为预算编制的中心。财务指标循环,就是指企业产品经营收益、投资等部分资金可以形成一个循环体,构建良好的内部因素结构链。更直白地说,财务指标循环实践的目标是企业经营利润的管理。比如,企业设定经营目标后,每一个部门都会按照这一指标进行小方向上的调整,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企业竞争力。
(3)以财务管理为中心集成各类业务预算。预算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过程中,形成以财务为中心的业务预算结构,也是确保当代企业资源优化调配的主导形态。比如,新时期企业各个部分的业务预算管理协同过程,可通过相关指标、管理层宏观调控、集团预算管理评估情况,三方联动进行预算情况分析。
(4)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共用。全面化的预算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也应该将多重灵活性的预算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多维化的预算分析结构。比如,企业日常预算管理时,除了进行固定、增量等方面的预算,还需要从产品弹性经营预算、资金滚动预算等方面,对企业的业务开展情况加以分析,从而保障企业资金预算的准确率,降低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5)与绩效集成的预算考核评价。重新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统筹性安排,应将预算管理指标细化到具体项目工作之上,利用人力资源程序,在企业内构建完善的绩效管理框架,进而按照企业整体发展的基本状态,开展实践主体业绩状况评估,以实现落实前期预算管理目标。
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一定要借助信息化工具,在财务管控的框架下进行系统的建设才能满足企业管理和业务的需要,才可以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分配资源、实施控制和考评,全面预算信息系统的应用对贯彻企业战略、培养企业远见和管理者能力、提供绩效考评客观标准以及促进内部沟通协调,都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史习民.全面预算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78–80.
[2]徐少春.ERP改变中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5–116.
[3]谷增军,夏晓梅.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8):177–180.
[4]王在亮,吴慧.论ERP系统实施过程中的软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23):104–1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843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