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版产业结构矛盾与产业经济优化路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出版产业一直以来都在文化产业中占据着非常主要的位置,其具备着一定的产业以及经济方面的属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知识经济双方作用下,出版产业的经济属性由此更加的突出。所以本文结合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结构矛盾,对出版产业的经济做出优化路径的探究,使得出版产业能够跟随新时代的步伐,不断地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和改革,从而促进出版产业能够实现长久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经济;出版;结构矛盾;经济优化
一、出版产业的内在结构矛盾
从我国出版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分析,其内在的消耗仍然很明显,而且产业的边界非常模糊,市场方面的秩序也极为的混乱,这使得出版产业对于一些外部竞争力没有一个足够的反应,自身的发展也缺乏一定的灵活性[1]。
(一)自身发展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从我国的出版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其一直深受计划经济的严重影响,不一样的产业业务分别由不一样的各级主管部门进行负责,这使得出版产业出现了多个领导甚至是外行领导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的制约了出版产业的良好发展。受以往的惯性思维影响,存在着很多的出版企业或者是机构其在出版行为上仍然将政府以及其他的各个相关部门的一些意见或者是想法作为自身发展的指向标,并且依照上级的指示进行出版内容的选取以及进行出版领域的划定,从一定的程度上来看,这严重的违背了市场上的发展规律,其出版的读物不仅会对受众群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对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可能对整个出版市场的一些正常秩序造成破坏。而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的传统的出版机构以及企业,在面对诸多的信息终端设备冲击威胁时,没有对相应的出版内容以及出版方向做出有效及时的调整,这也使得出版企业或者机构自身面临着更多的危机。
(二)出版产业的边界相对来说比较模糊,市场方面的秩序也较为混乱
出版产业如果细分的话能分出很多的产业,如新闻出版、图书出版等等,而且这些出版产业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市场界限。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出版的资源开始加速流动,使得跨界现象越来越明显,而且也越来越流行,这使得出版产业彼此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强烈的碰撞以及互相融合的现象发生。随着各种各样的技术层出不穷的同时,产业彼此之间的也会出现技术上的共享,而且在业务上的一些联系也开始逐渐地增加。虽然这使得各个出版产业之间的资本门槛不断降低,而且也使得技术壁垒得到有效的打破,业务也能够互相融入,但是却使得整个出版的产业开始呈现更为强烈的竞争,各种类型的企业纷纷涌入到了出版产业的市场,对整个市场的秩序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和破坏。在这种环境下不难看到市场上的恶意竞争,这使得整个出版产业的原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从而加剧了对出版产业发展的恶性影响。
(三)对于一些外部竞争没有足够的反应以及反应不够及时
一直以来国内市场的出版资源和一些相应的出版诉求带有着很强烈的隐性矛盾,再加上外来资源的冲击,使得出版产业多半都处于一定的劣势[2]。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的出版市场就一直在承受着国际上的出版企业的强烈冲击,在国内出版企业对自身竞争力进行不断提升的时候,各种短板也相继出现。例如:无法掌握读者的实际需求,并且无法满足读者不断产生变化的阅读需求;对于出版内容方面难以权衡娱乐性、文化性以及信息性等方面的融合,这使得很多出版企业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一些关于教材以及教学辅助类的产品上,而对于大众性的图书出版市场以及教育方面的图书出版市场还有专业方面的图书出版市场无法顾及或者是完全不顾。除此之外,国外的很多出版企业在理念、规模以及运营机制等方面都占据着很强大的优势,能够有效的掌握出版市场的规律,因此能够在国内的市场上一直呈现比较明显的优势。
二、我国出版产业的经济优化路径
随着社会群众对于出版的需求越发强烈,所以出版产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拥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出版企业或者机构应该对现有的一些瓶颈和问题进行突破和消除,将自身的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促使出版产业的经济能够得到有效的优化,从而在不久的将来大展拳脚。
(一)提高自身的出版产品质量
出版产业应该不断地生产和制造更多的优质的书籍,以不断地向社会进行优质精神文化养料的提供,这是供给侧改革对出版产业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因此,出版企业或者机构,要让出版编辑对出版的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审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还要对提高所编辑内容的含金量,注入更多有文化、有内涵的思想元素,这是打造更多优秀书籍的主要前提条件。唯有出版编辑可以专注的进行内容的编辑,才能够将出版产品的编辑效果有效的进行提升。除此之外,想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出版产业还应个注重一些优秀的外在条件,对出版产品的质量要做精、做足,将出版产品的吸引力进行不断地优化和提升,从而赢得读者以及市场的关注,一本好的读物,能够形成强烈的传染力和影响力,对出版产品的质量做好,能够利用文化传播的特点,不断地借助读者进行有效的传递,从而增强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出版企业要对出版的结构以及内容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提升,尽量打造出一定的出版特色,并且充分地区挖掘市场中潜在的一些需求。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构造出版产业的经济发展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字化的出版凭借着快速的传播以及低成本等优势正在迅速的占领传统的出版市场。在这种大环境下,不少出版机构以及企业也在快速的进行着转型,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产品的出版,从而促进自身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因此出版企业的出版结构,应该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这是因为出版市场上开始出现最大化的读者需求,而在这个需求的背后也就是市场的后方隐藏着海量的阅读群众。所以,按照市场的实际需求去对自身的出版结构进行不断地优化,是各个出版企业以及机构的职责所在,同时也是自身不断进行发展的主要动力。这就需要出版企业以及機构应在传统的出版基础上,对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不断地应用,要关注广大读者的阅读新形式以及新习惯,并且借此打造出新的出版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版企业以及机构应该对数字化出版的运营规律以及基本属性摸清、摸透,随后在自身原有的产业模式中打造出一个以数字化出版为基础的全新产业模式,利用对运行模式的不断转化,能够对出版产业的成本以及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初始出版产业能够不断地向着健康长远的方向发展。所以,传统的出版产业,需要摆脱各种压力,对自身的竞争力进行全身的打造和提升,为了能够有效的实现这一目标,就应利用出版产业的融合以及创新,从而使得新兴的出版产业能够快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积极主动的进行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有效融合,使得传统的出版产业能够与一些其他的产业进行有效的融合,并且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三)利用图书的版权贸易不断地优化出版产业的经济发展途径
从一些比较有名的出版社对于图书的版权贸易行为上来看,能够发现图书的版权无论是在其进行引进的时候,还是进行输出的时候都能够有效地促进出版产业市场的不断发展,从而可以使得市场上的需求以及广大读者的诉求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满足。所以,图书的出版产业应该利用图书的版权贸易不断地优化出版产业的经济发展途径,通过这种将国外资源引入国内市场,并且将国内的资源向着国外市场不断输出和传播的方式,能够对自身的产业链以及品牌想象进行重新的塑造,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的缩小与国际上的一些大型出版企业之间的巨大差距。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版权图书的引进方面进行不断地能力,这不仅可以使得国内的出版市场不断地变得更加丰富,同时还能够激发一些作者对于创作方面的积极性,从而促使更多优秀的作品问世。同时在进行引进的过程当中,还要注意对版权进行有效的输出,使得引进和输出能够达到一定的平衡,这样一来便能够促进版权的资源能够进行国内外的有效共享。
(四)政府要加强自身的引导能力
政府要加强自身的引导能力,从而促进出版产业的经济能够得到提升和优化。出版产业其本身自带一定的经济属性,这其中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如:自身的成本经济、经济周期以及经济收益和知识产权经济等等,在边缘性的经济收益也有很多。为了能够有效的对出版产业自身的竞争力进行提高,政府方面也要加强自身对出版产业的外部引导。对此,政府部门应该对出版产业其现有的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深化的改革,注重出版产业中所具备的文化产业属性。从具体的实施角度来看,应该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展开政企分离的发展模式以及管办分析等模式,将政府自身的一些职能进行合理的转变,要从管理向着引导和辅助方面转变,积极主动地对市场进行适应,并且有效的融入到市场当中去。利用政策上的扶持以及技术方面的不断引进,去解决一些传统出版产业中所要面对的问题以及困境,同时还能够不断地提升出版产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例如,对于出版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方面来看,杭州政府的实际行动就非常值得称赞以及各个城市进行借鉴,其在最近这几年,集合了数百个数字化出版企业和八大园区的整体力量,将数字化的出版产业进行了一个完整的布局。这使得杭州市很多具有特色的品牌借此机会群雄并起,“各显神威”,一时间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企业和品牌。如;“氧气听书”这个平台利用先进的技术打造出了高清正版的手机听书容量库,并且借此吸粉过亿;“咪咕”数字媒体,则拥有近5亿的数字阅读用户。
从这里不难看出,如果政府能够给予更多、更好的政策进行扶持,会使得更多的优秀企业和机构不断地扩大自身的规模,从而使得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地进行提升,这样一来会使得很多优秀的品牌逐渐地做大做强,使其能够在国内站稳脚跟的同时还能够不断地向着世界方向进行突破。
参考文献:
[1]陳一诺,张建波.我国出版产业结构矛盾与产业经济优化路径[J].中国出版,2019(13):27-30.
[2]蔡长虹.新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探析[J].出版广角,2017(22):28-30.
作者简介:王蕾(1984-),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大学出版社,编辑,本科。研究方向:出版专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91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