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区域间企业协作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基于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强化区域间企业协作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其不仅能够实现区域经济的良好互动协调发展,还能够科学有效加快区域各项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国家政府要发挥出自身的市场主导作用,结合国情情况和市场发展趋势要求,合理制定颁布相关扶持政策措施,激励区域间企业加强合作,创新完善企业合作内容与合作方式,确保能够促进各地区经济建设稳定持续的发展,实现不同产业的优化升级目标。本文将进一步对加强区域间企业协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区域;企业协作;合作模式;地区经济发展
  引言: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地区经济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虽然说社会市场经济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竞争,通过相互良性竞争能够促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利用,然而区域间的企业基于先进合作模式应用下,同样能够获取到与单一竞争一致的效果,并且还可以帮助企业长期发展培养起更多优秀合作伙伴。企业作为不同地区经济活动发展的核心主体,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承担者,同时也是推动落后地区市场化进程、提升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动力。目前我国区域间企业合作建设发展工作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不够完善、企业协作机制较为落后等,需要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全面提升我国区域间企业的协作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和谐稳定的持续发展。
  一、企业协作发展内涵分析
   企业协作发展实质是指在某种社会经济体制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市场企业,为了能够达成相互之间资源共享、风险共同承担以及优势互补等相关发展目标,而构建出来的一种不同于竞争关系、超越正常市场交易的以经济互动交往为主,涵盖了企业人才交流、信息分享、技術弥补等密切往来关系。企业协作发展的内涵主要为以下几方面内容:(1)市场企业协作是基于某种社会经济体制的行为。区域间的企业协作行为与企业长期发展宏观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时期社会的经济体制对区域间企业协作行为将会产生不一样的具体影响。比如,社会主体市场经济体制、混合经济体制以及资本主义市场体制等,它们均会对不同区域的企业协作带来不同影响;(2)区域间企业协作的参与主体是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协作参与主体的企业数量要到达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分别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区域间企业协作实践中,首先要确保相互协作的企业都具备了独立法人资格,然后这些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在进行相互协作时不能够具有行政隶属关系,是完全处于一种独立经营的工作状态;(3)区域间企业协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基于先进合作模式应用辅助下,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风险成本共担、优势互补等目标。与此同时,政府驱动型企业在与其他地区企业展开协作时,除了要关注到自身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企业之间的协作必须要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并且还需强化不同地区企业之间的人才、技术以及信息等内容的互动交流,推动地区经济建设和谐稳定发展。
  二、区域企业经济协作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区域协作将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能够有效打破传统行政区域划分的弊端,实现区域间企业资源的科学配置利用,帮助各地区企业在最低成本下创造出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近几年,我国各地区的企业经济协作发展迅猛,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协作全面铺开。其中,被社会民众所熟知的珠三角区域就科学有效打破了地区封锁,不断强化市场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区域协作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国中部、东北以及西部等区域的企业经济协作也正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1.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建设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在行政区划产生的地方经济势必会产生统一市场的需求、资源配置利用的需求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需求。然而,实际情况是各个行政区所能够调配使用的资源和要素是极其有限的,针对于此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就必须科学强化区域间企业的协作联系,实现在更大地区范围优化整合利用各项优势资源,有效消除掉市场恶性竞争,这样才能够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国社会经济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同样出现了如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区域之间差距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各个地区无论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增长速度,还是人均生产总值、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实际差距都在逐渐拉大,这样无疑会影响到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因此,国家政府必须制定颁布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各区域间企业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出市场主导作用。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才能够弥补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足之处,同时发挥出各地的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企业经济协作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必经之路。
  三、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
  1.区域企业合作成本持续降低
   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区域间企业合作范围往往是由合作成本与经济效益决定的。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财政收入的不断递增,国家政府投入到市场的建设成本也在不断增大,区域间环境、基础设施以及扶持政策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这样无疑能够促使区域间企业实际交易、运输成本的降低,帮助合作企业在最低成本下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了各地区经济合作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2.坚实区域经济合作载体
   基于国家政策号召下,各个地区政府都开始设立了经济开发区,这也促使我国经济水平建设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区域产业集聚效应变得较为明显。与此同时,通过加强区域间企业的强强合作,能够帮助各地区政府有效解决市场劳动人口就业问题,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成为了我国土地集约配置利用合理的经典案例。比如,国家政府出台颁布的有关山东半岛、浙江、河北以及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区域经济规划政策,科学有效实现了我国海岸线的区域经济全覆盖,这样一来我国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就构建出了科学完善的发展体系,能够带动各地区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发展,推动市场人力、物力以财力资源的最大化配置利用。基于各地区经济合作程度的不断增大,行政区域界限势必也会消除,这样将有利于实现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科学聚拢,同时为区域间企业经济合作提供更大、更先进的平台。   3.区域经济合作效益全面提升
   区域间企业协作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利益冲突的问题,这样将会一定程度阻碍各地区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国家政府部门在解决区域合作利益冲突矛盾问题时,需要发挥出自身的市场制度作用,可以通过科学利用宏观调控手段优化调节区域间企业协作下因经济利益产生的纠纷矛盾。政府部门在区域间企业协作中要明确自身定位,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颁布区域经济合作规则,充分保障区域内部人才、技术以及资金的规划有序流通。除此之外,国家政府有关部门还需创建出先进完善的利益机制,要在环境、水电等方面实行利益补偿机制,这样能够有效发挥出其区域内部利益分配的作用,同时防止出现区域间企业协作综合成本过高问题的产生。各地区政府部门则需要结合当地资源和供需要求,优化选择区域内核心经济支柱产业,确保能够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功能的互补目标,推动区域间企业整体性规划发展。
  四、加强区域间企业协作的基本构想
  1.科学选择合作领域
   区域间企业在进行协作过程中,必须科学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基本原则,将提前制定好协作方案,以此推进好各项工作,不能盲目在陌生领域展开合作,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同时阻碍企业自身经济的发展。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趋势,各地区政府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牢牢抓好省区内企业的联合协作,通过让中小企业依托大企业,在生产领域开展一系列的合作。对于省区市场大企业来说,他们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优势,较为适合大批量生产,而中小企业则是组织机构较为简单,有着管理成本低、运行机制灵活的优势,通过展开转包形式的协作能够实现在生产管理上的互补目标;(2)强化资源区与加工区的联合协作,让各地区优势资源得到充分配置利用,弥补不同地区企业的发展不足之处,促进相同产品地区的联合协作。政府部門需要出台一系列扶持激励措施,鼓励各地区企业加强合作联系,相互学习分享各项资源,推动不同地区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
  2.明确企业合作内容
   区域间企业合作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和需要,合理明确自身与其他地区企业的合作发展内容,确保能够实现自身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区域间企业合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联合建设跨地区基础设施、联合开发资源、联合组建区域市场、联合构建新型专业化协作关系、联合开展产业专业工作以及联合建立崭新的区域性组织。在企业合作内容决定过程中,各地区政府要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作用,给予当地企业科学指导意见,更好地规划设计合作内容,满足企业长期战略发展需求。
  3.创新完善企业协作形式
   区域间企业协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基于常规合作、参股控股、兼并收购以及合资等,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对各类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使能够创造出更多企业经济效益。区域间企业协作可以以同类联合、承包经营、产销联手、品牌扩散以及输出管理等方式展开合作。各地区的经贸委员会则需要发挥出自身的市场经济建设职能作用,重点抓好市场大中小企业之间的跨区合作,促使最终能够形成产业大集团,朝着集约化发展道路不断前进,这样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推动地区产业更加快速稳定的发展。此外,还需制定颁布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协作联合,在不同地区产业领域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政府部门要科学指导市场那些优势企业打破地区界限、部门等隶属关系,积极响应国家政府政策号召,广泛开展跨区域的联合协作,确保能够在各地区都能够打造出一批优秀的集团公司,带动当地经济建设更好地发展进步。
  4.加大环境保护合作
   为了促进我国各地区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区域间企业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工作。发达城市地区本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于各项能源、资源的消费需求较大,各产业、生活废弃物排放量强度较大,这样更需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在环境合作中发挥出自身积极作用。各地区政府要针对区域间企业合作,倡导企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他们科学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破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的弊端,积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合理引进利用清洁生产管理技术,降低对传统能源的消耗,提高区域间企业生产环境保护水平。最后,要有效构建出先进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环境合作机制,为区域间企业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及时解决各类纠纷矛盾,保障区域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五、强化区域间企业协作的具体发展措施
  1.优化调整地方政府职能,强化区域政府间合作
   国家政府要想强化区域间企业协作整体工作水平,促进各地区经济建设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注重发挥出各地区政府的市场职能作用,强化区域政府间的合作联系。首先,国家政府要指导各地区政府树立起先进的市场经济管理工作理念和区域合作科学发展观,优化调整地方政府职能,促使它们能够真正成为促进区域间企业协作的核心基础力量;然后,国家政府要结合各地区企业协作发展情况,适当加大对不同地区协作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同时,有效创建起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地区政府要不断健全市场机制,努力建设区域共同市场,为区域间企业协作打下扎实的工作环境基础,有效实现不同地区企业人才、技术以及资金等资源的充分自由流动;最后,各地区政府还需加强当地交通、通讯以及港口等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确保能够实现区域内公共服务的统一化、信息化发展目标,为区域间企业开展良好协作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健全企业协作推进机制
   政府要加强区域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作,这样有利于让企业各项生产要素在区域范围内得到充分自由流动,从而促进区域间企业的协作发展。政府部门要注重发展大型跨地区企业,全面提升产业区域内部的经济协作水平,引导企业相互合作利用好各自的优势资源,合理引进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实现区域内大大小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此外,还需重视提升区域内企业生产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最大程度发挥出企业资源的价值作用,降低企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政府部门要积极构建出先进完善的区域间企业协作机制,帮助各地区企业能够和谐有效解决好各类经济矛盾,这样才能够促进各地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市场的一体化发展目标。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联合优秀企业,专门建立起专业协会机构,安排专业人员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工作,全面获取区域内经济、市场等情况信息,为区域间企业协作提供科学参考意见,也可以通过搭建起信息交流平台,强化不同地区企业在该平台的互动交流,及时反馈自身问题和需求,促进双方友好协作发展。   3.完善市场体系,构建利益分享机制
   基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为了促进各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就必须科学完善市场体系。而市场体系的形成不能只是依赖于外部建设,而是需要构建出先进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市场运行环境。通过对目前我国市场区域间企业协作发展工作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到市场普遍存在着混乱无序的情况。针对于此,市场有关部门必须科学及时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促使能够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创建出具有良好的市场协作环境,同时明确设置好统一标准的市场规制和产业守则,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市场良性竞争环境水平,充分发挥出市场机制在区域间企业协作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区域间企业协作过程中难免还会发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区域中心地区的企业发展往往会更加顺利,会获取到更多优势资源,而地域边缘地带的企业经济实力难以得到全面提升。针对这种区域间企业合作经济失重的两极分化状况,需要构建出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促使区域内合作企业之间能够达成利益分享共识,树立起良好的利益與风险共承担意识,这样才能够促进区域间企业协作的深入友好发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选准区域发展方向,实现重点突破
   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无论是当前区域间企业协作发展,还是后续时期的发展,都难以做到所有区域经济的协调全面展开。因此,就需要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促使能够采用以点铺面的方式,循序渐进展开各项工作。区域间企业联合协作是不同地区企业的自主行为,政府主要是起到一个宏观指导作用,不能过多干预市场企业协作发展,可以为那些跨地区重点企业协作提供全面而准确的参考信息。比如,在区域行业上,要合理选择工作基础好、影响较为深远的重点产业,高度重视解决结构趋同、恶性竞争以及过于分散建设等跨区域合作问题,要根据市场发展区域经济的相关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选择协作关系密切、经济互补性强的地区实现重点突破。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我国各地区经济建设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区域间企业的合作联系,充分发挥出市场各项资源的作用。国家政府部门要制定、颁布科学指导政策,创新完善市场区域经济发展机制,为企业进行协作提供科学参考信息,此外,还需创建出良好的市场环境合作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促进区域间企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若祥,刘毅,侯晓丽.企业合作模式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江苏省通州市企业为例[J].地理研究,2018(03):52-53.
  [2]豆建民.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及其合作成效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8(02):64-66.
  [3]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地理科学,2017(6):487-493.
  [4]郭鸿悬,邹治平发展区域共同市场降低城市、区域资源配置成本[J].城市探讨与研究,2019(5):12-15.
  [5]贾若祥,刘毅.企业合作在我国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人文地理,2018(3):31-35.
  [6]戴宾,欧盟国家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欧盟的区域经济政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06):93-96+159.
  [7]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体制环境和运作机制[J].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上海经济研究,2017(03):57-59.
  作者简介:江菲(1987- ),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郑州农商银行管城支行,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经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17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