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企业“营改增”后财务税收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现今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期,为了减少在转型过程中建筑行业面临的压力,在税收政策方面需要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但是部分建筑企业在“营改增”的过程中对财政改革相关政策存在理解不够充分的情况,加上增值税的改革同时也影响了公司抵扣以及税务核算,因此建筑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面临较大的挑战。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当前建筑行业中各个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从而保障建筑企业在“营改增”的背景下还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建筑企业;营改增;财务管理;税收风险管理
  一、引言
  随着经济转型的变化,税收政策也在不断改变。随着企业风险管理相关法案的出台,各行各业中的企业都开始重视自身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需要熟悉相关的财务政策,在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找到最符合新税改内容的途径。行业竞争促进了风险防范能力发展,其中比较关键的就是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管理工作,要针对“营改增”大环境下的财务管理进行优化,从而形成切实可行的操作思路,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同时提升建筑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建筑行业现今的发展状况
  (一)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
  建筑行业本身属于土木工程行列,其中包含房屋、公路、桥梁的建筑,还包含工程设备的安装、工程勘察以及建筑方案设计等内容,主要针对的目标就是住宅、基础或者公共设施。近年来随着建筑理念的革新发展,建筑企业的质量和数量也在不断提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现今国内最主要的支柱产业。在2009年到2014年之间,建筑产业GDP占全国GDP的比值逐年上涨,对经济整体的复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到2018年,除了2017年有小幅度下滑之外,建筑行业整体都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二)建筑行业扩张速度逐步减缓并呈现市场化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在2017年之后整个建筑行业市场呈现出了市场化竞争的雏形。从2009年建筑行业逐步实施“营改增”开始,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与经济发展相呼应,但是建筑企业中存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收益回款周期过长、利润率较低的情况,因此建筑行业要保持高效增长,就需要进行内部机制的改革。
  (三)建筑行业整体的利润水平较低
  从2008年到2017年,建筑行业整体的利润基本维持在3.5%~3.6%,建筑行业的利润率持续降低,对于建筑行业整体循环发展极其不利。建筑行业中一直是项目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盈利空间较大,而下游企业或者基层职工的收入得不到保障,为了推动建筑企业的长效发展,我国推行了很多减税降费政策,从而推动建筑行业实现自身的转型[1]。
  (四)“营改增”能够提高建筑企业改革的速度
  建筑行业是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企业,因此在实施减税措施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营改增”的税务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建筑行业的纳税压力,能夠为社会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在激发行业活力的同时还能够推进企业完成自身的转型,保证建筑企业以及建筑市场都能获得稳定的发展。
  总体来看,在“营改增”开始在建筑行业正式实施以来,建筑企业的产值利税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从侧面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促使利润增长的幅度逐步提升,超过税金增长的幅度,减轻了建筑企业的税负。这一方面是因为减税力度在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实施了合适的财务管理政策,确保企业逐步适应“营改增”的相关政策,这就能够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的盈利能力,促使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税收风险管理更加规范。
  三、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税收风险在学术上并没有较为统一的界定,但是税收风险与税务管理有3个共同点:第一,税务风险管理主要是在不考虑建筑企业获取收益的前提下进行的,企业的管理制度需要处理与税务相关的事项涉及的损失内容,其中不仅包含公司的损失,个人的财务损失也囊括其中;第二,税务风险在税务管理各阶段中都存在不确定性,这也是风险的主要特征之一;第三,税务风险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中的一类。由此可知,税务风险存在极强的不确定性。公司在实施税务管理的过程中也会伴随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就是风险的来源,受到公司自身管理能力、外界市场因素的多重影响,这种不确定性也存在较强的差异性[2]。
  税收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这种不确定的税收风险进行监控的手段。企业要针对自身的税务机制、业务管理以及内部调控管理进行高效的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制定具备针对性的方案,开展财务以及税务管理活动,尽量减少生产与经营的风险,在有效避税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风险管理,推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在提高自身财务管理能力的基础上有效提升规避风险的能力,以方案结果为依据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税务管理模式,将可能产生的损失以及运营花费的成本降到最低,从而有效实现对税务的全面管理,确保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收益。
  在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针对企业面对的8种要素进行有效分类,分别是:一是企业的内部环境,这部分主要是指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身的管理机制、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以及针对员工的薪资待遇等,这些内部条件共同构建成了企业的内部环境;二是企业的目标设置,这部分主要就是在精确分辨以及评估的过程中,需要企业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三是企业针对风险的识别功能,在识别的过程中要预判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的预判;四是企业的风险评估,主要是将风险量化并进行定性化的分类,更加详细地完善对风险的估计;五是企业中的风险应对,主要是针对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包括预防与补救两个方面;六是企业的控制活动,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这也是当前建筑企业在实施风险管理中最重视的内容;七是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风险的产生与反馈关系到公司中的各个阶层,为了确保消息流通的顺畅,需要针对信息内容进行传递上的设置;八是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是整个税务风险管理中最关键的部分,是确保企业落实自身的管理机制最关键的步骤,是确认问题内容并进行改进的关键。   一般建筑企业税收风险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日常运营,但是未享受到足够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出现多缴纳税金的情况;另一方面则是企业违反了税务相关法律法规,导致偷漏税的问题,之后要进行补税,清缴罚款,同时也会损失自身的商誉,更进一步可能需要承担相关的刑事责任[3]。
  四、建立税收风险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可以通过BIM(建筑可视化技术)进行全面的信息管理,通过建筑工程运营步骤的可视化管理对建筑全过程进行监控,同时模拟出公司管理的运营过程,充分发挥风险识别以及风险预警的功能,从而有效规避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
  同时可以借助风险识别确认风险来源,通过税务分析了解风险出现的具体信息,同时帮助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规避风险。
  面对风险时,要切实找出合理的方式应对风险、解决风险问题。建筑类企业涉及的税务风险往往出现在项目中或者责任部门中,需要财务部门了解具体情况,针对税务风险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还应将税务可能发生的风险告知有关部门,使部门的相关人员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
  风险管理一直都是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不管是识别、分析还是后续的应对工作,都要在有效的监管下开展,针对这方面的监督工作内容主要就是基于信息交流,同时借助监督的内容,逐步完善信息管理中税务风险的传递,使管理层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积极地推动税务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4]。
  五、结语
  “营改增”是国家税务的重点举措,也是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助推力之一。为了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提升自身税务管理能力,建筑企业在面对经营风险时就更需要努力建立有效的风险规避体系,从而提升自身的纳税能力与缴税的科学性、合理性,保障企业自身收益。
  (作者单位为东晟兴诚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姜晓莲.关于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增值税纳税风险管理探讨[J].财会学习,2018(28):137+139.
  [2] 黄小珊.“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財会学习,2018(15):161+163.
  [3] 吕蓉琴.“营改增”后建筑服务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J].管理观察,2018(13):174-176+179.
  [4] 黄志强.基于“营改增”背景的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9(01):60-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22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