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正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为了培养符合职业发展要求的人才,针对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应该不断创新优化,做好新课程开发成为重要着眼点。本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课程开发指导理念,首先简要介绍了该课程开发模式,然后又具体探讨了酒店管理专业,如何依托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课程开发,最后论述了一些关键要点,希望对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有所参考。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F719.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现阶段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和教学改革目标,这就需要切实培养符合酒店管理的专业人才,避免受到传统理论教学的局限。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发展中,针对课程体系进行开发创新极为必要,也是关键要点,为了凸显课程体系的就业导向,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进行课程开发具备重要价值,为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提供了思路,相关研究具备较强作用价值。
  1 基于工作過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概述
  在职业类教育教学中引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该指导思想要求在职业教育中能够充分考虑到工作具体要求,在充分分析工作各个过程和技能要求的基础上,进而针对课程开发以及教材体系进行匹配性设计,以促使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表现出较强的实际效益,避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职业类课程开发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于学生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具备符合职业要求的特征,同时也就表现出了自身教育教学价值,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从工作过程系统化指导的课程开发工作开展中来看,其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作用价值不容忽视,也是促使课堂教学能够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手段。该模式下的课程开发和创新能够更好地促使教学针对性更强,能够让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更有侧重地完成学习计划,最终还可以较好实现入职后的有效适应,实现对于岗位胜任力的提高。为了完成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指导的职业类课程开发工作,课程开发人员往往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需求以及学生需求,重点加大对于岗位及其具体工作的研究力度,借助于详细调研明确教育教学要求和目标,进而才能够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具体构建方式,在遵循循序渐进以及系统化原则的前提下,促使职业教育可以更为符合当前新课改要求。另外,在新课程开发后的情景教学模式应用中,需要考虑到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能够借助于情境实现对于学生的培养,促使学生掌握相应职业技能和素质。
  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
  2.1工作岗位分析
  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中,为了凸显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首先需要切实做好工作岗位分析,要求基于工作岗位进行细化,明确教育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为后续课程开发和设计指明方向。在工作岗位分析中,课程开发人员首先要关注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岗位群,以岗位群作为研究对象,明确该专业毕业生后续就业方向,根据这一岗位群进行相关技能要求分析判断。一般而言,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大部分都集中在各类星级酒店、健身娱乐场所以及餐饮机构等,既可能从事相应管理工作,也可能从基层服务岗位做起,如此也就对于课程开发和教育培训提出了高要求,需要以这一岗位群作为研究对象,保障教育教学内容更为适宜合理。
  当然,在工作岗位分析中,除了要考虑到理论层面的知识要求,还需要重点关注于技能方面的要求,这也是岗位群关注的焦点和重点。这也就需要在工作岗位明确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尤其是对于各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工作重点,都需要予以深入分析和明确,促使其可以在后续课程开发中发挥较强指导作用。从工作岗位分析来看,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对于酒店管理以及相关服务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流程较为熟悉,同时具备与之相匹配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可以在后续工作中表现出更强的执行力,切实解决酒店管理及其相关岗位群工作中可能面临的任务和难题。
  2.2行动领域确定
  在简单分析工作岗位及其主要工作任务后,课程开发前还需要重点明确相应行动领域,行动领域主要就是指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后续具体工作中存在相互关联的所有任务集合,这也是体现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的核心所在。因为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涉及到的工作岗位较多,这就必然加大了行动领域确定难度,需要以各个不同工作岗位及其工作过程为出发点,促使行动领域的明确更为全面详尽。比如对于前厅服务与管理工作岗位而言,其在行动领域确定应该重点关注于电话接听、预定管理、礼宾、登记管理、离店管理以及投诉处理等多个工作环节,促使各项工作都能够得到深入全面分析,如此也就可以促使后续教育教学工作符合岗位要求,能够对于学生的职业观念以及技能进行有效培训。为了较好促使行动领域服务于后续课程开发工作,还需要切实做好归纳总结工作,避免因为行动领域过于繁杂混乱,给课程开发带来较大困难,尽量促使其具备较强条理性和系统化特点,便于课程开发人员科学合理运用。
  2.3构建学习领域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还需要重点考虑到学习领域的优化构建,在明确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才能够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对于教材设计以及课程设置都能够发挥较强指导作用。从学习领域的构建方面来看,其主要是上述工作领域的教学化转变,具体表现为学习目标和学习单元,需要涉及到目标、内容、时间等多个维度,以实现对于教育教学体系优化。一般酒店管理专业涉及到了多个学习领域,大致可划分为10个以上,需要课程开发人员予以全方位关注和考虑。比如《前厅服务》《餐厅服务》《客房服务》以及《康乐服务》等,都需要作为重要的学习领域,以此作为课程开发的主要目标,促使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更具实际效益。
  在主要的学习领域明确后,还需要重点围绕着相应具体学习内容进行细化和调整,以构建完善的教育框架和体系,促使其能够对于学生形成有效指导,这也就需要促使其表现出行动导向特点,能够从工作过程入手进行学科体系课程优化。比如对于酒店管理专业中的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等都要作为主要学习领域,然后再予以逐步细化,根据场所以及工作目标进行深入探讨,促使相关课程设置能够符合后续工作要求,具备更强系统化、全面性和全过程性特点。在学习领域的具体细化分解中,还会得到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需要关注的一些具体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进而可以关注《普通话》《办公自动化》《形体礼仪》以及《英语》等相关课程的设计运用。   2.4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中同样极为关键,如果学习情境设计存在偏差问题,势必也会影响到最终教学效果,也会导致上述学习领域的应用效果不佳。在学习情境的设计处理中,需要重点考虑到学习时间、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合理设定,以保障学习情境可以较好发挥应有作用。学习情境的设计同样也是该类课程开发模式,明显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在学习情境设计中,应该重点体现岗位工作过程作为重要依据,避免过度依赖相应理论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具备完成相關工作任务的能力,技能习得成为核心所在。比如在《客房服务》相关课程教学中,学习情境的设计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客房服务相关的整个流程,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客房服务全过程进行模拟训练,在反复训练和学习中,学生就可以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符合后续岗位工作要求。当然,在具体学习情境设计中,还需要关注于系统化要求,避免随意在课堂中引入和应用现实情境,同样也需要遵循工作过程要求,符合循序渐进以及流程性特点。
  3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注意事项
  在未来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中,为了凸显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指导的重要作用,必然需要围绕着如何予以践行进行分析,确保相应课程开发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以求最终能够形成相对完善可行的课程体系。
  第一,在学习领域明确以及学习情境设计中,需要确保其在充分参考和遵循工作岗位要求的同时,还能够高于岗位或者岗位群,以实现对于教育教学价值的保障。基于此,在相关教学内容和目标制定中,除了要关注于各个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外,还需要重点关注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学生能够具备更为理想的综合知识和技能,以体现职业教育价值,避免仅仅成为“工具人”。
  第二,为了实现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指导课程开发,还需要在职业院校教学中进一步推动校企共建发展,利用校企合作为相应课程开发提供多方面支持,无论是岗位分析和工作领域明确中,还是在情景教学中,都离不开相关企业的支持,同时还可以表现出较强的技能培养价值,有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
  4 结束语
  在当前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中,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研究成为重要手段,这也就需要重点围绕着岗位分析、工作领域明确、学习领域构建以及学习情境设计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以求体现较强课程开发实效性,促使课程体系的应用价值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巴佳慧.校企“双导师”教学模式下高职课程开发路径探析——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86-89.
  [2]  杨韵.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2):86-89.
  [3]  庞肖霞.酒店管理专业创业课程开发——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6(33):193.
  [4]  王秦英,李国兵.工作过程导向的酒店管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开发[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3):23-24.
  [5]  鲁桃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探究[J].电子制作,2014(15):112-113.
  [6]  闫秦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4):24-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54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