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内控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在内控视角下进行分析,实现运营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本文分析内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强化预算监督与控制、评估内部控制体系、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等多方面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高校 财务管理 内部监督
  一、引言
  现阶段,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都实现了自主办学,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管理部门出现了权力下放的现象,使得各项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积极程度显著提升。在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中,财务管理贯穿整个流程,需要做好辅助与统筹管控的工作。在加大财务内控力度的同时,还要实现财务信息的公开化与透明化,使财务管理有序进行。在优化财务业务内部流程的基础上,落实内部管理机制,不断优化财务管控方法,确保高校资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逐步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二、内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大多数高校领导与工作人员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做好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认知停留在文件与制度方面,甚至对相关文件制度也不熟悉。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则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对此,需要不断深化其对内部管控工作的认识,使其树立良好的全局管控理念,充分了解内部控制工作。另外,高等院校对内部管控工作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没有意识到实现各个部门沟通与信息共享的重要价值,使得内部控制评价的效果不佳,也无法顺利开展与内部管控相关的工作,不利于后续财务内部管控工作的开展。
  (二)内部监督力度有待加大
  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一般都具有多样化特点,不仅能实现高校的战略发展目标,还能满足许多不同方面的需求,例如符合科学化研究目标、符合教学标准等。但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高校的内部监督力度有待加大,主要受到以下两种因素的制约:首先,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无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1]。其次,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仅仅能对账面信息进行分析,影响内部管理效果,内部监督效果不佳。加大内部监督审计力度,对于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我国许多部门都认为与其相关的部门能取代内部制度的建设,长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导致内部工作流程不明确,内部控制制度、工作责任制无法落到实处,使得财务管理质量无法显著提升[2]。高校的二级部门之间责任不明晰,存在本位主义,各部门只管“念好自己的经”,缺乏从单位全局出发的意识,一旦遇事,部门之间就会相互推诿,难以协作,工作推行不畅。领导的内控意识不强,无法实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出现财务漏洞,使得财务管理风险频发,不利于高校各项工作长足有效地开展。有些高校将权利作为工作的核心,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管控机制,约束性的机制不健全,有机制的不执行、少执行,容易引发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出现违法乱纪行为,无法显著提升财务管理的质量。
  三、内控制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策略
  (一)加大内部控制力度,强化预算监督与控制
  高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做好内部管控工作十分重要。高校需要学习与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内部控制视角为核心,优化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在开展调研活动的时候,结合高校的发展目标,建立內部管理机制,洞悉财务状况。在落实规章制度的时候,确保内部制度的完善性和岗位分明,合理利用高校资金与固定资产。
  首先,对高校预算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控[3]。学校在对财务预算进行管控的时候,需要从全局角度入手,实现统筹兼顾的管理目标,并科学地开展财务预算工作,建立相对严谨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既需要遵循上级部门对资金用途的意见,也要结合高校实情,充分考虑二级学院以及各部门对于教学和科研经费的实际需求,从源头上确保有限的资金得到高效的利用。在实际的预算执行过程中,为确保财务预算目标能落实到各个部门中、预算经费用到实处,需要建立定期、不定期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确保专款专用,使各项财务活动平稳开展。
  其次,强化学校资产管理工作,对于高频率使用的资产进行校级统一管理,合理安排资源供给,提高资产使用率,减少资产重复购置。建立资产动态管控平台,对各类资产进行动态监督,避免资产空置闲置,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目标。
  最后,充分利用互联网功能,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完善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内部财务活动的智能化、系统化监督与管控。在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收支监督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与办公自动化系统对接,实现各个部门信息的便捷与快速传输,促进部门合作。通过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优势,使得对高校经济行为的监督与控制公开透明,数据分析实现多维度目标,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评估内部控制体系,尽早识别风险因素
  高校要实现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机制的深度融合,就要在内部控制视角下,做好高校财务管理的建设与控制工作。通过优化与其紧密相关的行为、环境等,做好一系列风险评估工作,加快信息沟通。在对多个要素进行控制的基础上,明确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其中,风险评估工作主要就是系统地分析各项经营活动,了解内部控制对象可能面临的风险问题,并提前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策略[4]。高校在完善财务内部管理体系的时候,需要做好全局性的评估工作,排查风险点,同时增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对高校发展中潜藏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高校可深度挖掘内部人才,整合专业优势,组成高素质的风险评估团队,制定有效规范的财务管理流程,获取准确的风险评估结果。根据风险带来的潜在危害的不同,划分层次,从组织层面和业务层面分别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组织层面和业务层面既分离又有机结合,比如从业务风险层面来看,要从财务管理的各环节设置控制点,这样可以通过组织层面设置不相容岗位,来交叉实现对财务管理流程中节点的人为管控。在业务层面,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式评估内部控制体系,提前规避财务风险,制定合理的风险规避操作方案,以此促进高校后续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体系
  首先,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并且做好监督工作。在设立内部控制监督小组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管控方案,并在整个校园中贯彻执行。此外,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汇报财务控制的内容,并关注财务管控的效果。在建立健全财务内控评价体系的同时,做好对各项业务、各个部门的监督工作,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积极做好防范工作[5]。在高等院校内部,创设互相评价、互相监督的良好环境,推动高校教育业务健康发展。
  其次,完善激励体系,结合财务管理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给予表现优异部门相应的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以此激发各部门对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控。
  最后,要培养高专业素质的优秀财务人才,完善基础财务管理制度,扎实做好日常核算、审批等基础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建立完整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财务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使日常财务管理无漏点。
  四、结语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财务管理过程暴露出了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高校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实现创新改革,转变传统的财务管控模式。在内部管控视角下,优化财务管理体系,做好一系列的风险评估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明確管理的重点对象,并完善工作流程,实现高校教育的创新发展目标,提升财务管理效率。通过提升预算执行力的方式,做好内部财务监督工作,避免不必要的财务风险问题发生,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瑶.浅谈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优化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2):214.
  [2] 李亚平.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26):162-163.
  [3] 汤月婷.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策略[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04):50-51.
  [4] 程萍.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7):252-253.
  [5] 吴洁.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6):222-2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549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