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企合作与大学生碎片化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燕 朱燕芳

  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行业转型的要求,高等院校为谋求自身發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的教学模式更需要与时代接轨,接纳各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而2020年3月开始的一个学期,各大高校基本是线下教学暂停时间最久的机构,在长时间的线上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方式,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应用,线上教学结合碎片化学习,第一次成为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模式。由此,我们也得以有机会系统的观察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现象,以及应用在专业课学习中的效果,以及这种方式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同时,碎片化学习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强,与校企合作的目标具有一定的锲合度,可以预见的是,经过这次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实践,结合校企合作的大背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快速发展,而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经过合理的引导,也会在专业课程的学习、校企合作的实训实践以及就业之后的人力资源再提高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一、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新发展
  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指的是借助智能终端和全覆盖网络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学习大学课程的一种非正式学习方式,其主要优点是方便、快捷、高效。碎片化学习使得大学生可借助互联网以及智能移动终端(尤其是手机),自主选择时间、地点、内容进行片段式的学习,作用在于既可以对课堂学习查漏补缺,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和需要,扩宽学习的范围,加入学生的个性化选择。虽然同样是使用手机,但是与大学生日常进行的各种娱乐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碎片化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学习行为,具有灵活度高、针对性强、吸引力比传统课堂更大的优点。当然,碎片化学习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比如相对传统高校教育的系统性教学方式,碎片化学习一般知识点的容量较小,容易呈现零散化和表面化的问题。因此,目前更多的是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
  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疫情期间,大学课程暂停了传统课堂的讲授方式,变成完全的线上课堂,直播、微课、微视频、MOOC、SPOC、翻转课堂等原本穿插在线下教学过程中的补充环节,变成了大学课程的主要传播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相应的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内集中接受知识讲授加课下预习复习,变成了自主预习加线上知识点讲授或者分散教学加课后练习,这个转变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大大提高,也大量增加了碎片化学习的使用程度。这一过程的转变,与校企合作中结合学校和企业资源的模式符合,成为高校教育复合模式的一种新尝试。
  二、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普及对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模式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已经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加速进入了深度融合阶段。而校企合作的宗旨,就是要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线上教育,为企业教育进入学校,提供了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通道,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如果能线上线下互相补充,良性互动,那么就可以形成从传统的实体课堂向虚拟课堂的延伸,也即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目前看来,对于深化校企合作、改革高校教学模式和体系来说,是一条必行之路。在融合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手机终端的碎片化学习必然参与其中并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1.碎片化学习提高课前预习效率。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在每节课课后发布下节课的预习任务,学生只能通过教材或者参考资料完成预习,模式单一。建立碎片化学习机制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在课后合适的时间发布预习任务,而学生也可以利用课前和课后任何自己方便的碎片化时间,并且不局限地点,借助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自主学习教师推送的教学资源等,时间灵活,模式多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前预习的效率。
  2.碎片化学习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多样性和实践性,推动校企合作教学深度。校企合作本身是为了建立一种“双赢”模式,做到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企业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加入碎片化学习模式,学生利用网络和移动终端,同时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各种新的媒体方式,也包括可穿戴的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等设备,可以更好的获取企业的信息和资源,实现了传统教学单一模式向多种模式的转变,比如真实课堂与虚拟课堂的交汇融合,线下课堂向线上课堂的延伸,这些新型模式有机会让学生体验置身课堂但又超越课堂的感觉。
  3.碎片化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形成多维立体的互动方式,提高校企合作效果。校企合作有一种重要的模式是校企互动式,即由企业优秀的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或者学校相关的专业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在这种模式中,由于学校和企业时间安排的限制,大段整块的时间不一定能够实现,反而是碎片化学习,成为最具有操作性的模式之一。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目前各种网络平台和移动互联软件的互动性、社区性和协作性,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打破课堂壁垒进行在线交流、讨论、答疑、体验、评价等各种学习活动,原本单一死板的交流方式变得轻松且高效。
  (二)不利影响。1.碎片化学习导致思维的碎片化,对专业体系构建的完整性造成障碍。无论是传统的理论教学,还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对于专业体系构建,都是有一定要求的。由于学习内容碎片化,即碎片化的知识点之间缺少关联性,导致学习者无法将其纳入到自己原有的内在认知体系中,不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专业技能的形成。 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经过很长时期的发展,经历了时间的检验,系统性和专业性是不容置疑的,碎片化学习在这两方面,还没有发展到相应的程度。   2.碎片化学习如过度使用会挤占学生投入系统性学习的精力以及时间。“互联网+”时代,人们常常感叹“从前慢”,这也说明了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因为速成学习的要求越来越明显,碎片化学习的出现正好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各种媒体对信息的推出和呈现,纷纷采用碎片化的方式。甚至传统高校教育,在疫情背景下,在“停课不停学”方针的指导下,也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全面使用到碎片化学习。然而,根据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必须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有一定强度的、系统性的、循序渐进式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实现。而碎片化学习的随意性、无目的性和碎片化内容的无关联性,导致了其自身的致命缺陷——学习者无法将所学内容纳入原有的认知体系中,从而不利于知识体系的扩展和技能的提高。 因此,如果过度使用,大量占用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对于系统化学习会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三、利用碎片化学习改革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丰富,为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从2012年底开始,针对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终端的新发展,该工程完成后上线了约3万个覆盖各学科领域的微课程。与此同时,教育部引導和投入了大量优质资源,用于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库、视频公开课资源库、微课程资源库的建立,并通过“互联网+”、云数据等最新技术架构了一批在线课程开放平台,到2020年,上线课程已经达到3000门左右。另外,各个高校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也构建了本校特色的校级精品课程网、微课程网,这些课程资源的上线 ,为疫情期间以及疫情后的线上教学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二)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教学资源为支撑、以碎片化学习为补充,构建立体多维的新型教学和校企合作模式。一直以来,高校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以人才培养方案、大纲以及教材内容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学习兴趣的调动难度比较大。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环节也是一样,被培训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今后,可以发挥线上教学和碎片化学习的优势,加快改革步伐,打造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教学资源为支撑,以碎片化学习为补充,结合校企合作平台,使企业得到定向人才培养,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三)记录系统学习和碎片化学习轨迹,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在利用新型教学平台的过程中,除了丰富教学手段,还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跟踪他们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更加全面、动态、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企业导师进课堂,利用网络模式,就能更便利的获得学生学习的轨迹,远程进行评价和考核。同时各个高校都在积极的推动课程考核的改革,力争在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案,创建“学生主体、多元多维”学习评价模式。网络教学手段和技术,无疑为推动这一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本文系2018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评价及其效果提升策略研究——以武昌工学院为例”(项目编号:18G1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武昌工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85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