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铁路危险源管控系统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小兵
摘 要:运用危险源管理的相关理论方法,结合煤矿企业专用铁路特点,综合全面地从专用铁路各作业系统的作业流程、事故记录等方面分析,建立危险源清单,让作业人员及管理者明确危险源、危害后果及控制措施,并通过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实现危险源信息化和实时化管控。
关键词:专用铁路 危险源 辨识 评价 管理控制
1.引言
专用铁路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专为本企业或者本单位内部提供运输服务的铁路。专用铁路是企业产品外输和物资内运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铁路运输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整个交通运输网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建立危险源管理控制系统,让专用铁路所有的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及时、有效地了解到实时作业中的安全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每个专用铁路企业都是很有必要的。
建立危险源管控系统分为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评价、危险源治理(即提出管控措施)、系统设计四大步骤。其中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评价、危险源治理属于危险源分析过程,该过程主要是为了建立危险源清单。管控系统将危险源清单以一种实时、动态、有效的方式表现出来。
2.专用铁路危险源辨识
2.1 危险源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1]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防范,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2]
现场作业危险源(危险关键点)是指干部职工在现场施工作业中,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措施不完善,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害的设备、设施、作业场所或地点、部位、工器具等。
2.2 危险源辨识方法
(1)直观经验法
只管经验法包括对照分析法、类比推断法和专家评议法。这些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分析人员的个人观察能力、工作经验、判断和预测能力直接影响分析结果,适用于有可供参考的先例和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危险源辨识过程,但不能用于没有先例的新系统中。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该方法是以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对系统进行危险性分析与事故预测,主要有安全检查表法、危险指数法、如果怎么办分析法、如果怎么办/检查表分析法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预先危险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 等。
2.3 专用铁路危险源辨识
(1)车务系统
车务系统涉及的作业内容主要有接车作业、发车作业、调车作业、装卸车作业及其他相关作业等。因此,可以根据车务系统的作业内容,按照作业步骤逐项进行分析即可得车务系统潜在的危险源。另外对于车务系统中的事故易发点,应该单独进行危险源分析。专用铁路车务系统单独进行危险源分析的有:调度室作业、危险货物运输(装车和卸车)、站场环境、列尾装置作业等。
(2)机务系统
机务系统作业主要有运转作业和检修作业,可以分别从人、机、环、管四方面进行危险源的分析辨识。油库为重点分析对象。
(3)工务系统
工务系统作业主要可以分为线路作业,路基隧道桥梁作业,钢轨探伤作业,巡道作业,轨道车作业等。进行重点分析的有:既有线工程施工作业、高空作业、起重作业、危险品(易燃、易爆、有毒)使用管理等。
(4)电务系统
电务系统作业主要涉及通信设备、信号设备和电力设备使用维护作业。
(5)车辆系统
车辆系统日常工作主要包括红外线轴温检测、列检、站修三大块,按照作业步骤分别进行危险源分析。
(6)其他方面
除五大系统外,平时事故易发点还有职工食堂、职工培训、职工驾驶机动车、职工用电等,应着重对这些作业进行危险源分析。
3.专用铁路危险源评价
3.1 危险源分级评价方法
常用的危险源风险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指数评价方法等。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火灾爆炸指数法、英国的蒙德评价法、日本的六阶段危险评价法和我国的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方法属于指数评价方法,定量方法有LEC法等。[4,5]
目前最为常用的危险源定量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由美国的格雷厄姆(K.J.Graham)和金尼(G.F.Kinney)提出的,因此也称为格雷厄姆-金尼法。LEC法考虑到了危险源发生潜在事故的可能性大小,该工作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以及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因此比较适合于工矿企业、铁路运输等行业的危险源分级。
3.2 专用铁路危险源评价
在对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根据专用铁路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定的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分级,以便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
对于煤矿专用铁路而言,可采用LEC法(即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分值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3.3 制订管控措施
在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分级的基础上,根据各危险源的不同级别,利用安全科学理论和系统科学思想,依据专用铁路安全管理的基本规范要求和行业标准,提出先进管控技术和方法,并能合理、有效实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对于专用铁路而言,可以从技术管理规程、安全管理标准和相关规范如:《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铁路线路维修规则》、《车站站细》以及各系统作业的操作规范、安全管理规定中结合现场实际制订管控措施。
4.专用铁路危险源管控系统研究
对专用铁路各子系统进行的危险源分析是全面的、多层次的、固定的,但是专用铁路每天的实际作业内容并不一定都会包含所有危险源,并且随着作业技术条件、作业环境等方面的改变,各系统的危险源会发生变化。为了让各系统的工作人员每天能够准确地、有效地掌握当天工作过程中的危险源信息,开发管控系统对危险源实现动态化管理非常必要。
管控系统的研究是在危险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设计危险源管控信息系统,管理专用铁路危险源清单,实现信息系统与各作业系统每日作业计划及工作流程的有效对接。在日常作业过程中,根据各项作业内容、条件、环境等的变化增加、删除、修改相关危险源清单,根据当日的运输作业计划,调取当日相关作业的危险源清单及对应管控措施,以实现对危险源快速、全面、有效、实时的信息化监督和控制管理。
5.实例应用
黄陵矿业铁路运输公司作为一个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下属单位,担负着整个黄陵矿区的煤炭外运任务。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和“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截至2011年4月5日,该公司已实现无责任行车特别重大、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B类、无人身重伤以上、无机电设备质量事故十周年新的纪录。
5.1 危险源分析
通过前期的现场调研,收集了涉及到公司安全方面的相关资料,针对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五大系统,运用直观经验法,结合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从人机环管等方面对各作业过程进行危险源分析。如下为车务段接车作业过程中设备方面的某一危险源分析过程:
危险源分析示例:
* 危险源:开放中的进站信号机故障。
* 潜在事故:列车站外停车,列车晚点等。
* 危险程度:依据LEC评价方法确定该危险源的危险程度:一般危险,需要注意(D=3*6*1=18)。
* 潜在事故等级:一般D类事故(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
* 责任分配:信号员、车站值班员负主要责任。
* 管控措施:按照规定进行设备检查、维护,不能缺检或者漏检,检查时要严格按照规定认真执行。
5.2 黄陵矿业专用铁路危险源管控系统设计
进行危险源管控系统的设计开发,按照以上介绍的要求和方法,系统主要设置如下四大模块:
(1)“系统”模块
提供用户管理、权限配置、系统参数、数据库配置等管理模块,包括:使用者及用户权限管理、模块序号、数据库设置和基础数据信息的维护功能等。
(2)“危险源信息管理”模块
包括铁运公司的各作业部门及对应的作业内容,各作业内容对应的标准作业流程和危险源等内容。其中铁运公司的作业部门有:车务段、机务段、工务段、电务段、车辆段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对于各部门的具体作业主要有两项管理模块,分别是“标准作业流程管理”和“危险源管理”,另外还有 “添加或删除作业” 模块。
① “标准作业流程管理” 模块
“标准作业流程管理”模块提供作业流程的修改和增添功能。系统运行后,发现标准作业流程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可以运用此模块进行修改;新增作业内容后,可以在此增加相应作业的标准作业流程。
②“危险源管理”模块
“危险源管理”模块是本系统的心脏,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危险源及危险源信息的增减与修改。每项作业会存在不同的多个危险源,并且随着作业条件的变化(作业时间、地点、方法等),需要对危险源及危险源信息进行增加、删除或修改操作。
危险源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危险源可能导致的潜在事故、危险源的危害程度、潜在事故等级、既有事故(由此危险源已经导致的事故)、相关人员(作业人员和安全责任人)以及危险源管控措施。
③“添加或删除作业” 模块
模块“添加或删除作业”的主要功能是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的变化,需要对自己部门的作业内容进行增加或者删除,以保证整个系统的适用性。
(3)“危险源信息显示”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进行危险源信息显示及管控措施显示,主要分为两个子模块,分别是“当日作业内容选取”和“危险源信息及管控措施显示”。铁运公司各部门根据当日工作计划,选取当日的工作内容,通过工作内容调取相关作业内容的危险源信息和管控措施进行实时显示,根据显示时间的长短,可以设置循环显示。
(4)“统计分析”模块
按照班、日、旬、月、季和年统计危险源管控结果,并及时反馈相关部门,作为绩效管理的主要支撑数据。
参考文献:
[1] 李彦斌.电网企业危险源管理研究[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7-9.
[2] 赵宏展,徐向东.危险源的概念辨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1):65-70.
[3]李争峰.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技术方法的应用探讨[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5,21(3):3-5 .
[4] 肖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危险源企业风险评价模型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2007,7 (4):277-278.
[5] 吴宗之,高进东,魏利军.危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42-57.
作者简介:
赵小兵(1969.7-),男,工商管理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在读,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现任陕西陕煤黄陵矿业铁路运输公司经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6369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