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业绩高增长难持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昌华

  未来一年,非金融类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金融类企业中最关键的银行,也面临净利差收入增长放缓、营业成本波动、不良贷款上升等多重风险
  
  在市场关注政府是否该救市、指数到多少点才算合理、QFII是否成功抄底胜出本土基金、融资融券何时启动等热点时,笔者还是喜欢回到自己的老本行,探讨A股上市公司盈利走向的问题。
  根据我们对1449家从2007年一季度就开始公布季度财务数据的A股上市公司的推算,它们在2008年一季度的净利润总额为1809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上升31%;比2007年四季度上升12%。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这个成绩实属可喜。但是,我们更关注的是,这样的盈利增速能否维持下去?
  答案可能不太乐观。如果将这些公司分为金融和非金融两类,我们会发现,虽然它们的利润总额大致相同(金融类上市公司总利润为922亿元人民币,非金融类公司则为887亿元人民币),但金融类上市公司贡献了85%以上的利润增长,非金融类企业的贡献率不到15%。非金融类企业的总利润只同比上升7.5%,与2007年四季度相比更下跌了8%。反之,金融类上市公司利润同比上升65%,比去年四季度亦上升了43%。
  造成非金融类公司业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于能源和公用事业类公司利润大幅下跌。而众所周知,这两个行业利润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受制于政府对石油产品和电力价格的管制。在原油和煤炭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它们的毛利率大幅下跌。
  其他非金融类行业,如消费、房地产、工程机械、交通和原材料,2008年一季度的盈利都同比大幅增长,这主要是由于2007年一季度的基数较低。若与2007年四季度比较,其中不少行业的利润呈现下降趋势。
  未来一年中,非金融行业企业的经营状况也不乐观。它们的营业收入增长与整体经济的增速密不可分。虽然中国经济在2008年一季度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以及经济低增长风险逐步深化,中国经济前景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可以想见,在未来几个季度里,非金融类企业的营业收入将出现增长率逐步放缓的情况。
  另一方面,国际与国内原料价格猛涨和本地工资大幅上升,对大量中下游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在一季度的业绩中,一些中下游原材料企业和机械设备制造商,已经开始显露不同程度的毛利率下降迹象。而在现今国内高通胀的环境下,很多价格受管制的行业(如电力和石油)亦缺乏提价空间。
  相对而言,消费类公司的销售增长前景较为乐观,不过,它们能否消化高成本带来的压力,取决于各自不同的定价能力。
  如果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前景不太明朗,那么,金融类公司的情形又将如何?这当中最为关键的是银行。
  因为在2008年一季度中,银行占所有金融类企业(不包括房地产)的总利润超过89%。银行业的利润在2008年一季度达791亿元,同比上升90%;亦比2007年四季度上升67%,是各行业中业绩最骄人的。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审视一下它们的业绩,情况可能并不那么乐观。
  首先,它们的净利差收入在2008年一季度达162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上升37%;但与2007年四季度相比则下跌了4%。这可以解释为,在去年央行不断加息的背景下,银行中有一大块活期存款的利率并没有提高,所以,利差在不断扩大,按季度计算的净利差收入便不断上升。但是,到了2007年四季度,由于新增贷款速度减慢,贷款利率也没有再提高,因此,净利差收入增长便开始放缓。
  在央行货币政策从紧的背景下,今年银行贷款增长的幅度看来会比去年低。如果央行再加息的话,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定期存款利率的升幅高于贷款利率,而活期存款利率保持稳定。
  果真如此的话,利率上升对银行的影响将不再是单边向好,银行净利息收入在目前水平上大幅增长的空间减少。随着基数加大,净利差收入的年增长率也将逐步下降。
  另一个令银行利润在一季度大幅度上升的因素,是银行的营业成本。银行营业成本从2007年四季度的1139亿元人民币,大幅减少到2008年一季度的881亿元,下降了23%。2007年二季度和三季度时,这一成本平均每季度约800亿元,与2008年一季度基本持平。如果营业成本陡然大幅上升的情形在今年四季度重现,一季度银行的业绩表现也就不再那么耀眼。
  展望2009年,银行业的最大风险除了利差,就是不良贷款会否上升。在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的前提下,这个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中的隐患,必须加以警惕。
  
  作者为瑞士信贷中国研究主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155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