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瑛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管理观念的不断完善和管理者观念的快速更新,全面预算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的重视。这些管理者认识到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益,从而有助于企业实现其总体目标。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成本控制 企业制度
  
  “成本控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控制的降低成本”是所有企业永恒的追求。如何使成本得到有效合理的控制是多年来人们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管理的实践经验证明,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
  所谓全面的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其制定的战略框架下,对于可能发生的经营活动与财务结果进行全面的预测与统筹,并通过对目标执行过程的监督与控制,把各个子目标实际完成情况同企业预算进行对比与分析,以此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实行及时指导与改善,从而使企业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程度发挥企业资源。
  作为全面预算管理反映的是有关企业经营管理所有预算的财务报表及其他附表,并用这些表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来对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财务结果实行规划与控制。
  二、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成本控制的积极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
  拥有较强战略管理能力的企业对于成本都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同一过程;只有对于企业预算进行了有效的监控,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另外,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能发现新的发展机遇,并将这一信息通过预算汇报体系进行反映,由此来帮助企业适时调整战略规划,不断提高战略管理能力,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监督与考核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之前的预算编制过程,可以为企业提供制定合理业绩指标的相关信息,从而使相关监督与考核指标更加具有可行性。企业管理者便可以依据这些有效指标来对将企业经营的实现情况与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客观的评定,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向前发展的推动力,从而也有利于企业对于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有效利用企业资源
  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也就是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预算制定的全部过程直接体现了企业对于各种资源的配置方式。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是调度与分配资源的起点。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与平衡,企业可以将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利用,避免资源的低效使用与浪费。
  (四)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一般而言,企业只在处于市场活动之中,其运营风险意味着潜在成本的存在。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揭示企业下一经营年度的运营目标,从而使相关的风险得以提前揭示,从而使企业可以参照得出的预算结果,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使风险降至最小。
  三、企业预算管理现状
  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的实践运用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往往使预算管理的结果与目标相去甚远。一些企业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使管理结果不尽如人意。
  (一)重视短期利益而轻视长期发展
  推行预算管理本是为了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加强成本控制。然而当下一些企业为了可以追求短期成效,错误地将指标作为预算管理的目标,只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成效,而将管理的周期人为的压缩了。这些企业所设定的预算管理一般以一年为限,从而造成了只注重数量而忽略质量,只重视短期效益而忽略长远发展的粗放式发展行为。
  (二)重视预算编制而轻视预算管理
  一些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对于预算的编制十分注重,往往耗费大量的精力在预算制定工作上。但是,一旦计划制定完成,企业便“形而上学”的加上落实,以包代管,不考虑企业内部正在发生的变化、国内外市场情况已经不同,在这样不顾联系地发展,无异于坐以待毙,毫无管理创新可言。
  (三)重视强制执行而轻视科学管理
  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预算就意味着“硬性包干”。既然是已经制定出来的方案,企业领导就抱定了坚决执行的态度,原因很简单,就是预算是企业全体同意通过的,如果发生了问题,责任是企业全体;而如果改变计划,产生的负面后果将由领导人独立承担。权衡利弊,“按章推行”对于个人而言成为较优的选择。但是这种建立在行政命令基础之上的预算管理方法往往脱离经济规律,破坏了预算原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四、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具体措施
  (一)企业建立相应的预算组织
  全面预算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预算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预测、控制、信息反馈、激励约束等作用。因此,企业有必要建立两级预算管理机构,即除了企业财务部门之外,应再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其具体负责研究解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并参加企业经营年度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的审议工作。企业要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机构职责与相关的目标管理,并用明晰的制度来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在负责企业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检查、分析和考核的过程中都要符合相关制度的规定。
  (二)编制全面预算要遵循科学原则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企业管理方式,其编制自然要严格遵循科学的原则来进行,即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编制的过程一定要经过企业内部的反复研究,制定的指标应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并且应该充分联系实际,使预算指标更加可行。也就是说,在确定全面预算管理指标时,不能只依赖于历史指标以及过去的经营活动,而应该更多的考虑企业各部门未来的经营活动;同时,要防止预算编制时的短期行为,也就是说要突破当前预算编制的一年期限,而应该考虑长期经济环境对企业产生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相对科学的预测,从而为企业的长期行为指明方向,防止不良的短期行为。
  (四)重视全体员工的参与性
  既然是全面预算管理,必然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销售部,人力资源部、采购部等等,因此,不能把参与预算制定的主体限制在财务部门。如果预算制定的参与对象过于狭隘,则会使其他部门产生被排斥的感觉,并不会积极配合预算计划的执行,从而导致预算在执行过程困难重重,并产生与目标较大的出入,无法发挥全面预算的管理功能。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企业要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就要以人为本,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注重激励作用。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顺利完成预算目标。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每个部门员工的参与度与认知性,使每个员工能将其个人目标和愿望与企业的目标同在一个层次。要给予所有员工相应的自主权,从而使其在预算管理的框架内自觉、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
  (五)强化全面预算的监督
  通过建立有效的预算信息反馈体系,对企业全面预算执行状况进行严密的监控,并定期对反馈的信息展开分析。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中,需要所谓的“刚性原则”,即一定要按照相应的程度,在全面预算环境、公司业务流程结构以及外部市场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全面预算指标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全面预算的准确性和预算控制的有效性。
  有效的全面成本管理可以有多种方式进行,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将其贯彻到企业经营战略,对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有益的作用。每个企业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预算编制不能“生搬硬套”。不论是全面预算的内容,还是预算的编制方法,都要从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并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地对全面预算的具体内容进行修改,形成包括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和概率预算的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汤姆.约翰逊.失去的关联性:管理会计的兴衰.北京:中国社科出社,2009 .
  [2]杰里米.霍普,罗宾.弗雷泽.谁还需要预算.管理锦囊, 2007(4).
  [3]安东尼,戈文达拉扬.管理控制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王瑛(1976-),女,汉族,山东阳谷人,任职于山东省聊城监狱,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税务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26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