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风险管理的审计评价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昆慧

  【摘要】审计工作的关键所在是控制与风险管理。 通过风险管理的模型构建来达到审计工作的控制预期是审计评价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从审计评价系统的风险管理说起,浅析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的情况概要。
  【关键词】审计 风险管理 建模 控制
  
  审计作为政府部门针对社会盈利性企业的社会监督体系,其本身为人操作所引起的结构性问题,很可能是在其执行监督过程中,无意识产生的。这就造成了理论运用中所定义的风险管理”问题。放眼于现代审计的发展历程,风险审计的灵魂即是风险评级系统。研究风险审计的相关文献,普遍是对这种模拟方法的功效和技术的分析评价,只是单纯强调风险评估的理念,而对风险评价这一核心内容并为足够的重视。而促进审计主体评价的合理性,才是风险审计评价体系推行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亦是审计本身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发展重点。综合性的审计评价研究问题的核心就是对审计评价一般方法和基本理念的研究,而当前的研究普遍缺乏系统性,很多审计评价研究出的理论成果,不但没有广泛性、适应性、系统性,甚至连最基本的基础概念也相对缺乏,同实际的应用存在较大距离。以审计服务思想为基础,运用系统工程的管理特点,对审计服务的短板问题的形成、审计评价、制度结构的控制与运筹进行研究,以提升我国当前的审计服务管理水平,促进国际间的接轨,以实现全新社会背景下的社会保证体系平台的构建及我国审计的发展。这对于从根源解除社会或国家对审计担保的无限化,解除审计服务责任中审计承担的无线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审计概要与基本内容
  所谓审计指的是由专职的结构和人员,针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财政收支以及其他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效益型、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独立的审查及评价的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的经济监督活动具有独立性,其独立性指的是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所具有的特征;监督及经济监督是审计基本的职能,且实施的监督采用的是第三者的身份。从事审计类工作的机构及人员是审计的主体,亦是具有独立性的第三人,比如审计相关机关、会计事务所以及其下所属人员。审计活动当中,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财政收支及其他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是审计的对象,这也即是表面审计对象不仅包括对财务、财政收支进行反映的会计信息,还包括对其他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的其他经济信息。审查与评价是审计基本的工作方式,也即是对证据进行搜查,对照标准,查明事实,从而对优劣好坏作出判断。镇级活动的主要目标,不只是对会计资料及反映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和真实性的资料进行审查和评价,还应对经济相关活动的效益型进行审查和评价。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的第2条当中,是这样给审计下定义的:“审计指的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务收支、财政收支有关的资产和资料,监督财务收支、财政收支合法、真实和效益的行为。”
  审计需要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是三方面:审计员、审计的对口公司,和审计的内容。而三者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审计员又称为审计师,是领取了“全国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的社会工作。在这其中,审计的专职机构是审计员的工作载体,也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独立监督体系,我们在了解了其中较为清晰的关系后,现在再分别对三者进行分开论述。
  (一)审计员
  审计员是专职负责对企事业单位经营状况进行调查、并参与到其后期经济活动的审理过程的个体。他们负责在严肃的、科学的工作谱系下完成社会对私营、国营企事业单位经济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筛选、预估和展望。因此,他们所存在在社会中的作用就是中间性。而对他们工作的评价需要从我们的客观到他们的主观进行评价和界定,这在稍后的论述中会有阐明。
  (二)三审计的对口公司
  审计工作所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就是直接面对社会自负盈亏、在各个行业支撑社会秩序和发展的各个企业。他们拥有自己的财务状况一览表,他们也拥有自己公司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他们会是各个行业的精英和翘楚,为社会带来自觉的生产和福利。但他们同样由独立个体组成,面对直接的社会盈利会在个人与集体之间有所犹豫,这会对企业乃至牵涉到社会某项行业甚至链条反应的各个行业造成可能的人为损失。因此,重新强调社会检查体系,将审计工作放在严谨、科学、公正的天平上去称量企事业单位之间各种矛盾状况下的经济活动与关联性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这也是我们在之后对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进行界定和评价的有效参考面。
  (三)审计的内容
  由审计员的概念和基本工作性质我们就不难得出,审计的主体内容就是社会盈利机构的经济收支状况和社会经济活动。这既可以说成是审计师的工作内容,也可以说成是社会监察体系的一个程序。而对于审计的界定与评价,同样在客观的分析中需要这个程序作为佐证。我们将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对此作出相应的更细致的评价。在这里,我们需要说,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审计的工作性质:审计的工作原理是简单的,就是审计师通过专业数据和知识对需要审计的项目作出必要的逻辑推演,然后得出结论的过程;而审计的主体背景则是复杂的,它不仅是审计师的工作,更是牵涉到专职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利害关系、社会公共监督舆论的职责性过程,需要权衡利弊,在矛盾中化解问题,在对一个阶段的完结性归纳后展望下一个目标。
  二、风险管理的探讨
  所谓风险管理,亦可被称之为危机管理,指的是在一个风险必定存在的环境中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的相关管理活动,其中包含了风险的评估、量度及应变策略。风险管理的理想化是一连串次序的优先排列,将其中最易引起风险和导致最大风险损失的进行优先的处理,而对风险相对较低的则排在后面处理。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这种风险管理的理想化往往很难做到,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风险本身和其发生可能性并不统一,故要对两者的比重加以权衡,从更利于作出最正确的决定。风险管理的运行当中还应面对对资源的有效运用这一难题,而这将牵扯到机会成本中的相关因素,将资源融于风险管理当中,可以减少其在回报活动中的运用。而风险管理的理想化,亦正是期望以最少的资源来解决最大的危机。如何处理好审计评价中对风险的认识、把握和减小,需要通过内部模型的量化程式及控制能力的嵌入进行分析。在这里,我们就来谈谈系统模型建构与控制的研究。
  三、评价模型建设
  审计评价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审计评价的建模,基于对风险管理的控制,大体应该经过三个阶段:建设阶段、防治阶段及修补阶段。相辅相成,通过对三个阶段的系统完善,能够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现在粗谈三个阶段的评价模型建设问题。
  (一)评价系统的建设阶段
  审计系统是通过内部数据整理和对应企业的经济活动状况而得到的评价列表,所评价系统一般是通过审计的过程、审计的外部元素及审计师的工作程序而建设完成的。在固定的模式中完成严肃、严谨、科学的建设,是审计评价的第一步骤。但是随着审计中的主客观因素可能导致的信息失误和损失,会对模型建设造成隐患,这就需要第二阶段的建设和控制。
  (二)评价系统的防治阶段
  审计评价工作是贯穿整个系统的始终,也就是说,系统模型的建设并不是显性的、刻意的建设,而是在审计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固化了的信息处理结果可能对审计工序本身的影响,也是模型建构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在这里就必须指出,隐藏在数据与信息之中的主客观的、不明显的、微妙的误差可能会对最终的审计评价结果造成很大影响,这里就必须在完成的模型初建之后,我们要完成第二阶段的任务,防治阶段。审计评价系统中的防治就是对数据的误差性统计进行理性分析和检查,对后期结果具有长久影响。
  (三)评价系统的修补阶段
  对评价系统的修补,也是对第二阶段的完成。审计工作是与时共进、只有在时间的堆积里才能看到成果的。而最后的修补就是对误差、错误甚至谎言性评价进行纠正和补充。只要掌握好了三个阶段中审计工作的要点和关键之处,也就是对其风险管理的最有效控制了。也是我们通过评价系统的模型建设的要求。
  四、小结
  风险管理是任何领域的投资人和经营者都必须重视的。对于审计评价系统的社会性要求,则是对风险管理控制的科学内探讨。希望在对审计系统进行更为科学化、系统化、严谨化、公正化的建设过程中,对风险管理的控制能够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黄震,孙小鸿.风险管理审计及其免疫系统功能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12): 85-87.
  [2]朱奇云.关于风险管理审计在我国运用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8,(48): 89-91.
  [3]张庆龙,宋晋芳.审计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3): 52-53.
  [4]蒋乐平.风险管理审计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 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作者简介:杨昆慧(1971-),女,注册会计师,昆明博扬会计师事务所,研究方向:审计、评估、会计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26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