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爱荣 于丽丽
摘 要:煤炭上市公司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整体工业的发展水平。要使煤炭上市公司能够稳步健康的发展就需要有合理的融资结构,由于历史、认识、现实等原因,煤炭上市公司形成了特殊的融资结构现状。文章分析了形成煤炭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的历史发展过程,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解释其不合理性产生的原因,相应给出创新型融资结构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煤炭上市公司 融资结构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61-02
煤炭行业作为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其融资结构经过了较大的发展和变迁,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破冰,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大部分煤炭资源开采权也逐渐从原来的国有煤炭公司转移到煤炭上市公司中来。同时煤炭上市公司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煤炭上市公司如何选择融资方式,如何调整资本结构成为现阶段企业面临的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
一、我国煤炭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历史发展过程
我国煤炭行业走过了一条“单一的财政主导型融资方式―银行主导型融资方式―多元化融资方式”的融资方式发展之路。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79年以前)。政府通过各种计划,把社会上的各种储蓄或资金剩余集中起来。企业收入全部为国家财政所集中;企业投资活动由政府计划确定,投资来源由财政全额拨款。与此相适应,煤炭公司也主要运用财政融资方式,其他融资方式很少使用,商业融资和证券融资等方式甚至被禁止。
转轨经济体制时期(1979―1998年)。我国由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时期财政主导型融资方式逐步让位于银行主导型融资方式,社会资金融通逐渐形成了多种融资方式并存的融资体系,公司融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煤炭公司由过去单一的财政拨款形式逐渐转化为国家预算内资金、银行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融资(如股票、债券、票据)等多种融资方式。这一时期证券市场刚起步,证券融资处于萌芽状态,形成了银行在煤炭公司融资中处于主导地位。
市场经济体制时期(1998年至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及中国煤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融资方式逐渐形成。煤炭公司的资金配置开始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依赖充满活力的资本市场,可选择的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正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二、我国煤炭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
融资结构也称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时,由不同方式和通道取得的资金之间的有机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我国上市煤炭公司融资结构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大部分,其中内源融资可以通过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筹集,外源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两种方式,可以通过发行IPO、配股、发行债券和银行贷款进行筹集,不同的融资方式所占的比例构成了煤炭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
1.选取23家煤炭上市公司,从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两方面分析。
我国煤炭上市公司有23家,从股权结构看其中有3/4以上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资金、其他企业和个人,而境外股仅占19.08%。可以看出煤炭上市公司同时也在通过引进外资来拓展融资渠道,但是非常少。2009年煤炭上市公司通过增发A股共融得资金111.76亿元,2008年通过首发和增发股票共融得资金259.46亿元。煤炭上市公司资金取得以权益融资为主,债务融资为辅。
从负债结构上看,以流动负债为主,长期负债为辅,煤炭上市公司的长期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约为28%。2009年煤炭上市公司负债水平从2008年的41.6%上升到43.16%。
2.银行贷款融资比例在融资结构中继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煤炭上市企业的融资构成中,以银行信贷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仍明显占有主导性优势地位,体现了资本市场功能低下,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市场结构有待调整和完善。直至2009年前后,煤炭公司的外部融资仍然依赖贷款。而贷款比重过大增加了融资成本。
3.债券融资获得较快发展。自国家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债券的发行种类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交易制度也不断地在完善。如2004年12月,兖矿集团第一次发行企业债券10亿元,2006年5月,陕煤集团发行了期限为15年的10亿元企业债券,2008年8月,晋煤集团成功发行5年期和7年期的20亿元企业债券。我国煤炭上市公司债券融资规模呈迅速发展趋势,但是无论从绝对额还是从相对额来看,总体数量还相对有限,在外源融资中所占比例不大,还远未成为外源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4.股票融资规模呈迅速增长趋势。我国煤炭公司股票融资规模呈迅速增长趋势,在外源融资中的地位虽远次于银行融资,但比债券融资要大。同时,我国煤炭上市公司无论是企业利润,还是在市值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增强。
三、我国煤炭上市企业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炭公司在传统融资模式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融资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煤炭上市公司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煤炭上市公司大部分的股权都被国家或国有法人所持股,我国的上市公司的股权分为国有股、流通股和法人股,非流通股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大约占了60%~70%的股权,在上市公司中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在67%的煤炭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东持股超过50%,大股东中国家股和法人股占多数。
2.政府职能尚未实现根本转换,煤炭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受限。以行政审批为核心的投融资决策体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国有企业和地勘单位的投融资决策权没有真正落实,投融资主体不到位,政企不分、权责不清的状况依然存在,煤炭权交易市场还不成熟,资产无偿划拨、企业并购过程中一些严重价值低估现象存在。企业外源融资受限。
3.煤炭公司融资渠道存在明显缺陷,融资渠道单一。虽然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和制度等原因,相对发育不成熟,股票、债券等融资方式规模较小,煤炭上市公司很难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过于依赖银行贷款。
4.煤炭公司存在融资的偏向性问题。我国煤炭上市公司中内源融资所占比重非常小,外源融资比重呈现绝对优势,而在外源融资中又偏好股权融资。因为在我国债权融资具有必须还本付息的“硬约束”特点,而股权融资却是一种“软约束”,其资金成本实际上只是一种机会成本,并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另外,我国上市公司由于股权市场的分割,国有股、法人股的垄断性及所有权的虚置缺位,社会公众股的极端分散,中小散户股东强烈的投机性,导致股东控制权的残缺,对公司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极不健全,导致了公司管理层对股权融资的偏好。
四、煤炭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策
1.煤炭企业项目融资。项目融资是一种为大型、资本密集型项目筹集长期债务资金的技术和方法,“是以项目未来收益和资产为融资基础,由项目的参与各方分配风险的具有无追索或有限追索权的特定融资方式”。项目融资有发起人直接融资模式、通过项目公司安排融资模式、以设施使用协议为基础融资模式、以杠杆租赁为基础融资模式、以产品支付为基础融资模式、BOT项目融资模式、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模式ABS、公共私营合伙融资模式PPP等。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重要的、为大型资本密集型项目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技术,具有筹资功能强、融资方式灵活多样,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隔离,能够提高项目成功可能性等功能。
2.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国家支持条件成熟的公司到国外上市融资,这是我国煤炭公司有效利用国际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使煤炭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债券或股票,帮助企业筹集资金,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加快企业改制,与国际市场接轨。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形式,吸引外来资金对我国煤炭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在吸引国外资金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尽管在国外上市筹资费用相对国内来说较高,发行价格低,但煤炭上市公司仍然可以获益。在国外上市可以避免国内繁琐的程序和机会成本,有利于利用全流通市场,节约税收成本。
3.采用金融租赁策略。金融租赁是指由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请求,按双方的事先合同约定,向承租人指定的出卖人,购买承租人制定的固定资产,在出租人拥有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以承租人支付所有租金为条件,将一个时期的该固定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让渡给承租人。这种租赁具有融物和融资的双重功能。金融租赁可以分为三大品种:直接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和出售回租。采用金融租赁,可以降低煤炭公司固定资金,获得相对较多的流动资金,带动资金周转加快,使得资金中可变部分的周转速度加快,为利润总量的增加创造条件。对改善煤炭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速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有明显作用。
4.开发煤炭金融产品,促使煤炭开发向纵深发展。引入煤炭投资信托新型金融产品,积极探索煤炭勘查权证券化和煤炭资源证券化的可行性。考虑以未来勘查成果和资源价值作抵押,发行资源支持证券,筹集勘探资金,加大煤炭资源勘探的融资力度,增强煤炭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
参考文献:
1.赵大鹏,陈建平.21世纪矿业资源展望[J].自然经济学报,2000(3)
2.谭章禄,徐亮.矿业资本市场融资问题研究[J].煤炭经济学研究,2007(12)
3.方晓霞.中国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行为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4.曾平.煤炭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08(8)
5.杨中.煤炭企业改革发展与制度创新的思考.中国煤炭,2008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责编:若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1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