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及其风险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钰彬

  摘 要:随着1999年高等学校的扩招,各高校大力开展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竞争力。文章以分析评价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及其风险为目的,采用定性、综合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及其风险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 投资 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109-02
  
  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是以长期、持续、稳定地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以最大限度地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准则,因此,它的发展道路受社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反过来,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高等教育相对滞后,与国际上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较大,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有一个补偿性发展。1998年国家决定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基本建设规模也随之大幅上升,全国各地大学城和高校园区建设遍地开花,许多高校扩招几年来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已经超过了自建校至扩招前数十年的投资总额。
  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促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国家和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高等教育不能按常规走路,必须走超常规跨跃式发展之路。这就要求学校要征用大量土地建设新校区,建设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房,就要在一定时期内巨额资金投入。巨额资金从何处来?靠各级财政支持,在短期内拿出这么多资金来发展高等教育,是不可能的;靠向学生收取建校经费在政策上不允许,一般家庭也难以承受。高校靠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进行举债办学,是当前发展高等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高校利用银行贷款,进行举债办学,但是,由于高校自身条件及能力的限制,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不到位,银行等金额机构监管不力,都会使高校贷款建设、举债办学隐藏着极大的投资风险。
  因此,加强对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及其风险分析,对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高校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风险概述
  据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所谓风险是指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使投资者发生损失,也可能形成收益。根据风险理论,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风险按其成因,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主要是指高等学校以外的因素引起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非系统风险主要由高校内部各因素引起的风险,主要是指学校的项目管理的风险。
  新校区建设投资是高等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高等教育新校区建设投资风险包括规划设计风险、完工风险、工程质量风险、债务风险和经济风险等。规划设计风险是指投资者在高等教育新校区建设投资中贪大、求全、求新、求洋可能发生的损失,如盲目征用大面积的土地、扩大房屋建筑面积、增加设备购置、提高资产购建标准等给投资者可能带来的损失。完工风险是指由于新校区建设投资项目工期延长、不能及时交工,工程项目建设成本超支而给高校带来的损失,如工程的工期延长、建筑标准提高都会增加新校区建设投资的建造成本,工程成本超支会增加高校的财务负担、降低高校的收益率。工程质量风险是指由于工程或设施或设备存在质量隐患而给投资者可能带来的损失。债务风险是指高等院校负债金额过大、负债成本过高、还本付息时间过于集中,不能按期偿还债务本息而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经济风险是指影响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波动的各种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增长情况、经济景气循环、利率、汇率变动、财政收支状况、货币供应量、物价、国际收支、人口、就业等。
  二、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风险形成的原因
  1.建筑市场不够规范,建设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近年来,我国虽然已相继出台了《建筑法》、《招投标法》、《合同法》、《土地法》、《城市规划法》、《房地产管理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建筑市场要素体系仍不健全,贯彻执行力度不够,导致项目立项决策、设计、招标投标、签订合同、建设管理等方面还不够规范,给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管理和监督管理带来了难度。
  2.高等院校管理者决策考虑不周,建设工期要求紧。由于高校扩招迅速,新校区建设项目上马较快,又要赶着投入使用,工期一般都比较紧,高等院校领导为了赶工程进度,在操作上图方便,往往不注重建设程序,致使工程建设管理在很多环节上出现诸多问题,产生很多风险。
  另外,高等院校领导只讲效率不讲节约,新校区建设投资工程项目超标准、超豪华,以及建设成本超概算、超预算,有些项目由于设计仓促,图纸设计粗糙,技术设计基本上忽略,很多内容都没有审查,设计周期短,设计保守,漏洞多,造成不合理的浪费,投资者面临规划设计风险、完工风险等也就在所难免。
  3.新校区工程管理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有关单位利益冲突,有的施工单位,在私利的驱动下,违规制假,以谋取多计工程款。有的监理人员睁只眼、闭只眼,未尽到应有的责任。有的预算员不按有关规定进行核算,有意增大工程造价,以作为其劳务费的提取基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很多是临时抽调,且非专业性,缺乏工程建设相关的专业知识,而施工单位却又十分内行,两者信息极不对称,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被施工单位牵着鼻子走。甚至有极个别的工程管理人员与施工单位串通一气,袒护造假行为,慷国家之慨,谋取个人私利,工程质量风险也在所难免。
  4.新校区建设项目资金紧张,给工程以及工程管理带来不良影响。目前,高校新校区建设正面临加速期,建设资金普遍比较紧张,大多来之不易,有的建设单位为了省钱,对质量管理的必要程序以及很多规范管理的程序都省了,都视而不见。另外甲方采购的材料供应不上,工程款不能及时支付,又赶上工程材料涨价,这些对工程以及工程审计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其中新校区一期工程施工过程因甲方采购的材料供应不上,工程款不能及时支付等问题停工三、四次,有一次停工近一个月,这对基本建设项目各项工作都产生了恶劣影响,使学校产生了不必要的损失。
  三、防范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风险的建议
  1.完善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法规。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的涉及面广、关系复杂、任重道远,为了促进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的健康发展、维护投资者的权益。国家应该制定颁布高等教育投资法,包括高等教育固定资产投资法、高等教育经费投资法等。
  2.建立健全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监管制度。高等院校是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的使用者,所以必须加强对高等院校投资的监管。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投资监管的内容包括:项目立项决策阶段监管、设计阶段监管、招投标阶段监管、施工管理阶段监管和竣工决算阶段监管。高等院校投资监管的组织包括:政府部门监管、社会监管和内部监管。高等教育投资监管的方式包括:项目规划设计、经费预算、科研服务合同的教职工代表审议制度,项目投资后评估,教学科研评估,财务审计、基建审计等。
  3.合理规划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举债办学的规模。学校要根据长期发展规划,生源状况,资金回收期和偿债能力,从办学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方面来综合评价项目的投资效果。制订切实可行的举债方案。确定学校的适度贷款规模。如果超过自身的能力,过度举债或资金使用不当,就会导致财务风险。高校举债方案包括对投资项目效益预测,分析贷款的期限、数额、用途、用款计划及还贷付息的资金来源等。
  4.对高校新校区建设投资进行绩效审计。绩效审计在我国审计工作中所占的比重会逐年增加。加大高校工程投资效益审计力度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符合建立现代政府的要求。而通过对高校工程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可以揭露由于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损失等问题,能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防止不重视经济效益而片面追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现象给国有资产带来极大损失和浪费。开展绩效审计,还符合我国提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加强新校区工程管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建设。新校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要不断通过后续教育,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胜任能力,通过实践提高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必须具备高超的业务技能和优良的道德修养,更要具有职业敏感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先进的技术手段,信息网络的建立和现代管理手段的发展,要求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必须适应和运用信息处理系统,熟练使用计算机。
  加强新校区工程管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建设,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工程管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搞好高校新校区工程管理工作的前提。首先要加强政治业务理论学习,增强工程管理人员遵纪守法的意识;其次要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再次要加强对在岗工程管理人员后续教育和培训;最后行业协会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人员考核标准体系,实行上岗证制度,并定期抽查考核。
  
  参考文献:
  1.冯艳飞.中国高等教育产业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赵庆典.等.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来茂德.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陈学飞.留学教育的成本与收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余霞.对开展国家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思考[J].审计与理财,2005(10)
  6.于九如.投资项目风险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审计处 河南新乡 453000)(责编:贾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4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