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刘新惠:收藏中的恒久之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 捷

  他是第一批国家注册认证拍卖师,
  主持全国性艺术品拍卖近千场,成交近百亿元,
  众多中国艺术品成交纪录皆出其手,号称“中国第一拍”。
  虽然在拍卖圈中取得了众所皆知的威就,但他却始终认为自己的本行是艺术创作。
  在他几乎每天的艺术创作中,他都在努力地与艺术大师们找到共鸣――找到的越多,
  就代表着离成功越近。如今,他已渐渐淡出拍卖市场第一线,转而担任北大、清华的客座教授,艺术市场策划人、评论人。
  繁华过后,去更多享受“发乎本性”的乐趣和追求:在他的“后素山房”中,用“子矜”的落款,时时与古人神交……
  刘新惠的办公桌上始终放着一方砚台,即使有客人在场,他也常常会习惯性地往里面倒进一点水,然后一边研磨一边与人交谈。除了在外地出差,刘新惠每天都会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并进行书法或者篆刻的艺术创作,他现在同时为西泠印社社员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这在目前国内的拍卖师中是仅有的。
  常年坚持艺术创作,刘新惠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能无限地接近古人。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出过眼作品中笔意、色彩的细微变化,揣摩出大师们“致广大、致精微”的艺术境界。于是,他每天“低头苦学,拼命硬干”。于是,刘新惠炼就了非同一般的对于中国书画鉴定的火眼金睛。
  除了作为投资顾问角色给合作伙伴或者朋友掌眼买作品外,刘新惠自己也会偶尔出手,包括上千万元的大名头之作。见惯了拍卖场上此起彼伏的举牌竞赛,刘新惠总结说:如果你初涉拍卖场,看见别人纷纷举手时,你千万不要自以为“这么多人都同时看好一件东西,那它一定是有投资价值的”。多数情况是,往往当你轻易也举起手的时候,那件东西就真地归你了,并且这件东西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也就跟定了你。然后,当你下次准备卖出它时,就会忽然发现没有人再为它举手了――正因为如此,行内就有这么一句投资箴言:不怕买责,就怕买不对。
  
  无限接近古人
  
  
  熟悉刘新惠的人都知道:他在艺术欣赏、创作领域中,一直主张多向古人学习,认为坚守传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然后。刘新惠对自己不主张“创新”的观点做了详尽的阐释。东坡云:做学问写文章如同购物,钱就是能力,一旦有了能力,天下经典一旦谙熟于心,通达于理,便是大富翁,便是大学问家。学书之理亦然,多写、多看、多听、多读。少别出心裁,一旦出新,就要立得住才是真正的“新”。
  至于如何向古人学习,刘新惠有着自己独到的观点:先要把自己变薄,甚至变成像刀片一样锋利,能够不断削下古人身上一个又一个的“细胞”,最后像克隆效果一样成为自己的东西。
  即便如此,为了工作上的方便,曾经有一段时间,刘新惠也给自己起了―个时髦的英文名字:亨利。但只有真正了解刘新意的朋友才知道其中的秘密,他起的这个英文名字其实是地地道道的中文――两个字均来自《易经》:元、亨、利、贞。具体解释为:元为善之长,亨为嘉之会,利为义之和,贞为事之干。
  
  市场永远都有机会
  
  现在总有人羡慕20年前的国内收藏市场。遗憾自己没有赶上“1000元一张齐白石”的时代,但刘新意认为“市场永远都有机会”。千万不要以为今天是收藏市场中的“高点”。其实只要翻看一下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民国时期著名的大藏家张伯驹收藏《平复帖》时,据传买进的价格为60根金条外加盐业银行作抵押;而收藏《韩熙载夜宴图》的代价是550两黄金,当时可以在北京东城区附近购买一处四进院的大宅子――如果粗略换算成今天的房产价格,至少要达到3亿元人民币了。
  中国书画市场早在宋代就开始做生意了,一直做到今天,历经无数次战乱、天灾人祸、政权更迭,始终不衰。其实,“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的说法是有误的,优秀的艺术作品无论何时都是抢手货。当年“末代皇帝”溥仪被迫出宫,随身携带最值钱的东西就是宫中所藏的名画。仅从这一点来看,任何人都不必对于中国收藏市场抱有一些杞入忧天的想法。
  在当今的中国书画领域内,进入交易市场并被普遍确认的真迹作品中,齐白石作品大约有5000件,傅抱石作品不超过500件,李可染的作品就更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手里的钱一定会越来越多,但这些艺术作品只会越来越少,其升值的潜力是必然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45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