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冷”对市值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任何一个新概念的提出,都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
就在“市值管理”成为热议话题的同时,另一部分人却对之持冷静旁观的态度,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赵家俊就是后者的代表。
只能具体操作
《新理财》:作为全国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是否有客户要求你们提供市值管理方案?
赵家俊: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的具体操作,从资本市场一开放就有,只是没有提出这个概念,而且没有系统化。这方面的咨询也一直都有,大家一直在无意识地做。上市公司逐渐规范,特别是新会计准则出台后,这方面工作体现得特别明显。
中国资本市场分为两个阶段,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两者的界限。全流通后,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关于减持、增发、并购、重组、投资人关系管理、危机公关等咨询明显增加,这些都是企业管理的内容。我们强调公司在资本市场和公众群体中的整体表现,用“市值管理”概括可能显得笼统。
《新理财》:在具体操作中,您通常会提供哪些建议?
赵家俊:一方面是增发、配股、分红等基本的技术操作;另一方面是公关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媒体关系管理等,要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机制。比如,我们会建议客户建立公共关系管理系统,或者建立与媒体交流的机制。
难以定量判断
《新理财》:如何判断市值管理做得好坏?
赵家俊:企业价值在资本市场的价格表现就是市值。从理论上说,市值越大应该越好,但实际上并不是。在中国,价格与价值背离是常态,两者之间的差距要合理,不是把股价“炒”得越高越好。
《新理财》:“合理”的标准是什么?
赵家俊:这个要分不同市场、分行业、分公司类型去看。合理的市值,其实就是合理的股价倍数。事实上,这个“合理”很难用管理得好坏来评价。规范管理手段、用好金融工具、做好信息披露,让资本市场接受,其实就够了。就市值而言,我更关心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特别是企业遇到市场波动的时候,合理的市值管理可以让事情的发生不影响股价的正常表现。要不断看资本市场与本公司的关联,让市值和价值趋同,但保持一定的空间,出现偏差的时候要借助市值管理的具体措施做一些工作。这个趋势只能定性地判断,没办法定量地考察它的好坏。
《新理财》:市值管理在实践中如何与“做庄”行为区分开?
赵家俊:最简单的区分办法就是看它是否合理合规。尤其是信息披露要规范。比如,要建立媒体关系沟通机制,但不能炒作新闻热点,让投资人产生误解。
监督而非管理
《新理财》:CFO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承担何种责任?
赵家俊:CFO要时刻关注本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当发现市值与价值有背离,就需要用一些技术手段去调整。但这个调整不能只依靠CFO,还要依靠一整套的内部协调机制。通常在中国的上市公司这套机制被命名为“公共关系管理机制”,它涵盖股东关系管理、公共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目前这套机制的核心职能由董秘承担。CFO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董秘来具体协调和实现。
《新理财》:但市值管理中涉及的资本结构、资本配置、金融工具使用等,都是CFO的职责范围。
赵家俊:是的,所以一名合格的CFO不仅是财务专家,而且是金融专家。但CFO不能成为市值的管理者,只能作为监督者和建议者。不该CFO承担的责任,不能推到CFO身上。
由此观之,是将“市值管理”作为综合科目系统考核,还是将每种题型单独评分,其实殊途同归,都是要令市值与价值保持趋同。只是,何谓合理,如何趋同,还需CFO进行判断。2010年是中国证券市场恢复20周年,也是股权分置改革5周年,“市值管理”这一概念和理论,以及CFO在其中所承担的责任,还有待市场检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0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