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商业模式催生怪异财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大力

  新商业模式的产生,打破了传统财报分析的思维模式。新的管理思路及要求应运而生。
  
  以下描述了一家上市公司2008年3季报的一些怪异之处,共有四个方面。猜一猜这是哪家公司?该公司是否存在诸多问题?
  
  怪异财报
  
  首先,是资产结构上的高货币资金比率。2008年3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高达35.65亿元,占总资产的59.63%,若再加上14.93亿元的应收账款与2.58亿元的应收票据,则三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高达88.92%。与之相比,公司存货仅,66亿元,占总资产的2.77%;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两项合计仅1.17亿元,占总资产的1.96%。通常,传统制造业的存货项目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与产成品,以及反映生产设备、厂房等价值的固定资产项目,往往占据着资产总额的较大比重。难道这是一家金融企业?
  其次,是负债结构上的巨额短期借款。2008年3季度末,公司短期借款为37.85亿元,占负债总额的比重高达78.91%:而反映供应商融资的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分别为4.84亿元与1.33亿元,仅占负债总额的10.08%与2.77%。可见,公司是典型的“双高”型企业,即同时具有高货币资金与高银行借款,甚至2008年3季度末短期借款比货币资金还多2.20亿元。“双高”型公司通常被分析人士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存在资金管理低效的问题,比如集团企业未有效实施资金集中管理,从而导致下属公司大量闲余资金与银行借款并存;二是可能存在财务舞弊现象。难道有如是可能?
  第三,利润表上出现巨额负数财务费用,以及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与投资净损失。2008年前3季度,公司利润总额1.68亿元,剔除所得税4209万元与少数股东损益48万元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6亿元。在这种盈利情况下,公司前3季度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与投资净损失分别高达2494万元与6167万元。同时,公司期末存在巨额短期借款。甚至在短期借款多于货币资金的情况下,前3季度财务费用却是-2.29亿元。难道公司在2008年资本市场熊市中出现了证券投资方面的现实亏损与浮亏?
  第四,是经营现金流量中的“其他”项异常巨大。2008年前3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4.62亿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1.99亿元:与之相比,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高达146.51亿元,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高达135.96亿元。“其他”项中到底有哪些内容?难道是公司替其他企业进行了“倒账”运作?
  不过,现实并非如上述诸多猜测的情况。怪异财报的编报者为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怡亚通”,002183)。2007年10月19日,证监会核准其公开发行A股不超过3100万股,2007年11月13日,其股票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挂牌交易。怡亚通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7.7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4125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7.30亿元。怡亚通2008年3季报中的一些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特点,其实都可归因于其特有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
  
  怡亚通的主要业务是为企业提供除核心业务(指产品研发、市场)以外的其它供应链环节的服务,并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包括代理采购、产品营销支持、进出口通关、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国际国内物流、物流加工、供应链结算配套服务、供应链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全方位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具体的产品运转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原材料实现半成品到成品的转换、实现半成品到成品再到终端用户的转换,涵盖了供应链服务中的采购(执行)、虚拟生产、分销(执行)环节。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代表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趋势。近几年来,跨国公司加大在华采购力度,建立零部件生产与采购网,将中国企业纳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同时,跨国公司对华投资逐渐转向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产业,与全球供应链体系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这种背景下,实行供应链管理成为中国生产和流通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据估计,到2010年,中国的物流及供应链市场价值将达到675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市场。
  近年来,怡亚通又开始从事虚拟生产服务。虚拟生产服务是指以采购(执行)和分销(执行)为基础,再加上接受客户委托外包加工生产的环节,彻底实现由客户委托采购原材料、生产、配送成品到最终使用者的全面性供应链服务。虚拟生产是公司根据客户现在的需求及市场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供应链服务业务,是对公司现有业务的补充与完善。目前怡亚通虚拟生产的主要产品是平板电视及手机。
  正是由于怡亚通所从事的相关的供应链环节服务,导致其财报出现诸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特点。比如,怡亚通的巨额货币资金与巨额短期借款其实具有一种对应关系。怡亚通2007年年末货币资金48.88亿元,其中主要是保证金存款,人民币与美元两项合计为人民币40.64亿元。据介绍,为了取得相关银行的短期借款等融资额度并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怡亚通将保证金存款作为等值且有追索权利的抵押。其中,人民币38.73亿元的保证金存款用作短期借款质押,人民币1.68亿元的保证金存款用作远期外汇交易合约质押,人民币2320万元的保证金存款用作应付票据质押。
  又如,对于委托分销及采购服务,怡亚通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货物采购、分销以及境内进出口物流服务,但作为委托代理商。并不对客户的货物拥有所有权。这样,巨额委托分销及采购服务业务的现金流,便被分类列入经营活动中的“其他”项。而对于虚拟生产业务,为了管理该业务的相关信用风险,相关的委托加工生产合同订明了怡亚通对相关的委托加工货物保留所有权,所以虚拟生产服务以销售商品的会计政策确认收入。这样,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及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便属于与虚拟生产业务相关的现金流。
  应该强调的是,怡亚通的非生产性供应链管理与虚拟生产两种业务与营业收入、毛利率等的情况不同。2007年度,怡亚通非生产性供应链管理的业务量高达203.11亿元,而表现在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仅为3.55亿元,综合毛利率高达60.27%:虚拟生产的业务量与营业收入皆为14.41亿元,综合毛利率仅为3.06%。可见,由于业务模式与会计处理的差异,怡亚通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其实仅反映了所进行工作(业务量)的一小部分。

  
  风险敞口
  
  由于自身具有“采购/物流/仓储平台”的业务特点,使得怡亚通的风险主要集中在货币资金方面。同时,怡亚通的香港及海外业务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2008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按地区划分,香港及海外为8.47亿元,而中国大陆为1.75亿元。从地区营业收入结构来看,外汇风险无疑是怡亚通面临的重要风险。
  对于流动性风险,怡亚通各子公司负责自身的现金管理工作,包括进行短期投资及筹借贷款以满足现金需求。当然,如果借款额超过某些预设授权上限,便需获得母公司董事会的批准。怡亚通的政策是,定期监控短期和长期的流动资金需求,审核是否符合借款协议规定,确保维持充裕的现金储备,同时获得主要金融机构提供的充足的备用资金,以满足短期和较长期的流动资金需求。从这些现金管理的内容来看,怡亚通似乎尚未实行资金的集中管理,各子公司在授权范围内各行其是。当然,目前来看,怡亚通的资金调控能力还是很强的,分析其资产负债表可见,巨额的货币资金与短期借款主要集中在母公司层面。
  怡亚通大部分业务以人民币进行交易,而人民币不能完全兑换为外币。所有外币交易需按照人行公布的汇率,通过获授权买卖外币的银行进行。如要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他机构批准以外币付款,则需呈交付款申请表格连同供应商发票、船务文件及已签订的合同等。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人民银行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之后,怡亚通的外汇风险便渐趋增大。在经营供应链管理业务时,怡亚通需替一些客户以美元向外地出口商购货。其主要做法是以人民币存款质押,向银行借取等值美元,推迟购汇时间,降低购汇成本。另外,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美元借款,避免外汇风险。对于不是以记账本位币计价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如果出现短期的失衡情况,会在必要时按市场汇率买卖外币,以确保将净风险敞口维持在可接受的水平。
  怡亚通2008年3季报显示,报告期内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430%,交易性金融负债下降55%。交易性金融资产及负债是对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外汇合约)的计量。在公司签订相关衍生金融工具合同时,即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及负债,且以公允价值计量。报告期内,公司约定的衍生金融工具,以其期末到期的合约价格与当日市场公允价格计算的收益或亏损,收益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亏损计入交易性金融负债。前述的怡亚通2008年前3季度所出现的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净额以及投资收益的变动,主要就是由美元远期外汇合约交易而产生的。
  另外,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怡亚通及境内子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依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39号),原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公司,在新税法施行后5年内逐步过渡到法定税率。这样,怡亚通及其一些境内子公司原来享受区域性优惠政策,比如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特区及上海洋山保税港区等适用15%的优惠税率,自2008年至2012年,这些公司需要分别采用18%、20%、22%、24%与25%的税率,这将逐渐影响怡亚通的业绩。
  
  谨慎管理
  
  怡亚通具有新商业模式以及较强的风险意识,在公司治理与经营管理中,显现出谨慎态度。
  表现在审计委员会所探讨的相关内容方面。2008年4月17日,怡亚通审计委员会召开2008年第二次审计委员会会议,会议讨论了两项内容,一是与参会的会计师事务所代表就2007年度审计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并对审计报告(初稿)中虚拟生产业务的收入确认、年度内计提的坏账准备等问题进行解答:二是委员们对衍生金融工具在公司业务上的运用及相应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
  表现在股权激励的确认方面。据介绍,2007年2月7日及7月14日,怡亚通持股公司联合精英的控股股东周国辉先生(怡亚通的实际控制人)先后将其持有的31.5%的联合精英股权以面值转让给公司若干高级管理人员,并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协议规定,若怡亚通在中国任何一所股票交易所上市后3年中,且这些高级管理人员与怡亚通的雇佣关系不是因为自愿离职或解雇等原因而终止,这些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上市后服务满3年,则有权要求联合精英出售50%所持有的怡亚通股权并以股利的方式获得其收益:如这些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上市后服务满5年,则有权要求联合精英出售所持有余下的本公司股权。这些安排实质上是以怡亚通的间接权益换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工服务,所以怡亚通按照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对上述换取的职工服务进行相关处理。据介绍,该股份支付的总估值约为1900万元。
  怡亚通的上述股权激励模式,既起到了股权激励的作用,又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得简单,同时也给高级管理人员的股权变现等设置了缓冲与约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1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