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解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树刚 王娴 张同健
【摘要】 技术创新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内在性需求,而技术创新绩效测评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基本策略。平衡计分卡为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设计提供了策略性的平台。借助于验证性因子分析,经验性的研究表明,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处于良好的改进状态,但在降低产品成本、改进合作制度与专业人才培育等方面仍有待改进。
【关键词】 汽车企业; 技术创新; 平衡计分卡; 产业集群; 人力资本
一、引言
20世纪以来,世界汽车三巨头引领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福特大量生产方式的出现使人类经济步入规模经济时代,而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与通用的敏捷制造方式的出现,又使人类经济从规模经济时代进入多样化时代。相比西方国家,我国汽车工业的起步较晚,发展也较为滞后。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汽车生产从产品设计、工艺装备、工艺流程与生产管理全盘仿照前苏联。随后,以中型货车为主要品种的“一汽”在“一五”时期,在引进前苏联整车制造技术和成套装备的基础上,历经多年的消化和吸收,初步形成了货车及有关改装车种的制造技术,并在产业内得到迅速转移与有效扩散。
汽车制造是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结合的经典,技术创新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汽车业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处于连续性的创新活动之中。20世纪,大量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敏捷制造和工业工程等改变世界的管理技术都源于汽车工业。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开发了世界第一条流水线,共生产了1 500万辆汽车,创造了一个至今未打破的世界纪录,福特先生为此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1999年,《财富》杂志将老福特评为“20世纪商业巨人”,以表彰他和福特汽车公司对人类工业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我国汽车产业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汽车产业百余年的发展工程,于2010年跃升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但是,众所周知,我国仅是汽车第一制造大国,而不是汽车强国。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技术水平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产业的战略性目标。我国汽车工业在未来二十年的主要技术创新方向是:产品开发基础数据库建设、汽车产品开发技术研究、燃油汽车环保节能技术研究及产品化工程、新能源汽车应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工程、电子控制技术研究和应用、环保与轻量化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根本目标是:用10至15年的时间全面提高汽车工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点突破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产品开发系统集成技术领域和关键零部件领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和产品,建立适合汽车工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为实现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技术创新绩效的测度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而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测度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成果。技术创新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但处于一种抽象性的状态,因此,无法用确切的财务指标来度量技术创新的绩效,而平衡计分卡理论弥补了抽象性绩效测评的盲区。
“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 Card,简称BSC)的概念出现于1988年,由KPMG公司帮助Apple公司设计绩效制度时问世,后来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诺朗顿研究院总裁戴维・P・诺顿带领下的研究小组在“衡量未来组织的业绩”的研究课题中提出的。平衡计分卡的理论思想体现在两人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陆续发表的《平衡计分卡:良好绩效的测评体系》、《平衡计分卡的实际应用》和《把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管理体系的基石》等三篇文章中,从而为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技术创新绩效体系解析
根据熊彼特的思想,技术创新的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不同于发明创造。发明创造只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试验品,技术创新则是把发明创造和其他科技成果引入生产之中,利用其原理制造出市场所需要的商品。第二,技术创新是个过程,始于研究开发,终于市场实现。如技术引进,通常在技术上新意不大,要把它变成本企业能实现的商品,仍需进行开发工作。第三,技术创新的“准公共产品性”。技术创新的模仿和扩散是创新成果具有创新利益外溢效应的表现。扩散主要是通过创新成果的大面积模仿来实现的,不断地技术创新和模仿扩散是经济得以持续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第四,创造性的“破坏”活动。技术创新具有创造和破坏的两面性,表现为用新的产品、工艺和组织管理来取代陈旧的产品、工艺和管理组织,这种建设性的破坏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第五,不确定性和赢利机会并存。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即风险,源自技术本身、企业内部组织和市场三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尤以市场不确定性最甚。实际创新过程也是创新主体正确预测、控制风险、争取潜在赢利现实化的过程。
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在21世纪初期已引起理论界的关注,并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徐兴尧(2002)认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专业人才培育、产学研一体化、业务流程再造、技术引进与吸收等内容。史自力(2008)认为技术创新是各国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汽车产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主要手段,并认为当前世界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呈现欧、美、日三足鼎立的趋势。刘斌、黄永和(2009)认为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人才匮乏、知识共享较少、产学研创新体系有待发展、本土企业竞争多于合作、战略联盟创新重视不够、零部件与整车企业的纵向技术联盟较少。尹博(2009)通过对技术创新与技术演进曲线的关系分析,并结合世界汽车产业三次技术领导权的转移,指出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关键路径选择是在国际合作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技术、品牌、人才、产品战略的实施,打造适合大众需要的自有品牌汽车。卢锐、尤建新(2010)认为我国汽车产业市场的开放分为三个阶段,即模仿与简单创新阶段、合资模式下的学习阶段与自主创新的萌芽阶段,并认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能力培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是管理体制混乱、零部件生产企业过度分散、R&D经费不足、产业重组机制滞后。
平衡计分卡既是一种战略规划工具,也是一种战略部署工具,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必须不断地创新和学习,持续改善企业内部运作过程,获得最大化的客户满意,才能获取持续的财务收益。平衡计分卡理论认为,企业的财务收益是和外部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发展三个方面高度地关联的。企业的整体战略绩效相当于一棵大树,只有“根深”(学习创新能力强)、“枝壮”(高效的内部流程)、“叶茂”(客户满意度高),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财务绩效)。因此,平衡计分卡的目的在于超越传统的以财务会计度量为主的绩效评价模式,使企业的“战略”能够转变为“行动”,在产品、流程、顾客和市场开发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带动绩效评估及管理制度的一次革命。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在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技术创新绩效分解为4个要素:现实创新绩效、内部创新流程、外部创新环境与创新持续性,分别对应于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内部流程、外部客户、学习与发展4个要素。每个要素分为4个指标,从而形成4要素16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三、实证检验
本研究以李克特7点量表对16个测度指标进行数据收集;然后借助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指标的有效性与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检验。样本单位为我国境内的汽车企业。本次数据调查自2010年9月5日起,至2010年11月5日止,历时60天,获取有效样本112份。样本数与指标数之比为7:1,满足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的基本要求。
验证性因子分析是结构方程模型(SEM)的一种特殊形式。结构方程模型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是一个包含面很广的数学模型,用以分析一些涉及潜变量的复杂关系。当SEM用于验证某一因子模型是否与数据吻合时,称为验证性因子分析。
采用了SPSS11.5和LISREL8.7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因子负荷列表如表2所示。
根据因子负荷列表可知,指标X3、X7与X15的因子负荷缺乏显著性,而其余指标的因子负荷均具有较高的显著性。同时,得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如表3所示:
四、结论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本研究设计的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平衡计分卡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能够作为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发展绩效测评的一般性工具。同时,根据检验结果可知,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在总体上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状态,各种创新要素发挥了积极的功能,然而,在产品成本降低、合作制度改进与专业人力资本开发等方面仍存在着显著的不足。
首先,我国汽车企业目前并未进入规模化生产状态,少数几家大企业的生产数量虽然较高,但与国外大企业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一直无法达到,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其次,现有的合作制度是阻碍我国汽车企业技术进步的一个突出性的因素,外资不仅占有市场和利润,而且垄断了技术,致使我国汽车企业始终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合作制度改进的重要性虽已成共识,但制度的形成是一种惯性发展的结果,非朝夕之间可以改变。最后,我国汽车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阻碍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性问题,人才培育已成为技术创新的当务之急,然而,我国汽车企业目前并没有摸索出一条可行的人才培育之路,致使多种创新行为中断或衰微。
本研究结论基于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实践的数据分析,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够为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改进提供可行的策略性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迅,孔胜,张同健.基于因子分析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实证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3-36.
[2] 廖晓莉,李迅,张同健.基于系统视角的核心能力研究评述[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3-48.
[3] 张同健,孔胜,李迅.我国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型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28-30.
[4] 张同健,李迅,孔胜.互惠性企业环境下知识转化的经验性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90-93.
[5] 徐兴尧.汽车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J].中国机械工程,2002(2):278-282.
[6] 史自力.从技术创新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J].经济经纬,2008(6):27-29,33.
[7] 刘斌,黄永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从企业自我研发到技术创新网络[J].工业技术经济,2009(2):2-6.
[8] 尹博.技术创新视角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98-202,207.
[9] 卢锐,尤建新.市场开放、技术学习与我国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9-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8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