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汪瑞领
【摘要】 文章首先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于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我国企业当前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企业的实际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对现阶段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几点拙见。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一)美国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内部控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当代学者对于内控制度的研究,通常将美国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萌芽期――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前)
在该阶段,内部控制主要着眼于实施中的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主要目的是为了查错防弊。
2.成长期――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独立审计机构的审计方法的改进,内控理论也随之得到发展,一系列内部控制体系得到推行,内控逐步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这样更加有利于保护组织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促进企业更好的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3.发展期――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着力推动内控制度的设计,再加之审计理论的发展,使内控理论有了比较大的发展,改进方法、提高审计质量成为核心内容。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会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关注》,首次以采用“内部控制结构”的提法替代“内部控制”,该公告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具体而言,内控结构建设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等方面的内容。而在这三者中,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结构的基础和前提,会计控制是关键要素,控制程序是保证内控结构有效运行的机制。在这一阶段理论上最大的变化是开始把控制环境作为内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不再对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区别对待。
4.成熟期――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1992年,美国国会的“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美国会计学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内部审计师协会(AAA)、财务经理人协会(FEI)和管理会计学会(IMA)共同赞助成立的一个专门研究内部控制的问题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0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委员会),该机构1992年发布其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概念并将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COSO报告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又一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进入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新阶段。2006年7月15日美国著名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已开始对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生效。SOX严格界定了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财务责任和义务;强调了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与职责;对公司的信息披露作了明确要求;对公司的外部审计作出严格规定,其中的第404条明确规定了管理层应承担设立和维持一个应有的内部控制结构的职责(刘君,2006)。
(二)中国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由于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起步相对比较晚。直至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开始加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推进。财政部1996年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本准则所称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控制程序及会计系统三要素”。1997年5月颁布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开我国现代行业内部控制建设之先河,该原则就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要素、基本要求等进行了规范。我国第一部对内部控制有法律要求的法规是2000年7月实施的《会计法》。2001年6月至2003年10月的两年多时间里,财政部先后发布《基本规范》、《货币资金》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就内部控制中的会计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2006年2月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2006年7月15日,随着“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的成立,新时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拉开了序幕。其目的是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权力运行,强化监督约束,可以有力地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升运营效率,提高信息质量,保证资产安全。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并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开始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此次基本规范的印发,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是内控体系的最高层次,是中国会计审计领域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是我国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里程碑。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内部控制主要体现为与公司治理、管理密不可分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是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有效运行,有赖于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一般来说,关于公司设立与组织制度规定,公司应当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各层管理者应该互相监督和制约。但是现阶段,我国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还不是很完善,公司“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十分严重,现有的制度约束明显不足,股东大会、监事会等内控的关键部门在公司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基本可以说是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作用的发挥。
(二)员工的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够合理
人力资源管理在当今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好的人事管理是公司正常运作的保证,管理者应当在雇佣人才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完备的资源,这样才可以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保障,这也是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的基础。当然,这其中员工本身的素质是基础,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为公司的正常运转提供帮助。但我国现阶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譬如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明显,这些导致在很多公司中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许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不够先进,无法对整个人力资源系统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其中考核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合理是突出表现,也是最薄弱的环节。在很多企业纸面上的计划是十分完备的,但在实施中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很多错事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导致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发挥。
(三)不重视组织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的组织文化与内部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强有力的企业组织文化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同时有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则会促进企业组织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在一个企业的成长过程中组织文化有着重要作用,这在许多国际大型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印证,企业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东西,但却对提高凝聚力有着很好的效果,而企业的凝聚力是内部控制水平高低的重要决定因素。
(四)信息沟通不畅通
由于缺乏透明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无法保障企业内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信息准确、及时的沟通。我国企业目前在信息交流上没有充分利用IT技术的优势。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其沟通经营信息,信息共享的目的没有达到。因此经营信息的交流频率不高,准确性难以保证。
(五)内部审计――“独立”名不副实
独立性是无论何种类型的审计工作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几年我国很多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都在企业内部设立内审部门,对公司的各方面工作进行监督。在理论上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应该直接对企业高层负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情况却不是这样,内审部门或者是由财务部门兼任,或者变成了企业高层监视各个部门的眼线,部门的意志也成为企业领导的体现,失去了原有的独立地位,这也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实施造成很多影响。
(六)风险评价意识淡薄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高。但是从目前企业状况看,企业的风险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风险控制的有效机制。能否搞好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看能否遏制企业风险的发生,如果内控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就可能错误地作出估计和判断,导致错误地决策。
三、健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机制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石,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健全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企业内部各参与者之间责任、权利和利益的相互制衡,保证董事会的核心位置,保证企业管理层制订规则的顺利进行,进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对于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者行为有一个良好的约束。
(二)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首先企业要根据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形成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配置合格的人才;其次要着力提高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素质,企业应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在培养和选择管理者时重点考虑:管理者的职业操守、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管理者的知识与经验,管理者对待和承担经营风险的方式,管理者对信息处理以及会计功能、人员所持的态度,管理者对现有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所持有的谨慎或冒进态度等方面;再次企业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进行考评,奖优罚劣,逐步形成一套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考核奖惩机制,促进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重视伦理道德规范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强调“软控制”的作用。软控制主要是指那些属于精神层面的事物,如高级管理阶层的管理风格、管理哲学、内部控制意识等。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使其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企业的内部控制。在控制环境的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管理当局的作风”。“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有管理层和治理层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诚实和道德才会得到巩固和加强。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促进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遵循健康、严谨的行为准则,培育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
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提供内容全面,及时、正确的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通过信息交流,使企业内部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知道其所承担的责任,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经营成本和社会监督成本的提高。
(五)强化企业内部审计作用
内部审计作为内控系统监督评审的一部分,应在企业的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它可以有利于公司保持良好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同时也为改进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建设性意见。在设立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时,应将独立性作为重要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人员、工作安排和经费等各方面都应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经济活动之外。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不能受总经理和其他职能部门或个人的干预,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只有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才能真正发挥其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保障作用,也才能提高内部审计的威信。在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合理且具有独立性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加大工作的力度。由内部审计部门来完成评价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是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
(六)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是指分析和辨认实现有关目标可能发生的全面风险,以便形成确定的应该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的依据,这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内部控制的重点是防范风险、避免和减少差错和舞弊、效率低下、违法乱纪等行为的发生,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内部控制的建立是与风险管理的要求相并存的。正因为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才应该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配合风险管理,实现企业目标。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新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内部控制的统一标准,相关具体规范和规范指南也即将出台,基本确立了我国内部控制的理论框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必将大大提高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造林,董明.中美内部控制发展及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3).
[2] 吴剑伟.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09(2).
[3] 刘娟.中美内部控制比较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2).
[4] 刘君.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认识、评价和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 杨有红,胡燕.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和互动[J].会计研究,2004(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90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