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工业企业资产折旧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代 帆

  【摘要】 工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发生在微观领域的企业行为,但也是对宏观经济产生深刻影响的因素之一。文章对改革开放前后的工业企业资产会计折旧进行研究,分析在不同经济体制下资产折旧发挥的作用,探讨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相关关系;最后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稳步提高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有助于新技术的采用和实现自主创新、增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促进国民经济较快增长。
  【关键词】 折旧基金; 综合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 加速折旧
  
  一、引言
  
  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转移到工业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计提折旧一方面是为了收回固定资产投资,使工业企业在将来有资金重置固定资产,实现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是为了把资产的成本分配于各个受益期,把工业企业的利税水平进行合理调整,实现期间收入与费用的正确配比。从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两大基本功能来看,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对资本存量变化和生产能力更新具有重要影响,并在现代社会化生产方式中决定着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增长的可持续;而企业利税水平的调整又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规模和水平,发挥乘数作用拉动投资快速增长,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固定资产折旧主要从会计应用角度进行研究,Campbell(1956)研究了前苏联会计折旧情况;Nelson and Caputo(1997)研究了价格变化、维修费用和折旧率三者的关系。王文彬(1980)提出固定资产的折旧必须符合固定资产的实际磨损程度;王椿生、刘慧勇(1984)探讨了折旧基金的性质问题;杨敏、严华仲(1991)探讨今后一定时期国营企业的固定折旧政策。但是,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与宏观经济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献却并不多见。这是因为,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导致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始终保持基本稳定,固定资产折旧与宏观经济的联系并不明显。但在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以后,工业企业可以相对灵活的计提折旧,折旧率也开始偏离平稳水平。因此,可以把中国工业企业折旧加总得出年度折旧总额,并计算出工业企业的固定资本综合折旧率,研究折旧率的变化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
  
  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研究
  
  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工业企业的会计折旧制度,也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一)计划经济和转轨时期,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与宏观经济并无直接联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很低,仅在3.7%~4.1%之间(见表1)。按照平均基本折旧率4%计算,我国工业折旧率的平均使用年限为25年。但是,实际情况比这还要严重得多。这一时期,由于用于生产的厂房、设备被过度使用,资本无法释放出新的活力,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又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折旧年限是由国家计划来安排的,并没有形成国家和企业的利税关系,企业也没有动力加速设备折旧、更新陈旧设备,提取的折旧基金不是用于原有固定资产的更新与改造,而成为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的原始资本。1980年,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折旧基金用于基本建设的占80%左右。所以,我国工业固定资产的平均使用年限远比用基本折旧率换算的年限长得多。
  
  1952年到1979年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推动,在政治因素影响下呈现大起大落的特征,宏观经济波动与工业综合折旧率高低没有直接关系。
  改革开放后,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律的相应改变,会计法规逐渐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时间,折旧率有了较快的提高(见表2)。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仅增长0.5个百分点,但在1980年到1992年间,增长达1.5个百分点。
  
  1979年到1992年间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虽然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稳步上升,但国家对企业折旧基金的控制依然严重。这一时期,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的稳步上升主要受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律有关缩短折旧年限的规定决定,而非与经济景气的上升和下降相关。
  (二)市场经济确立以后,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与宏观经济间联动关系日益加强
  1992年以后的工业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的数据没有直接统计,通过综合折旧率为本年折旧与固定资产原值之比公式计算,可以得出1993年到1997年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综合折旧率(见表3):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折旧制度发生了较大改变,企业提取的折旧全部留存,此时才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会计折旧制度,工业企业的综合折旧率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1993年到1994年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折旧率提高至7%左右(见表3),但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在改革过程中没有实现扭亏解困,国企的自有资金不足、效益低下,1996年以后,综合折旧率又开始大幅下降,仅为3.8%,接近改革开放前的水平。之后,综合折旧率缓慢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宏观经济也感受到改革的阵痛,出现了经济的衰退和萧条,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7.8%,有56 096家国有工业企业总体净亏损101亿元,大量国有企业破产倒闭。
  考虑到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有企业的折旧指标并不具有广泛代表性,而大中型工业企业成为企业的主体,以下综合折旧率折算改用大中型工业企业指标,采用同样方法计算1999年到2008年工业综合折算率,见表4:
  
  1999年到2002年,工业企业综合折旧率变化有起有伏。2000年和2002年仅为2.69%和3.87%,而与此相对应的,中国经济正处于低迷水平。2003年开始,中国宏观经济又进入了新一轮的繁荣期。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2007年,工业企业的折旧率也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说明工业企业综合折旧率与宏观经济间的联动关系在日益加强。
  (三)结论
  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完全按照会计折旧相关规定呈现平稳上升态势,和宏观经济景气没有直接关系。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市场经济确立以后,工业企业综合折旧率变化和与经济景气变化有了一定的相关性,当经济处于繁荣时,综合折旧率稳步上升;随着经济步入低迷,综合折旧率也会处于较低水平。从中国工业企业综合折旧率变化和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来看,在新时期有必要稳步提高固定资本折旧的水平,让更新的资本释放出更高的生产效率。
  
  四、稳步提高资本折旧率的政策主张和相关国际经验
  
  市场经济建立前,我国工业企业的固定资本折旧率低,这造成固定资产的物质技术更新速度缓慢、资源使用效率低等问题。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国际数据,1980年,我国每GDP消耗的标准煤为2.9千克,远高于印度(1.77千克)、韩国(1.12千克),是日本(0.56千克)的6倍。物质技术更新速度缓慢造成国民经济的基础薄弱,投资效率低,经济效益差,1981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生产的工业总产值比1957年低30%,每百元固定资产净产值提供的利润和税金比1957年低30%。因此,固定资本折旧率低是计划经济时期粗放式生产方式的特征。
  市场经济条件下,折旧和利润是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时自有资金的两大来源,折旧率下降,意味着企业少提折旧基金,其结果是难以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并且企业上交所得税增加,投资受阻,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进而不利于中国的宏观经济增长。从1993年以后的情况看来,折旧率的高低与经济的景气程度联系密切。只有不断提高资本折旧率,经济才能实现有内涵的高增长。但是,如果前几年提取折旧过多会导致产品成本升高、利润相对下降,使公司的短期经济效益受到影响。所以,还应考虑到中国企业对加速折旧的承受能力,有必要在企业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稳步提高资本折旧率。
  在发达经济体中,企业可以自由选择折旧方法,大多数企业把加速折旧法作为企业折旧的首选方法,企业通过加速折旧法可递延所得税的缴纳,使纳税人获得一定的财务收益,缩短了回收时间,增加资金来源,并且加速折旧法可以使得企业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从而减少企业持有固定资产所带来的包括通货膨胀在内的各种风险。另外,政府为了鼓励投资、刺激经济,还对提前折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以鼓励新设备和新成果的应用和普及,也极大地提高了固定资本折旧率。中国财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比较长,并采用直线法,虽然近年来在逐步缩短,但相比发达国家还有相当距离,而折旧方式一经确定,又不能任意变更,1993年新的财务制度允许部分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但是限制依然非常严格。这都造成了我国和发达国家在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上的差距。
  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存在短缺,再加上资金不足,许多企业依靠初级技术,大量生产低档次的初级产品。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技术设备落后、没有核心科技含量作支撑的低生产能力在国际市场上难以为继。因此,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政府稳步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进而加快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将有利于新技术的采用和实现自主创新,增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的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
  [2] 潘自强.中西会计制度的若干比较[J].财会研究,199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9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