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盈余管理的公司业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 爽 陈 祚
【摘要】 文章分析了在新会计准则之下,盈余管理的动机、表现形式,研究了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从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角度看,适度的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的发展有帮助,从而提高公司业绩。而从投资者的角度看,盈余管理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对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有消极影响。为此,文章提出应从完善公司业绩的评价系统、会计法规等方面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盈余管理;公司业绩;手段
公司业绩一直受到投资者的密切关注,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而盈余管理是在公认的会计准则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作出的会计选择。基于此,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期望,维护其利益,盈余管理就成为其调控公司业绩、粉饰报表的重要工具。
一、盈余管理的政策诱因
一般来说,盈余管理是由多种激励因素驱动而成。但我国上市公司主要是出于政策方面的诱因:按照我国现行有关法规的规定,公司盈余水平高低是决定公司上市、上市公司配股和退市的主要指标,因此我国很多公司为取得上市资格、上市公司为获得配股资格和避免退市而进行盈余管理。
(一)IPO制度
《证券法》以及与其相关的法规对拟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的业绩提出了要求,即:公司近三年连续盈利,预期利润超过同期银行存款利润率。许多达不到此条件,但是又急于上市融资的公司便有了很强烈的基于IPO制度的盈余管理动机。
(二)配股制度
我国《证券法》规定,“经注册会计师核验,上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在这一规定之下,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的目的,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尤其是配股前一年为了达到这一标准,肯定会提高资产收益率。
(三)退市制度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我国资本市场的暂停上市制度规定:“上市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并于规定时间内(最后一个年度内)未消除,由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由此可以推断已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比其他上市公司有着更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国内的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亏损上市公司在亏损及其前后年份普遍存在着调减或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
会计准则的不规范引发了企业管理者为谋求个人利益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使在2007年实行新的会计准则下,仍然存在运用准则规定的技术方法,钻政策选择空间的空子,改变会计信息真实面目的现象。其手段包括:(1)会计方法,主要有利用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阶段费用的确认,利用公允价值,尤其是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中的公允价值,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等;(2)关联交易方法,通常是在上市公司面临退市危机时,关联方会通过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向其输送利益,人为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助其保牌,当上市公司需要获得配股和增发新股时,关联方也会通过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向其输送利益,以保证其能够成功配股和增发新股;(3)其他方法,上市公司经营者通过变更经营决策达到控制利润的目的。例如,通过提高价格折扣来增加销售,减少可操纵性支出(如广告支出等),进行过量生产以降低销售成本,通过资产销售或股份回购来增加报告盈余,宽松的信用政策,激进的销售策略等手段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这类盈余管理手段通常也被称为“真实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盈余管理是目前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那么这种行为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没有影响,影响在哪里呢?
(一)盈余管理的合法性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会计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且无法消除的,因此,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为了反映本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适当运用个人专业判断灵活地运用会计准则和相关经济法规所赋予的权利对会计数据进行策略性的调整。这种盈余管理具有合法性,即盈余管理是以遵守会计的法律法规为前提的,它通过合乎法律规范的利润调整,达到上市公司市场价值或经营者自身利益最大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盈余管理水平的高低是经营者管理水平的体现,是上市公司走向成熟、理性的一种表现。而超越、违反公认会计原则的盈余操纵行为则称为盈余舞弊,属于违反会计法的犯罪行为。因此,盈余管理有其存在的合法性。
(二)盈余管理对经营业绩的正面影响
从有效契约观的角度看,盈余管理行为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上市公司度过暂时的财务危机,形成投资者与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共赢的局面,从而促进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许多实证研究表明,经营者的盈余管理行为能减少上市公司债务违约机会,降低上市公司融资成本;能通过合理避税,充分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能使上市公司平稳发展,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能有效弥补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刚性,降低订约成本,提升上市公司价值等。因此,经营者熟练掌握盈余管理的技巧,是上市公司经营战略和战术的需要,也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三)盈余管理对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
过度的盈余管理具有明显的欺诈行为,严重侵害了投资人、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在某种程度下,甚至与“盈余造假”或“盈余欺诈”相混或等同。由于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给上市公司或自己谋私利而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因此,盈余管理行为一旦发生,对上市公司本身来说,影响了其经营的长期性描述,可能会对其内部决策产生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基于盈余管理的会计信息会给投资者带来有偏误甚至是错误的信号,使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判断,对投资者的未来收益产生损害。过度的盈余管理还会对债权人带来现实的潜在风险。如果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不善或市场情况逆转、财务困难、部分或全部丧失偿债能力时,由于债权人得到的不是真实的会计信息,债权人的资金很难按时全部或部分收回。债权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他们会很谨慎地使用自己的资金。这对上市公司的融资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四、从盈余管理角度来提高公司经营业绩
尽管盈余管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但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将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消极影响。那上市公司应该如何应对并将其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以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
(一)健全会计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2007年我国开始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新准则在存货计价(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资产减值、合并报表方面降低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但在公允价值计量、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换、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等方面扩大了盈余管理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依据新准则运用新的手段来对公司盈余进行操纵。因此,必须对已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不断补充和修订,为上市公司提高业绩创造外部环境。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业绩
1.加大董事会的治理力度,优化董事会的监督行为
现代公司中,作为受托方负责公司经营的经理层,负责实施董事会的重大决策,在公司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经理层的工作由总经理全面负责。在我国,由于董事会由控股股东掌控,这样董事会聘任的总经理实际上变成了控股股东意志的执行者。许多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就是董事长本人担任,形成一股独大的局面,董事会的监督作用被弱化。因此,应加强董事会治理,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如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赋予独立董事特殊权利,由他们负责对董事的提名、高级管理层的聘用与报酬,在重大关联交易、吸收合并、债务重组、股份回购等重大事件上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
2.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为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持,确保上市公司的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提高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因此加强内部审计,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可以从上市公司内部抑制盈余管理的行为。
(三)完善上市公司业绩的评价系统
首先,评价指标的选择基础应改变目前主要是建立在会计基础和市场基础之上的局面,推行以价值为基础的业绩衡量指标。实践已经证明,会计收益为基础的指标存在许多缺陷,如容易受到经营者的人为操纵,没有考虑权益资本的成本,容易造成经营者的短期行为等;而股票的市场价格虽然可以免受经营者直接操纵,但是受到经营业绩之外的诸多因素影响,无法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其次,以价值为基础的衡量指标,如EVA指标与公司价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有利于维护上市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且盈余管理的空间狭小。评价指标选择应将单一指标与多元指标相结合。使用单一指标不能准确地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整体特征。最后,应更多地结合非财务指标来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加强知识与智力资本的评价。非财务指标可揭示经营业绩改善的关键因素或动因,可与财务评价指标对照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盈余管理。
总之,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重大,但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应客观看待,不能一味否认,善于利用盈余管理的有利方面,为上市公司的发展创造条件,以增加公司业绩,但不可施行过度的盈余管理,否则对公司业绩势必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本文只是从理论上研究了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有多大,用什么度量,缺乏计量。因此,还需研究出适合我国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为更深入地研究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提供帮助。另外,由于盈余管理有负面影响,市场能否识别出盈余管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在哪个范围内能被市场接受?这些都是今后应加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盈,吴正佳,冯爱华.论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治理[J].企业经济,2007(9):151-152.
[2] 杨国星.新会计准则可对盈余管理进行防范[J].中国农业会计,2007(7):4-5.
[3] 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2(3):31-35.
[4] 王遂昆.企业的盈余管理[J]. 会计之友,2007(9):74-77.
[5] 暴金玲.上市公司高管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因探析[J].财会研究,2007(7):53-54.
[6] 池国华,迟旭升.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03(8):45-47.
[7] 张文贤,孙琳.内部控制会计制度设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70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