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价值链会计研究现状综述及评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甜安

  【摘 要】 近年来,不少学者投身于价值链会计这一会计新领域的研究,对价值链会计的理论基础、实际应用以及价值链会计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对2003―2008年会计类核心期刊上学者们的主要研究观点进行回顾与评价,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价值链会计; 文献综述; 理论框架
  
  一、引言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会计受到的批评、挑战越来越多,与此相伴的是种种改良方案。我国著名会计学者阎达五教授将西方的价值链理论和我国的会计管理活动论相结合,提出了价值链会计的概念和理论框架。阎达五(2004)认为价值链会计是对企业价值信息及其背后深层次关系的研究,即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并利用价值信息,实施对企业价值链的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的价值链能够合规、高效、有序运转,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和价值分配的一种管理活动。这一新的会计理论是会计管理理论在21世纪的拓展,是在原来价值管理含义上的进一步发展,是适应新环境要求下的会计理论再造。目前,不少学者投身于价值链会计的研究,对价值链会计的理论基础、实际应用以及价值链会计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对2003―2008会计类核心期刊上学者们的主要研究观点进行了回顾与评价,以便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
  价值链会计的理论框架应包括价值链的目标、假设、原则、对象、会计报告要素、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与方法体系等部分,理论框架应该具有明晰性、一致性、完整性和逻辑性等特点,各个组成部分应该紧密围绕一条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对主线进行阐述,以达到理论的目标并指导实践。
  (一)价值链会计的目标
  阎达五(2004)教授认为价值链会计的目的大体上可归纳为:疏通信息传递渠道,调整企业价值链,从而协调各部门、环节间的协作关系,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即利用会计的特有功能与方法为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服务。綦好东、杨志强(2004)认为价值链会计的目标也就是价值链会计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结果。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可以表述为:提供价值创造的动态信息,借以制定协调和优化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的决策,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控制。但是,虽然价值链会计的终极目标是企业的价值增值,但不宜把价值增值定义为价值链会计的目标。这是因为,对任何事物,尤其是作为一种管理活动目标的定位应具有特异性,否则,这种定义就会失去导向意义。对某种管理活动目标的定位应主要是指直接的目标,而不是终极目标。
  (二)价值链会计的假设
  张林、于富生(2005)在原有的会计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以下价值链会计假设:价值链联盟假设;项目存续假设;交易期间假设;价值计量假设。任海英(2007)探讨了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价值链会计假设,研究结论如下:价值链会计模式下的会计主体是两种层次性的主体:第一个层次是核心企业;第二个层次是价值链联盟。“虚拟公司”的兴起与发展严重冲击了“持续经营假设”。价值链会计理论下,企业可以采用持续经营和非持续经营并存的假设;会计分期更强调实时控制,价值链会计所提供的及时性信息保证了企业对于价值链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并及时作出相应决策;是对货币计量手段的创新,价值链会计应采用一切有利于实现其目标的计量属性,即货币计量属性与非货币计量属性并用的方法。
  (三)价值链会计的原则
  张林、于富生(2005)认为价值链会计原则是处理会计事项所依据的规则,是在长期会计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形成的。除了传统会计的会计原则以外,还应坚持系统优化原则、速度原则和合作原则。王泓(2006)认为价值链会计原则还应考虑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重原则和会计事项原则。
  (四)价值链会计的对象和要素
  阎达五(2004)教授认为价值链会计对象的实质是价值链信息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其表现形式是价值链,涉及的范围包括资金流、信息流和实物流。许国艺(2005)认为价值链会计的会计对象是从各业务单元到各业务活动传递而成的价值链,其具体对象应该是各业务单元形成的价值和依据成本动因而相应发生的成本。李晓斌(2006)认为除了传统的会计要素,价值链会计的会计要素从产业价值链来看,为了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增值,就要考虑企业行为的外部性,这样,譬如环境、社会责任等也应成为会计要素;从企业内部价值链来看,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等应成为会计要素,都是实现价值链增值的关键要素。
  (五)价值链会计的确认和计量
  李晓斌(2006)认为除了传统的会计核算原则,也需要一些新的核算原则,比如整体价值增值原则和以作业为基础进行价值分析原则。除了继承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之外,还需采用一些符合价值链会计特点的系统化计量方法,比如作业成本法、经济增加值法等。王泓(2006)认为确认的时间是实时会计,在事项发生时,即可记录、处理、报告,要求财务信息同步反映业务情况。确认的范围囊括确认的所有信息,强调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并用。价值链会计系统采用包括联机、联网和人工录入的多元确认方式,取代传统会计通过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的单一形式,这样既能保证财务信息及时流转,又能保证信息需求者获得相关的基础文件资料。
  价值链管理理论和会计管理理论是价值链会计最核心的两个理论来源,因此,价值链会计理论的构建应在结合这两个理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特有的理论框架。就目前情况来看,价值链会计方面许多研究还只是泛泛而谈,缺乏比较深入的理论层次研究,部分理论研究对价值链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但都只是侧重于某一部分的问题,系统的理论框架方面的探讨还是很少,这显然不利于价值链会计的发展。
  
  三、价值链会计管理框架
  价值链会计是以价值链管理为基础的一种管理活动,因此在构建价值链会计管理框架时,应以价值链为基础,将会计管理的视角置于内外部价值链环境之中。价值链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围绕企业获得最大价值增值这一目标实施管理,形成目标导向下的系统性管理框架。
  (一)价值链会计应用基础研究
  王波、姜峰秀(2008)对价值链会计实务的企业管理基础、环境及技术支持和方法基础进行了探讨,并从客户、供应商、核心企业的角度对空间维度上价值链会计实务进行研究,从事前的统筹规划、事中实时控制、事后分析评价三个方面对时间维度上价值链会计实务进行了研究。
  (二)预算管理的应用研究
  预算管理是会计事前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会计管理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也应与时俱进。吴大红(2006)在价值链会计的框架下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预算管理构想,并阐述了价值链会计对预算管理的影响,价值链预算管理的优越性以及预算管理框架构建的总体概念和具体实施步骤。作者认为基于价值链的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企业内部价值链来看,通过重组业务流程从而变革了预算编制基础;从外部价值链来看,达到了拓宽企业预算编制视野的目的,使企业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从宏观上对企业的运营进行把握。
  (三)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
  成本管理是价值链会计管理的基础。裴正兵(2003)、杨宇红(2004)等提出,将作业成本法与价值链会计有机结合,通过对企业所在产业链和企业内部整个价值链的分析,寻找出企业的优势和增值环节。通过对企业资源的战略性整合和集中配置实现价值增值,创造竞争优势。同时对微观作业活动进行成本价值分析,消除资源浪费的现象,节省投入,实现投入、产出等方面的价值增值。李定安、邓红玉(2007)对价值链及价值活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价值活动为基本的成本核算对象,并通过对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的成本进行分类来确定各自的受益和归属对象,建立了价值链会计的成本核算模型。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尚未结合价值活动的价值评估进行系统的研究,对跨越两个活动的流程所引起的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的归属问题尚未进行深入探讨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四)业绩评价的应用研究
  池海文(2007)从价值链的核心企业出发,构建了一套全面评价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价值活动的指标体系,包括对核心企业的业绩评价、对企业价值链业务流程的评价、对价值链上下节点企业间关系的评价和对外部价值链整体业绩的评价。作者认为建立一个结合企业内外部价值链的反映核心企业及其价值链增值情况的业绩评价系统,将为企业提供有用的价值信息,并能为整个价值链的增值服务。
  (五)信息基础的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价值链会计的运行平台,价值链管理理论与现代信息化理论有了交叉融合点,价值链会计和会计信息化的理论和实务也就有了共同发展、相互推动的可能。杨周南(2005)提出了有限闭环价值链的基本概念,指出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是实现价值链会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技术基础,研究和分析了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十大变革。杨琦(2004)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整个构建过程包括:建立价值活动分类体系和记录价值活动的账簿体系;扩展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低成本地获取价值活动的会计数据;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方法,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综上所述,价值链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方面,主要采取规范研究的方法,但关于价值链会计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尚未形成系统,采用案例、实验等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献还很少。价值链会计由于涉及面广、研究难度大,因此需要众多有志于投身该领域人士的长期努力。●
  
  【参考文献】
  [1] 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2):3-7.
  [2] 綦好东,杨志强.价值链会计的目标确定与职能定位[J].会计研究,2004(2):71-74.
  [3] 綦好东,杨志强.价值链会计的学科定位及问题域[J].会计研究,2005(11):41-44.
  [4] 张林,于富生.王加灿,关于价值链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J].财会通讯,2005(5):45-47.
  [5] 任海英.试论网络经济时代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会计假设创新[J].会计之友,2007(6):13-14.
  [6] 王泓,何其华.价值链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及其发展趋势[J].会计之友,2006(11):52-54.
  [7] 许国艺.关于价值链会计的探讨[J].财会通讯,2005(11).
  [8] 李晓斌.价值链会计之理论研究[J].财会月刊(综合),2006(3):05-06.
  [9] 王波,姜峰秀.价值链会计实务研究[J].会计之友,2008(2):37-36.
  [10] 吴大红.基于价值链会计的预算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06(12):24-25.
  [11] 裴正兵.价值链管理与作业成本法的有机结合:双向增值法[J].财会月刊,2003(01):48-49.
  [12] 李定安,邓红玉.价值链会计的成本核算模型构建[J].财会月刊,2007(7):35-36.
  [13] 池海文.价值链会计业绩评价系统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7(7):90-91.
  [14] 杨周南.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变革[J].会计研究,2005(11):36-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703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