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折旧政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素春
【摘 要】本文对社会会计折旧政策、税法折旧政策、集团内部折旧政策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比、分析,并在折旧政策的选择问题上提出:在社会会计折旧政策与税法折旧政策的选择时应以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纳税现金流出最小化为目标;集团内部折旧政策制定应以加速折旧为主,加速资产更新换代,提高企业竟争力的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会计折旧政策;税法折旧政策;集团内部折旧政策
折旧政策即企业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种非付现性质的固定成本,不同的折旧政策直接影响着企业集团的收益、风险及现金流量,进而对企业集团筹资、投资、分配、市场价值以至集团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都将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为此,必须对固定资产折旧有一个清楚、明白的认识,选用切实可行的折旧政策。本文将对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作一些研究:
一、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类型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分社会会计折旧政策(旨在统一对社会公众会计报告的口径,体现对外会计报告信息的通用性原则)税法折旧政策(旨在统一纳税计算口径,从而直接影响到企业集团的纳税现金支出以及实现利润的留存额)以及集团内部折旧政策三大类。三者的关系是:对外报告遵循社会折旧政策,纳税调整依据税法折旧政策进行,而内部折旧政策是集团内部自已制定的,旨在作为强化集团内部管理与控制的手段,并完全依托自身管理与控制的需要相宜选择,以致完全可以不同于社会或税法的口径。
二、社会会计折旧政策与税法折旧政策的选择
作为多个法人的联合体,虽然在集团内部会产生利益选择的矛盾,但在对外关系上,相互间却是一个共同利益的整体,有着高度的共识。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是社会或税法折旧政策进行选择与统筹利用的最终目的。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社会或税法折旧政策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弹性空间,这样又在客观上为管理总部、维护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提供了机会。
总部在选择并利用社会或税法折旧政策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怎样更有利于市场价值最大化;怎样更有利于纳税现金流出的最小化。
(一)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
对于社会折旧政策(即在对社会进行会计报告方面),折旧选择的不同,直接会影响企业集团的账面意义的报告业绩,导致外部投资者对集团及其未来预期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判断。而预期判断的差异,肯定会影响到企业集团的市场价值。对于上市的企业集团,往往会导致股价或涨或跌的变动,并对增资配股价格及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当着企业集团的市场价值被低估,或者投资者对企业集团的业绩及未来前景产生不利的判断预期,或者上市企业集团的估价被低估而存在被廉价收购的危险,或者上市企业集团需要借助股价涨扬获得一个有利的增资配股机会时,便应当采用长期限、低比率的折旧政策,藉以调低折旧成本,提高账面收益,从而为外部投资者传递一种利好消息,恢复并提高投资者的信心,从而推动企业集团股价及整个市场价值的提高,消除潜在的被廉价收购的危险,并为增资配股创造良好的市场机遇。反之,如果企业集团的市场价值被过高的估计,使得外部投资者产生了过高的收益期望(对应于集团的资本成本),或者上市企业集团意欲借股价低落之机进行股票回购等等,就需要选用期限短、比率高的折旧政策。对于部分(母公司或某一子公司)上市的企业集团,或者成员企业属于不同的产业领域,适用不同的社会折旧政策的话,管理总部便可以依据不同的目的,通过固定资产在内部成员企业间的调拨、调整或重新配置等策略,达到提高企业集团整体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二)实现纳税现金流出最小化
不同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不仅对企业价值有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现金流出量的多少。
1、折旧年限对现金流出量的影响
折旧年限的长短不同,现金流出总量就不同。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在税率稳定的情况下,所得税递延交纳,相当于向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整体现金流出总量得到减少。
【例】某企业有一辆价值500 000元的设备,残值按原值的4%估算,估计使用年限为8年。按直线法年计提折旧额如下:
500 000×(1-4%) / 8=60 000(元)
假定该企业资金成本为10%,则折旧节约所得税支出折合为现值如下:
60 000×33%×5.335=105 633(元)
5.335为8期的年金现值系数。
如果企业将折旧期限缩短为6年,则年提折旧额如下:
500 000×(1-4%) / 6=80 000(元)
因折旧而节约所得税支出,折合为现值如下:
80 000×33%×4.355=114 972(元)
4.355为6期的年金现值系数。
尽管折旧期限的改变,并未从数字上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税负的总和,但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后者对企业更为有利。如上例所示:折旧期限缩短为6年,则节约资金114 972-105 633=9 339(元)。
2、折旧方法对现金流出量的影响
除折旧年限影响外,采用不同折旧方法对现金流出量也有影响。不同折旧方法的选用,从固定资产全部使用期间来看,折旧总额不变,对企业的净收益总额并无影响。但从各个具体年份来看,由于采用加速的折旧法,使应计折旧额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摊提较多而后期摊提较少,必然使企业净利前期相对较少而后期较多。这样就延缓了所得税交纳时间,整体现金流出总量便得到了减少。故折旧方法中加速折旧法其纳税额的现金流量最少。
由于不同产业领域的企业遵循不同的税法折旧政策,这就为由不同产业领域的成员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提供了延缓或降低纳税现金流出量的自由空间或契机。但在税法折旧政策的利用上,决不能为了追求眼前的纳税现金流出最小,而危及长远利益,因为前者决非是企业集团管理目标之根本所在。
三、企业集团内部折旧政策
在技术革命不断进步、竞争风险日趋激烈的当今经济社会,一个企业集团能否拥有先进的、高科技含量的固定资产,直接就意味着是否占据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同时企业集团还必须明确的是,即使是当前市场上最先进的设备,一旦投资形成,便意味着该设备的技术性能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始终停滞于当前水平上,在技术革命不断进步的冲击下,其原有的技术领先优势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衰减,甚至沦为劣势地位。为此,要求企业集团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可创新观念,不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更新技术性能,以持续技术领先优势推动强劲的市场竞争优势。因而,关注技术进步,鼓励并融通财力支持成员企业加速机器设备等经营性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是企业集团制定内部折旧政策必须考虑的一个首要因素。
翻阅各国折旧政策可以看出,工业发达国家普遍推行设备加速折旧灵活政策,这使得企业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和收益高峰期内加快回收设备投资,有利于企业通过折旧摊提增强自身设备更新能力。故企业集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计内部加速折旧政策。具体做法是:
1、总部首先在集团的范围内,对各成员企业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技术水平、质量性能、利用程度、配套状况等进行全面的统计调查,以对固定资产的整体状况有一个清晰的掌握。
2、在统计调查的基础上,依托战略发展结构与培育核心能力的目的,对所需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与结构进行目标规划。
3、针对不同的目标固定资产,依据对集团整体战略发展结构与核心能力培育的重要程度,将经营性固定资产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结合对设备技术更新速度的要求,并依托财务资源的承受能力,按不同类别固定资产确定不同加速折旧率。
4、纳税时,各成员企业首先按照税法折旧口径,计算各自的实际应纳应税所得额和实际应纳所得税,然后对所拥有的相关类别的固定资产,按照各自适用的内部折旧比率,计算内部折旧成本,并依此计算内部应税所得额与内部应纳所得税。并将两种计算结果与依据报送管理总部。
5、对于统一纳税的企业集团,管理总部按照税法折旧政策口径,在核定各成员企业的实际应税所得额和实际应纳所得税的基础上,调整汇交税务机关;然后依据内部折旧政策,对各成员企业计算的内部应税所得额和内部应纳所得税进行审核确认。实际应纳所得税与内部应纳所得税两者之间的差额,在总部与成员企业之间进行结转。对于独立纳税的成员企业,管理总部在成员企业实际完税后,根据完税凭证,分别按照税法折旧政策口径与内部折旧政策口径,对成员企业所计算的实际应税所得额与实际应纳所得税、内部应税所得额与内部应纳所得税进行复核确认,然后对确认后的实际应纳所得税与内部应纳所得税的差额,在总部与成员企业之间进行对冲结转。
6、管理总部应当不断拓展融资渠道与融资能力,强化财务资源优势,协调处理好各成员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借助集团财务公司或内部银行,统筹资金的调剂配置,保障内部折旧政策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经济大潮中,企业集团要想立于优势之地,就必须充分了解认识“会计折旧、税法折旧、集团内部折旧政策”的特点,针对集团内不同目标固定资产,执行不同的“集团内部折旧政策”,并通过固定资产在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调拨、重新配置等策略,达到提高企业集团整体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㈠演何雍泽.对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的认识(J).财会月刊,2002,(2).
㈡演陈书凯.谈财务会计和所得税会计对固定资产处理的异同(J).财会月刊,2001,(14).
㈢演屈延凯.调整设备折旧政策,提高企业竞争力(J).现代租赁,200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87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