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实验教学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阿不力米提
一、高校会计实验教学的作用
(一)创新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其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顺应这一教育理念,会计教学必须加强实验教学。会计实验教学作为高校会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维会计实验教学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枯燥教学模式,学生变成了实验教学的主体,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样能引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同时,会计实验教学突破了教材固定的模式,改进了操作不完善的实验项目和方法,大胆尝试探索新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帮助学生实现职业规划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毕业后立志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而言,不仅要具备较深厚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满足招聘单位“毕业能上岗,上岗能称职”的用人标准,同时为了避免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的发生,会计教育应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加强会计实验教学,提高学生会计实务操作能力,使其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胜任会计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卫怍者。
二、高校会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实验教学教材要使会计实验教学获得良好效果,首先应该有一本好教材,与当前会计准侧相匹配的实用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尽管教材市场上会计专业理论教材很多,但会计实验教材却相当少,很难找到比较系统、完整的实验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内容简单、跟不上会计实务发展需要的状况,不能及时补充新内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往往也比较单一,一般都是工业企业的日常基本经济业务,对于现实经济实践中新发生的业务不能及时充实到实验教材中。这就使得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教学也仅停留于“报账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上,要求和层次只停留于能够正确的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正确计算成本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因此,实验教学的结果也只是使学生掌握了会计核算职能,而对于如何发挥会计控制职能基本上没有得到锻炼。
(二)缺少一体化的实验环境早期的实务操作通常是与某些企业单位联系,在完成了基础课程学习后,作为生产实践组织学生到这些单位了解和观摩会计实际操作流程。显然,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学生从课堂到实践不连贯,使其作用大打折扣;从效果来看,因企业不可能提供一个仿真场景,让学生直接参与对经济业务的处理分析,也不可能顺序地、真实地再现财务整个账套的制作过程,只能简单地介绍几大流程的操作;而作为学生,因未能置身于其中参与操作,难于达到期望的效果。
(三)偏重手工实验,忽视计算机实验知识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而信息技术为及时报告财务信息提供了手段。因此,会计信息化是会计操作手段的发展方向。目前,大多数企业已全部或部分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成为会计人员的“左右臂”,缺一不可。在会计实验教学中,还有许多学校停留在手工实验阶段,应用计算机实验的机会较少,学生工作后,仍然要经过长时间的适应期才能胜任一定的会计工作。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并非都是物质方面的,更多的是人们的意识和观念问题。
(四)会计实验课时占比小,考核方式不科学我国高等学校在实验教学方面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弱,这种状况严重束缚了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实验课时占总学时的比重偏少,也是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考核方式不科学,没有一套规范的考核模式,多为实验教师定性考核。由于会计实验成绩没有记入总学分,少数学生存在敷衍现象,客观上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以及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五)侧重会计技能训练,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法》规定:“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但在会计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内容中几乎没有涉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六)缺乏高素质的教师会计实验教学是专业性、操作性都十分强的一项复杂工作。这就要求会计实验教师既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还要有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只有教师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培养能力强的学生。而现在大多数学校的会计教师因条件限制只抓理论学习,且实验教师还要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知识、经济管理综合知识,这就使得各学校实验教师缺乏。
三、高校会计实验教学的优化
(一)加强教材建设,丰富实验教材内容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在会计实验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的基础和条件。实验教材是否完整、是否系统、是否新颖直接体现了实验的质量和效果会计专业教师应加强会计实验教材的研究、建设,促进教材的共享,并根据企业会计实务的发展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二)修订教学计划,增加实验课程比重当前我国教育界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强调学生社会适应性和专业适应性的培养,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正在组织实施的《高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其中有―个指导思想,就是要加强人文社科专业的实验教学。而另一方面,就课程性质而言,会计信息系统本身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学科。因此,必须大力拓展会计信息系统实验课程,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分层次、由浅深地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通常是从会计理论到会计实践,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然后用例子来论证,教师讲课时再辅之以练习等方法传递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实务的处理。而且在讲课中,教师举例和练习常常采用简化形式,严重脱离实际,导致学生对会计只有一些很抽象的理性认识,缺乏完整、准确的感性认识。而会计实验教学是从会计实践到会计理论,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突破,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对具体业务的实际操作、处理来促进学习,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其最突出的优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这种教学方式是从归纳和操作的角度,而不是演绎的角度开展对某一业务的学习。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综合、系统、全面的操作训练,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对整个会计循环工作有一个总括的认识。
(三)建立多功能的会计实验室根据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结合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按照“先进性、系统化”的原则,设置财会模拟实验室和现代管理实验室,配备一系列专业水准的软件系统和信息资源,为会计实验教学提供一个平台。具体包括:
(1)实验环境仿真化。实验室内的布置按相应职能岗位划分,由六个岗位组成一个小组,包含出纳、制单、审核、记账、成本核算及主管等。流程式的实验使学生各司其职,又互有紧密的联系,象征性地代表了一个财务组,学生实验时可轮流地模仿每个角色,产生一种置身于实境的感觉。在实验中既学到业务知识,又训练相互协作的能力,更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道具逼真化。在各个不同岗位上,按职责范围分别配置一套完整的会计道具。从算盘、练功钞、借支单、支付证明单据、记账凭证、转账凭证单据到分类账和总账的账簿、各类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图以及全套会计科目章,使学生直接接触实物,亲自实验。从而获得履行职责的感受。
(3)教学手段先进化。有些具体实验,如填写凭证的要求,账账核对的流程,账簿的装订等,还有会计软件的演示,都是在课堂上不容易讲清楚的。可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并在讲台上设立配套的教师专用微机等声像设备,使学生可参照教师的演示及笔记自己进行实验,达到直观、准确的效果。实验室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平台,以专业计算机软件为载体,以科学组织的案例、数据、图表和知识系统为实验教学材料,构造一系列完成特定实验项目的实验教学系统。
(四)科学布局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课时比例,改革考核方式目前各高校会计实验教学课时偏少,应将会计实验课纳入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并列为必修课,明确相应的学分,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考核方式上,可采取笔试与当堂实验结合起来,考试的成绩应是平时实验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结果。
(五)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长期以来,会计信息失真已令社会各界对我国会计教育能否培养出合格人才产生信任危机,因此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必须改变忽视职业道德教育的做法,通过会计实验教学方式,引入涉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案例,在本专科学生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从源头做起,为我国会计行业培养出“德艺双馨”的后备人才队伍。
(六)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教师是实验教学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是编写实验教材、进行实验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安排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或生产一线实践,了解企业各项业务流程,获得第一手材料和实践经验,改变实践不足的问题,提高会计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实践活动,并随着会计实务工作的发展而不断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才能将会计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编写出高质量的实验教材,进行形象、生动的实验教学,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秀芳:《会计实验教学中的弊端及改进》,《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第6期。
[2]张精一:《建立会计实验室,加速会计教学改革》,《连云港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编辑熊年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5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