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简述海德格尔真理观及其对传统真理观念的超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认识的目的就是要求达到真理,因此解决什么是真理和怎样或能否获得真理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下也就是认识论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这是认识论的意义上的真理,也是传统意义上口径最为一致的真理意义,但是从古希腊到后现代哲学,真理以不同的理解方式出现在各名哲大家的面前,本文旨在以海德格尔对传统真理观的超越,浅显地揭示出真理这人类梦寐以求不懈追求的目标,是在人类如滚滚洪流一般的哲学史上是如何奔腾不息的。
  [关键词]真理 去蔽 超越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8)12-0181-03
  
  一、海德格尔真理观内容简介
  
  海德格尔指出。传统的真理观是“符合”说。在《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用三个命题刻画了传统真理观:“1.真理的‘处所’(Derort)是命题(判断)。2.真理的本质在于判断同它的对象相‘符合’(ubereinstimmung)。3.亚里士多德这位逻辑之父既把判断认作真理的源始处所,又率先把真理定义为‘符合’。”海德格尔认为,“符合”说真理观的开始者是亚里士多德。自亚氏开始,经过托马斯・阿奎那,一直到康德等,历经2000多年,成为西方哲学中的传统真理观。然而,这种真理观并不符合古希腊哲学中真理的原始意义,它背离了前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哲学的真理观传统。他认为古希腊哲学中,真理的原始意义不过是揭示存在者,即“把在晦蔽状态的存在者取出来而让人在其无蔽状态(揭示状态)中来看”。真理意味着“事情本身”、意味着“自身显现的东西”。这里说的“事物本身”、“自身显现的东西”,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人在与之打交道之际向人呈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此在寓于其中的那个世界内的存在者。这里,海德格尔以他特有的方式把真理解释成了此在的存在与存在者的显现。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绕过2000多年来西方哲学中传统的“符合”说真理观,回复到古希腊哲学中真理的原始意义,继承和发扬前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哲学的真理观传统。海德格尔认为真理与“存在”有关,他说:“存在必然与真理为伍,而真理又必然同存在为伍”。因此海德格尔不是在传统的认识论意义上研究真理,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传统认识论上真理的可能性的根据和条件。换句话说,他要探讨真理的源泉。他以人的存在状况为出发点,把真理问题作为存在问题来研究。海德格尔认为,真理不是认识论和判断理论上的课题,而属于基础存在论范围内的问题。在他看来,真理同存在密切联系,是源始地与存在为伍的。可见,海德格尔是从存在论的高度来研究真理问题。
  海德格尔的真理观有着明显的早晚期运思转向。在其早期思想中,海德格尔主要从“此在”着眼来考虑存在问题,通过对此在的生存状态的分析来追问真理,在“除蔽”的意义上定义真理。他把真理规定为此在的一种存在方式,并认为真理存在于此在的展开状态中,此在是真理的基础,如他说“唯当此在在,真理才在”,“真理的存在源始地同此在相联系”,“真理原本就不具有‘判断’的性质”。就是认为真理不是认识论或判断理论意义上的。而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他还认为真理是此在一种本真状态,只要此在本真展开着,此在就已经在真理中了,“只要此在作为展开的此在开展着、揭示着,那么,它本质上就是‘真’的”。“唯当此在存在,牛顿定律、矛盾律才在,无论什么真理才在。此在根本不在之前,任何真理都不曾在,此在根本不在之后。任何真理都将不在,因为那时真理就不能作为开展状态或揭示状态来在。”同时,在海德格尔那里,此在也可以不在真中,“此在的存在建构包含有沉沦”,“此在的实际状态中包含有封闭和遮蔽”。因此,“就其完整的生存论存在论意义来说,此在在真理中这样一个命题同样源始地也是说:此在不在真中”因此也就是说,此在不仅揭示事物,同时也遮蔽、伪装事物,并使一度被揭示的东西又沉入隐蔽性之中。同时,他还认为没有永恒真理的存在,他说道:“除非成功地证明了此在曾永生永世存在并将永生永世存在,否则就不能充分证明有永恒真理。只要这一证明尚付阙如,有永恒真理这一原则就仍然是一种空幻的主张,得不到足够的合法性来使哲学家们共同信仰它”。总体来说,前期他主要是强调真理与此在的密切联系,认为事物在其被揭示中显现其自身,真理的本质是“去蔽”,“只有通过此在的展开状态才能达到最源始的真理现象”。
  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事物或存在者的真理已较少被看作是此在的作为,更强调事物的自我生长、自我绽放和自我澄明。在早期著作《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提出真理的本质是“去蔽”,即aletheia。后来,他另辟蹊径,从语言、艺术、技术等领域去探询“存在之真理”,并在《真理的本质》一文中明确提出:“真理的本质乃是自由”,“自由乃是绽出的、解蔽着的让存在者存在”。自由的真理具有各种可能性,有隐蔽的可能性,也有遮蔽的可能性,真理就是除蔽与遮蔽的张力所敞开的场所。海德格尔对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探讨是基于存在者的“让……存在”,即存在者成其所是来展开其思想之路。而存在者的成其所是,是由人的此在展开状态来揭示。而存在者的展开状态既是存在者处于无蔽状态,同时又处于遮蔽状态。前者为真理,后者为非真理。无蔽状态(真理)与遮蔽状态(非真理)都属于此在的存在论特征。人的此在处于无蔽状态即是自由,人的此在的遮蔽状态即是非自由,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的本质是自由,自由的本质就是真理。人的此在只有从其自身中绽开出来处于无蔽状态,人才能成其为人的自由本质。因此,从此在的生存状态来看,只有人处于无蔽状态,人才能领会自身并领会其他的存在者。真理由单纯的去蔽转变为遮蔽着的无蔽。真理只有在澄明中才是可能的。真理是存在澄明。“澄明”原意为“林中空地”,是存在之无蔽。“林中空地”所具有的空场性(敞开)才使光线照射进来,因此,澄明首先意味着存在自身的遮蔽与解蔽的对抗。只有存在的无蔽中才能使存在者入于这一空场而获得澄明。因此,存在者是在一种被抛状态中到达这一林中空地,即入于敞开性中。而不是存在者获得澄明而使存在澄明。存在的澄明才使存在者以各自方式,展开于这一“林中空地”。真理不是一种纯然现存的状态,而是在澄明与双重遮蔽中的对抗中不断发生的。在存在的敞开领域,存在者既是以遮蔽方式不断的呼唤着一种去蔽,同时,在去蔽的同时又不断的使存在者退隐自身而被遮蔽。因此,“真理之为真理,现身于澄明与双重遮蔽的对立中。”
  我们把后期海德格尔思想总结一下就可以看到,他在追问真理问题时不再从对此在的生存结构的分析出发,而从存在本身出发,认为存在本身就是真理。真理是存在的真理。“真理的本质乃是自由”和“真理的本质是本质的真理”,其理由单纯的去蔽转变为遮蔽着的无蔽。真理只有在澄明中才是可能的。只有在遮蔽和无蔽的争执中才能出现一个澄明之境,只有在这个澄明之境中,存在者才能自行隐逸。只有 在争执中存在者才能被带入这个澄明之境。澄明之境亦即自由之境,真理的本质是自由。海德格尔认为通达真理的道路在作品中,但只有艺术作品才能通往真理。真理显现于作品中,作品是存在者的真理住所。艺术创作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艺术的本质是创造真理。真理在存在中创造它自身,在作品中确立它自身。真理发生的方式之一就是作品的作品存在。
  
  二、海德格尔对传统真理观的超越
  
  第一、就哲学基础来看,海德格尔把真理问题纳入基础存在论范围内,实现了对传统认识论真理观的超越。
  在传统形而上学,尤其是近代哲学中,真理被定位于认识论问题,而且一直是认识论的核心问题。
  海德格尔不是在传统的认识论意义上研究真理,而是更深入的探讨传统认识论上真理的可能性的根据和条件,追究真理的源泉所在。他把真理问题作为存在问题来研究,从存在本体论范畴对真理的含义进行重新阐释。在他看来,真理不是认识论和判断理论上的课题,而是属于基础存在论范围内的问题。真理是源始的与“存在”问题相关联。如他曾经硕果“存在必然与真理为伍,而真理又必然同存在为伍。”海德格尔从存在论高度来研究真理问题,无论前期从此在出发思真理,抑或是后期从真理出发思存在。存在的真理,真理的存在,二而合一,追问存在与追问真理是他哲学的双重任务。“存在――真理”始终是他思考的核心所在,深深的凝聚着海德格尔与存在主义真理观的全部精髓,以及对传统认知真理观狭隘界限的突破。
  第二、就真理定义而言,海德格尔把真理解读为一种去蔽和无蔽状态,实现了对传统真理符合论的超越。
  传统真理观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真理符合论。所谓符合论即把真理看作是思想与外部世界或事实的符合一致。真理的本质就是符合,这是传统真理观的核心。
  海德格尔超越传统符合论真理观,把真理问题作为存在问题来研究,认为真理与存在是源始联系在一起的。真理就是进行揭示的和被揭示的状态。这就是把存在者从晦敝状态中取出来让人看,真理就是一种去蔽和无蔽状态。
  第三、从认识方式来讲,海德格尔继承胡塞尔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使之与存在论相结合,面向真理本身研究真理问题,实现了对传统形而上学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的超越。
  传统真理观是建构在形而上学以主客二分为特征的认识论思维模式之上的。它以主客体分离为基础。真理是主客体的符合一致。
  与此不同,现象学方法即“面向事情本身”是海德格尔建立其“有根”的本体论的基本方法。现代西方哲学认识模式的转变必然导致它的真理观的转变。我们必须用现象学的方法重新审视真理。存在与真理是源始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真理所意味的和事情自己显现着的东西是一样的东西。海德格尔继承胡塞尔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使之与存在论相结合,完全消除认识论的痕迹,使之成为存在论化的方法,面向真理本身研究真理问题,实现了对传统形而上学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的超越。
  第四、就关涉对象而言,海德格尔将真理诠释为此在的一种存在方式,“唯当此在在,真理才在”,实现了对传统认识论中与物相关涉的真理观的超越。
  在传统认识论中真理观始终是与物相关涉的。在传统的真理观中,无论是事实真理(物与知的符合)还是命题真理(知与物的符合)都与物紧密相关。
  但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源始的是与此在相关涉。海德格尔认为,追问真理与追问存在一样也必须以此在为切入点,在其前期哲学中,他把真理规定为此在的一种存在方式,并认为真理存在于此在的展开状态中,此在是真理的基础,如他说“唯当此在在。真理才在”,“真理的存在源始地同此在相联系;”“此在由其自身可以通达真理”等。此在的本真展开状态是关于“存在的真理”。“此在”在真理中。真理是此在一种本真状态。只要此在本真展开着,此在就已经在真理中了。此在又“在不真中”此在在不真中也是此在一种本真状态,所以唯有此在在,才有真理。
  第五、从通达真理的途径来考虑,海德格尔认为通达真理的道路在作品中,只有艺术作品才能通往真理,实现了对通过认识、理性达到实现真理的传统真理观的超越。
  在传统认识论中始终坚持只有通过认识、知觉、理性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把握真理。
  与此迥然相异,海德格尔却“在对作品的关照中来追问真理问题”,认为通达真理的道路在作品中,只有艺术作品才能通往真理。首先,艺术作品是展示着存在者的存在,而作品之中产生存在者的真理。真理显现于作品中,作品是存在者的真理住所。其次,艺术创作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艺术的本质是创造真理。作品之成为作品,是真理生成和发生的一种方式。一切全然在于真理的本质中。真理在存在中创造它自身,在作品中确立它自身。真理发生的方式之一就是作品的作品存在。海德格尔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探究中真正通达了存在与真理,是对传统认识论真理观从本体论上的彻底超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423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