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基层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化解机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和社会冲突多发期。基于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诸如全方位的社会预警机制、科学的社会利益调节机制、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机制、有效的社会妥协机制以及社会疏导和心理认同机制等,对于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基层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化解;机制
  [作者简介]曾艳,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210046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8)05―0106―05
  
  当代中国正面临着市场化、工业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多重任务浓缩于同一时态的特殊情形,这一特殊情形决定了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原有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深刻地改变着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原来相对稳定的、单一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经过一系列的分化、组合和震荡之后,呈现出差异性、多样性、失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这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的局面下,基层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不断显现,尤其是由于经济利益矛盾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对抗程度增强、处置难度加大,由基层经济利益矛盾引发的社会冲突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和健全基层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化解机制是和谐社会建立的重要保证。本文认为,这些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全方位的社会预警机制、完善科学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创新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机制、构建有效的社会妥协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心理疏导与心理认同机制。
  
  一、建立全方位的社会预警机制
  
  所谓社会预警就是预先警告社会,指出这个社会有可能发生什么问题或者什么时候发生问题,它所考察的多是负向指标,主要进行中长期预测。当各种现实或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其“累积效应”的总量等于或大于社会有序组织可能承受的临界值时,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即会发生社会冲突,产生危害社会的后果。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表明,在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处于5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是人口、资源、环境、公共卫生、效率、公平等社会矛盾的制约最为严重的时期,亦即“非稳定状态”频发阶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确预测基层社会矛盾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预防和化解有可能产生的对抗性的社会冲突。
  (一)健全基层矛盾和社会冲突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准确、成功的预警建立在大量的数据、信息和资料基础上,因此,必须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各种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的信息,并及时地处理这些信息,使政府部门能够识别出矛盾的最初状态,准确地估计和衡量矛盾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当前迫切需要建立基层社会矛盾发生、处置的相关数据库,建立动态的基层社会矛盾监控系统,分析以往基层社会矛盾发生的原因、频率、发展趋势,尤其要对有可能直接威胁整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信息优先处理,科学预测,力求在基层社会矛盾处于潜伏时期,及时察觉并予以恰当处置,努力掌握基层社会矛盾处置的主动权。
  (二)建立和完善基层社会矛盾监控和释放机制。预警机制能否产生效力,取决于能否对基层社会矛盾进行科学监测并建立有效的释放机制。所谓释放矛盾,就是给社会成员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发泄不满的场所,形成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层级网络系统,从制度上保证有一个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通道,即“矛盾释放口”。据有关资料介绍,北京市怀柔区为切实监控和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效地建立起以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为龙头、镇乡街道调处中心为主体、村级调处站为基础,向下一直延伸至农村、社区调解工作小组和调解信息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共同参与,上下联动”的五级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的一万多名工作人员活跃在全区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成为监控和化解社会矛盾的生力军。区矛盾调处中心成立以来,由于信息灵、行动快、调处得当,避免了近50批进京集体上访、40多个村因土地和修路问题引发的集体上访的发生,基本做到了小纠纷不出村(社区),一般矛盾不出镇乡街道,大矛盾不出区。据统计,2006年以来,全区信访总量、集体访总量、进京集体访总量三项指标同比分别下降了23%、44%、82%,未发生到中央及重点地区的集体上访。与此相对应,基层单位受理群众诉求的总量却明显上升,镇乡街道和办事处调处中心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742件,8743人次,同比上升了一倍;全区各调解工作站和调解工作小组、调解信息员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711件、9460人次。这一降一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反映出怀柔区立足基层的五级社会矛盾监控和调处网络正在产生良性互动的效应。
  (三)发挥舆情预警的作用。在构建社会预警机制方面,舆情的预警作用日益显得重要。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围绕某些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简言之,舆情就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舆情在本质上始终贯穿了民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不断变动的相互利益关系,围绕着各种利益,在舆情的主客体之间不断地进行社会政治态度的互动。如果社会政治态度不和谐,就容易引起社会冲突,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的推进,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涉及一些利益格局调整所产生的矛盾、冲突、摩擦也会增加,在社会各阶层内极易产生诸如焦虑、不满等消极心理状态,如果这些情绪不能及时得以释放,一旦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就很容易聚集成危及社会秩序的巨大能量,造成社会动乱。因此,重视舆情研究,时刻关注社情民意的发展趋势,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要开展舆情预测,充分发挥舆情预警作用,构筑起更强大的舆情信息和预警网络,将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和最基层群众当中去,对民众满意度、信心指数、价值观变化、行为取向进行监测和研究,并根据舆情产生和变化的机制,进一步加强“减压阀”、“管道”和舆情信息反馈作用,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尽量将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完善科学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社会和谐核心问题在于人们利益关系的和谐,人们对物质、精神和生活条件的直接需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利益反映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这种关系是利益的社会本质。改革开放不仅使利益主体多元化,而且使利益分化加深。利益的分化是当前社会进步与发展所必需的。马克思曾讲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的分化唤醒和强化了人们的利益意识,利益的差别所形成的利益驱动 卫生投资明显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公共投资利益的公平分享。因此,应当完善公共投资主体的准入、公共投资行为规范、公共投资实施行为规则、公共投资监督以及公共投资分享的法律制度,实现公共投资的区域平衡、产业平衡和领域平衡,从而保障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不同领域尤其是落后地区和农村,都能够合理分享到的公共投资利益。
  (四)建立和完善劳动就业利益的公平分享机制。目前,劳动就业利益分享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就业方面,存在着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就业歧视、对劳动力流动进行不合理的限制等现象;二是在劳动报酬方面,存在不合理的差距、劳动报酬不能反映劳动价值以及拖欠工资等现象;三是在失业救济方面,存在着就业促进制度缺失、下岗职工生活和再就业难以保障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合理的劳动就业利益公平分享的制度在我国显得尤其迫切。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反就业歧视以及就业培训等就业促进制度,为更多的人员创造就业机会;要确定劳动报酬差距的合理性标准体系,规范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防止一些部门、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和国家权利为本部门谋私利。同时,完善劳动保护执法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劳动保障条件作为市场准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四、构建有效的社会妥协机制
  
  妥协作为一种复杂的政治现象,对它的价值判断容易引起分歧和争论。妥协往往是对既定立场、主张的某种“退让”,因此,人们在评价妥协时容易被贴上否定性价值判断的标签,导致现今我国社会妥协机制的缺失。客观地说,我们不能否定背叛性妥协的消极作用,但同样不能否定的是,并非所有妥协都是背叛性妥协,恰恰相反,妥协在一定条件下,对淡化社会冲突和解决社会冲突,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妥协作为一种调节机制。是化解基层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杠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下岗工人不断增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造成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等等,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更加显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贫困阶层和富裕阶层的利益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当社会弱势利益群体的利益需求无法通过一个合法、有效的途径来实现,偶然的事件就有可能引发阿尔蒙德所述的非正规利益集团的骚乱,甚至引起社会的政治动乱。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用妥协的方式,即矛盾双方互谅互让,通过各自在利益上的让步,来达到双方虽不完全满意但至少能够接受的方案。这是因为,按照矛盾的观点,任何矛盾的双方都不是绝对对立的,都有其统一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绝对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相比较而言的,无论是富裕的一方还是贫困的一方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的,谁也离不开谁,而且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同利益主体,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阶层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的矛盾,完全可以采用妥协的方式来沟通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其表现为利益冲突的双方就各自的利益定义和利益定位,依据共同认可的规则,在经济利益层面上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谈判”,以避免任何一方全赢或全输的零和博弈。这种“谈判”实质上就是妥协的过程,而这种妥协的过程就是达成利益契约的过程。只有通过这种妥协,才能达到各种权利包括经济利益的平衡。
  (二)妥协是防止社会冲突、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谐社会要以和谐社会利益群体关系为基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系带构建了社会相互衔接的“社会链”,如果有一部分利益群体拒绝妥协合作,仅以自身利益处理冲突,那么“社会链”就会出现断裂甚至瘫痪。正如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指出:“如果对立各方认为不妥协地维护势不两立的立场,比维护他们同在社会更为重要,这个社会必然会毁灭。”这种“一损俱损”的利益威胁,就要求在社会中培养妥协意识,增加沟通,避免“囚徒困境”现象。在我国贫富差距悬殊越来越大的今天,迫切需要一部分利益既得者让渡一部分利益来缓和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构筑起“多赢和谐”的社会利益关系。
  (三)妥协是民主政治条件下化解社会冲突的手段。民主政治承认并尊重人们的利益诉求,因而民主政治下冲突的频率必然大大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排斥妥协的政治文化必然导致民主政治的动荡、低效甚至灭亡。从一定意义上说,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协商、利益多元和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必然是妥协政治。正是因为有了政治妥协意识,才能使冲突的频率和激烈程度大大降低。否则,大量冲突和极端化的斗争足以摧毁一个国家。
  (四)妥协是推动社会成功转型的保障。妥协保障了社会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平衡性,不致大起大落影响经济的发展。妥协作为一种理性选择,是社会转型、保持社会平稳发展的“镇静剂”。另一方面,妥协寻求的“多赢”和“共存”,有利于构建社会信任机制。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培养利益群体的妥协意识,是社会转型的有力保障。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让步和妥协应该成为解决矛盾和冲突的一种常规方式和手段。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达成利益冲突各方的妥协就是一个平等参与社会规则的制定、服从自己参与制定的社会规则、承认社会规则运行合法性权威性的过程。
  
  五、建立和完善社会心理疏导与认同机制
  
  利益关系的调整与重构,带来了社会成员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和心理的不平衡,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不利的影响。但如果疏导得好,人们矛盾、失衡的心态就能在积极健康的轨道上得到缓解,并促进人们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成为深化改革、促进开放、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精神动力。目前,由于很多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公众心理容易失衡。而传统的矛盾疏导机制正在解体,新的疏导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公众的某些不健康心理为滋生、孕育、激化“反社会”暴力行为提供了土壤。切实防范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冲突,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重视公众的心理健康及心理疏导,将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到应有的位置。在美国,平均每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接受心理咨询的经历。美国每百万人口中有550个心理学家。而我国每百万人口中只有2.4个心理工作者。为此。要建立以专门的心理卫生机构为龙头,由综合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学校及其他社会组织开设的心理治疗机构和咨询中心等组成的心理卫生整体网络。增强社会认知,消除社会偏见,使人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遇到心理问题时采取适当的调节治疗方式。防范社会冲突的另一有效途径就是强化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和社会认同。这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的“软性”手段。心理认同和社会认同,可以使地位彼此不同的社会成员相互接近,产生信任,增强社会团结,减少社会摩擦和冲突。强化社会成员间的心理认同和社会认同,就是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倡导社会公平、社会互助和社会和谐,建立合作型的人际关系,缓解和消除公众之间因利益纠纷、矛盾和隔阂引起的离散和不稳定现象,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执政党要充分利用自身宣传教育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加大在利益关系方面的宣传教育,针对各阶层的不同思想、行为,采取宣传、说明、激励等方式,疏通思想,理顺情绪,协调矛盾,为利益关系的调整提供舆论支持。为此要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广播、报刊、影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应有的社会宣传功能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客观、及时、正确地报道和评论社会现实。同时,正确引导社会各阶层理智地对待理想和现实、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引导民众一分为二地看待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既要看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看到现实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利条件,努力调整人们对深化改革的心理预期,从而提高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达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政策在思想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积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并且还要建立有效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特别是要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精神慰藉和心理帮助,在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应及时采用应急措施稳定社会秩序、对受害人提供直接救助,强化对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处置效率,并在事后启动社会心理干预及回访工作,确保社会矛盾调节的长期功效。
  
  责任编辑 周志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583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