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汉代社会发展中的音乐文化转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汉代继承了前代的音乐文化遗产,结合自身的全新音乐理念,创设了汉代宫廷音乐的新体系。汉代音乐类型是形态各异且丰富多样的,鼓吹乐得以兴起,丝竹乐得到盛行,音响结构与社会音乐生活也得到转型。汉代音乐的发展,既符合艺术的发展规律,又顺应了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潮流,同时满足了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审美需求,从而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关键词:汉代音乐文化;音乐功能;音乐形式;音响结构;音乐生活
  一、音乐功能的转型
  汉代的舞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渐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更多的融入到世俗之中,也是从祀神转到了娱人,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音乐服务的对象产生了变化,使得统治者在内部设置的专门机构以及编配的人员上,都有了变化。
  在音乐方面,汉代继承了前代的音乐文化遗产,结合自身的全新音乐理念,创设了汉代宫廷音乐的新体系。楚声是汉代音乐诸多流派中较为强劲的一支,汉高祖常以楚声做歌舞抒发情怀,属下诸多将领也多乐楚声。在汉代,统治阶级第一次设立了乐府音乐机构,机构主要任务是负责整理和加工搜集来的各地民歌,把民间音乐艺术精华集中归纳,之后再进行传播。与此同时,还注重于外界进行艺术交流,使其音乐艺术的形式与内容都更加丰富,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汉代音乐艺术转型的必然。
  二、音乐形式的转型
  汉代新的音乐形态和音乐观念的确立是从丝竹乐的盛行与鼓吹乐的兴起开始的。早在先秦时期,音乐规模就已经十分庞大,曲调简单,节奏缓慢是曲调的特点,当时的演奏乐器多采用以钟、磬的金石之器。而丝竹乐却有着优美明亮,乐器可由演奏者随身携带,可随意改变演奏场所,不受空间的限制等特点,这无疑为丝竹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丝竹乐器逐渐占领统治地位,从而取代了金石乐器。从当今遗留下来的古迹来看,我们发现在汉画像石中,丝竹乐队使用的增多和对金石乐器描写的减少的现象,这样的变化足以证明丝竹乐的地位,但先秦时期的礼乐重器并没有完全被废弃,而是合理地减少编排使用。这一音乐形式的转型符合了艺术的发展规律,顺应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潮流和人们的音乐需要。
  汉代的音乐类型是形态各异且丰富多样的,常用乐器有吹管类:排箫、角、笙、埙、笳,弹弦类:筑、琴、瑟、筝.敲击类:节、鼓、铙、裨鼓等。根据不同的用途,乐器组合和乐队编制自由灵活。汉代的既有威武雄壮的鼓吹乐、军乐,又有明快悠扬的丝竹乐,更有唱、乐、舞相结合的相和歌乐;既有大型的综合乐.又有小型的室内乐;演出场地可以在豪屋帷幔、亭台楼阁,也可以在黎民百姓的民间广场、庭院堂所;演奏的乐器可多可少,乐队可大可小。
  三、音响结构的转型
  随着人们审美情趣不断的演进,音乐听觉能力不断地扩展和提高,汉代音乐新体系的建立,使得吹管乐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汉代的人们所追求的音响效果已完全不同于其他朝代,汉代是为符合更丰富、更复杂的精神境界和听觉需求,从而在音乐的发展上选择了弹弦和吹管类的音乐,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丝竹乐器制作简单、轻便易携、编配灵活,能够较强地适应民间小型乐队的演奏特点;其次,丝弦类乐器音响较弱,两类乐器的音色融合性较差,音响效果不均衡.若要达到演出时所追求的平衡效果,就必须增加丝弦乐器的数量或采取其他办法。第三,丝竹类乐器灵敏度高,音色委婉,表现力强,大大丰富了乐器的音乐表现力,同时也促进了歌、乐、舞三者的分离与发展,由此逐渐取代了金石乐器的统治地位。
  汉代的音乐形式较为规范,乐队结构雅俗兼容、多元并存,能够很好的表现活泼流畅的旋律性音调,使音乐的听觉美感大大增强。汉代音乐中音响结构的转变,既符合艺术的发展规律,又顺应了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潮流,同时满足了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审美需求,从而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四、社会音乐生活的转型
  随着“礼乐制”的最终瓦解,“雅乐”朝着大众的、多元化的音乐形式过渡,不在受到严格的等级制度和陈腐的礼仪观念的约束。与此同时,“俗乐”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优美的旋律,受到统治阶级和社会各阶层的喜爱。大规模的文艺活动在汉代推广开来,诸多活动在广场或者是殿前举行,这种大型的群众性音乐表演活动,是统治者推行“与民同乐”的政策带来的,通常情况下,观众多达至千人,这样的音乐活动反映出汉代的音乐生活已经从宫廷朝着大众娱乐方向转变。
  首先是礼仪音乐方面,在汉代鼓吹乐得到兴起,它被统治阶级作为礼仪音乐所用,主要用于马上的仪仗和步行的仪仗,以及出行等活动,这种礼仪音乐活动,已经成为较为常见的社会活动。有时也被当作一种奖励或者赏赐,还有时用于丧葬仪式。
  其次是宴乐音乐方面,汉代的武帝建立了乐府,随之变兴盛起来,宫廷中和将相家族的私人住宅中,宴乐活动时有安排,成为社会重要的音乐生活形式。
  三是纯器乐和歌舞欣赏方面,“诗、乐、舞”从汉代开始逐渐分离,随后出现了纯音乐和歌舞的独立,“乐舞百戏”诞生了。汉代乐舞的盛行,宫廷内外大行奢侈之风,歌舞活动的规模和程度都超过了往昔。
  第四是大型廣场演出,这种形式成为一种新兴的民间文化活动,全方位多视角的展现了汉代乐舞的百戏艺术,较为全面的反映出汉代音乐文化的多元化与繁荣发展的面貌。
  五、结语
  汉代处于封建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在音乐发展过程中,音乐文化艺术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与偏爱,因此为汉代音乐文化的转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从现有的汉画像和音乐文物、以及相关史料典籍中,无论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乐器和乐队的编配组合,都可以找到汉代音乐文化繁荣的盛况。它不仅展示出汉代音乐文化的风貌品格和形式特征,而且为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建志,吴金宝,冯振琦.汉代音乐文化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2.
  [2] 李荣有.汉画像的音乐学研究[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2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