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泛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运用交际教学法理论,在分析泛读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泛读课的目的在于对整个语篇的理解。在分析文章过程中,通过交际教学法能有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中心,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作者及文章主旨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泛读教学;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引言
  交际法是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和韩礼德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交际学派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教学的内容包括语言结构,还包括表达各种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语句。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主张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和使用外语。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提出。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包括能否造出合乎语法句子的语言能力,还包括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他首次提出包含语言能力和运用两个方面的交际能力。韩礼德的功能语言理论认为,语言的主要功能有七个:工具、互动、人际、启发、想象和表达。
  交际法自问世来,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外语教学的目标。其优点有二:一是重视学生实际需要;二是重视交际能力培养。交际法在很大程度上以通用外语教学为主,培养人们获得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外语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在交际法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单是操练活动的主动者,还是构成影响所操练的话语功能社会因素之一。因为在那个交际环境里,学生主观的意念、态度、情感、文化修养等都会影响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语言功能的发挥。所以教学过程的组织应以学生为主。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交流自己的意念、思想。
  目前对交际教学法的误解和存在问题如下:
  对交际教学法的误解:(1)交际教学只是教授口语。事实不是如此,口语只是显性的,事实上可在阅读教学中教授学生如何与作者进行交流;(2)所有的活动都等于口语的练习。理由同上;(3)交际教学是没有语法的教学。交际法的产生和运用不是语法教学的坟墓,而是语法教学的再生和发展.Harmer的introduce-practice-produce,首先介绍语言结构,然后在指导下进行操练,最后进行交流。Byrne提出3P模型即present,practice和produce。这里之所以没有用线条连起来是因为它们顺序是可以改变的,如初学者的学习过程可以是:present-practice-produce,中级或高级的学习者可以是:produce-present-practice。还有Dave Willis &Jane Willis的performance-rehearsal-report模型,第一步的performance可以是非正式的单独谈话,是低质量的,通过中间的演练达到最后一步report,这一步就是在公众场合的正式交流,是高质量的。
  二、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现状
  学生当中普遍存在重视精读课而忽视泛读课的情况。原因在于:(一)课型重视程度不一。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认为精读课是打好语言基础的必修课,是关键,因此出现重精读、轻泛读的现象;(二)学生对泛读课的重视不够,缺乏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对开设泛读课的目的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泛读课对语言学习的帮助和提高,把大量阅读练习作为负担,阅读兴趣随阅读量的增加而减弱,影响学习的主动性;(三)授课教师在泛读课方面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多是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不耐其烦地细致的讲解文章中的生词,扩充其上下义词汇,固定搭配用法。系统地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但理论多于实践,学生并没显著的提高阅读能力,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课堂气氛沉闷,使某些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采取消极态度应付上课。基于以上原因,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解,课后的阅读练习准确率不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甚微;(四)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不足,每个同学的基础不一,阅读能力差距大,但教师按统一的阅读标准和要求来要求每一名同学,势必造成程度较差的学生无法达到标准,更抵触阅读课的学习。
  三、交际教学法在泛读课中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进行英语交际
  语言的交际必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大学生好奇心强、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能培养学生运用目标语言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录音机、幻灯、录像机、多媒体等,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为他们提供了语言情景,使他们通过视听就能达到理解语言内容的目的。如在学习“A Brother’s Death”一课时,由于文章探讨作者的弟弟是名同性恋最后死于艾滋病,许多当时的美国家庭无法接受这样的一个悲痛现实。为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透彻地了解作者的真实感受,安排同学们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利用音频和幻灯片介绍社会背景知识,艾滋病知识,同性恋在美国的发展史等。让同学们观看一部以探讨艾滋病,同性恋为题材的著名影片《费城故事》,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图。
  (二)创设真实自然的生活情景,进行英语交际
  要在一定条件下创设适宜的语言环境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动作、语言和音乐进行情景教学。如学习“The Twelve Angry Man”一课时,让同学们在课前预习后用图片画出12名审判员,课堂上分组讨论,然后让同学们在贴在黑板上的12张图片下写出各自的特征和对于嫌疑犯小男孩的观点。之后邀请同学们分角色重现陪审员剑拔弩张的讨论场景。在情景再现过程中学生自觉地进行视听说练习,让他们体验各种不同人物角色的性格、情感、话语,再现文章中不同人物的形象。进而学生们系统的摸清文章的脉络和人物特点,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用意。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
  (三)通过文字载体创造学生与作者的深入交际与对话
  由于时间所限,学生泛读主要在课外。要摆脱过去单一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须在课堂上安排形式多样的阅读技能训练。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生动。因此,学生与作者的第一次交流应在课前预习中完成。在初次与作者的交流中学生肯定有许多疑问,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ABCD四组,每组同学对于其他组同学提出阅读中的疑问,由其他组同学给予回答。在一问一答中,学生们逐渐进入对于文章主题更深层次的交流。问答环节结束,要求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用英语复述所读文章的内容。对于那些故事情节强的文章可以在学生间进行故事接龙,在其间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并适时使用幽默的语言来加深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
  (四)带丰富肢体语言的朗读与背诵
  教师选出文章中文笔优美的片段或对话性强的段落请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在朗读,背诵过程中学生既可欣赏文章的优美段落,又可对文章的内涵通过语调、表情、肢体动作等进行再现,这样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还可调动英语成绩偏差的学生,让他们用语言和活泼的肢体动作参与课堂教学。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章的内容,并加深与作者的深层次交流。
  四、交际教学法在课程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不要有错必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展示,演绎,表演作品内容时,难免会出现很多错误,教师对学生错误的纠正要讲究方法,只纠正必要的错误。如果每错必纠,不但会打断学生的思路、影响流利的英语表达,还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消他们说英语、学英语的积极性。
  (二)设计交际活动要难易适度
  教师设计交际活动时,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并让每一个学生感到“我能做”、“我会做”,且非常愿意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在设计课堂交际活动时,教师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把握好活动的难易度,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当中来。
  (三)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学习语言实际上也是在学习一种社会的文化规则。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该随时把交际内容所涉及的背景知识一并传授给学生并与本族语言中类似的情景加以比较:一来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语言交际;二来也加深对所学外语国家的更多了解。
  总之,通过强调与作者交流,与同学间的交流进行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课堂安排紧凑,内容丰富,趣味性、知识性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觉性,还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大多数学生已认识到泛读课的重要性,并认为上泛读课有趣、轻松。这些情况的改善,尽管微小,却令人振奋。
  
  参考文献:
  [1]束定芳.英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英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裴耀师.交际教学法的优点及局限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