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统节日双语绘本创编及其融入对外幼儿汉语教学行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其中,泰国教育部出台了促进泰国汉语教学的相关政策,制定实施了汉语教学规划。然而,泰国汉语教学发展却受到教学资源的制约。
  基于绘本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依托我国传统文化,创编双语绘本(中文、泰文),再将绘本融入对外汉语教学。在该行动研究中,笔者总结出绘本创编要明确所依托的具体节日、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甄选,绘本的创编应该以儿童为中心。
  关键词:传统节日绘本;对外汉语教学;行动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大多数学者都侧重于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鲜少考虑到教学资源的问题,而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各种素材及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承载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泰国,汉语教材作为最主要的一种教学资源却表现出以下特征: (1)教材的需求量不能满足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需要;(2)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多元学习需求;(3)没有一套系统、权威、统一的教材 [1]。
  根据相关文献及笔者所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发现,泰国幼儿园现有教材大多存在不贴近生活、枯燥难懂、不易掌握等特点,导致幼儿汉语学习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其在第二语言学习方面有别于青少年和成人,教师要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不能以生搬硬套的成人化教学方法和模式来进行教学,而绘本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是幼儿词汇积累的重要来源,可以帮助幼儿规避第二语言学习中常遇到的母语负迁移和第二语言负迁移的问题[2]。另外,作为一种文化表达的形式,儿童绘本承担着传播文化的责任。然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绘本的还存在着创新性不足,看似宣传弘扬传统文化,实则是在进行教育灌输等问题[3]。
  鉴于绘本所承担的传承文化作用以及可作为汉语教学资源的特点,创编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同时符合幼儿兴趣和年龄认知特点的双语绘本具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补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重要价值。
  三、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整体研究框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访谈教师了解泰国幼儿园汉语教学现有资源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传统文化相关已有经验分析确定绘本创作思路,将创作的绘本融入教学活动,在“计划——实施——观察与反思”的行动研究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绘本。
  (二)双语绘本创编及教学
  (1)节日内涵价值分析。中秋节是华夏民族岁时节日系统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民俗节日,团圆庆贺是中秋节习俗的主旨。基于中秋节所涵盖的文化内涵,“团圆”的核心要素,梳理幼儿的已有经验后,选择出几个点进行具体的绘本创编。
  (2)绘本图文设计。考虑到泰国小班幼儿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几乎为零,对于中文的学习也才进入起步阶段,所以笔者关于中秋节所创编的绘本是以主题式文化铺垫为主。选择出流传最广的“嫦娥奔月”节日起源传说、最具代表性的“赏月”、最具特色的“吃月餅”以及最能体现节日内涵的“团圆”这四个点进行绘本创编。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幼儿喜欢直观性强,色彩明亮活泼的图画,笔者利用卡通图像的方式以每一页一个代表点,在整个画面中重点突出图画的方式呈现。考虑到小班幼儿的中文水平,每页绘本中只是附上相应简洁明了的文字,并标注出了相应的泰文。
  (3)实践反思。在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初步感知了中秋节的文化习俗,知道了中秋节的代表食物是月饼,在语言的学习方面表现为能够记住并说出“中秋节”、“嫦娥”、“月亮”、“月饼”这几个词汇,对于月饼这个食物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兴趣。
  (三)基于原绘本进行生成性绘本的创编及教学
  在《中秋节》这一绘本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已经基本感知了相关的文化,但是对于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还有待提高,所以在原绘本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了生成性绘本的创编,绘本部分内容如下:
  绘本整体设计思路上,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月饼拟人化,以更加生动有趣的画面来讲述“月饼”这一食物。以圆圆的月饼作为故事主人公,通过跟月亮的对比来展示自己的特点,利用“吃”这一动作来展现月饼众多的口味,具体通过水果的出现及月饼的“变身”,可以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水果,知道月饼的不同口味。
  在绘本内容上用“猜猜我是谁?”这种提问的方式吸引幼儿,引导幼儿观察及思考。在语言上,“xx 看起来好好吃”、“我变成xx月饼了”采用这种简单重复的句式,可以重点突出相应的事物名称,也可以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句型,锻炼字词的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在绘本的结尾处用“中秋佳节”的图样表示新衣服、用“我要去过中秋节了”将该绘本的主题回归到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上来。
  通过教学活动发现,幼儿对该绘本有很高的积极性,在角色扮演和绘本讲述过程中幼儿能够迅速的说出相关食物的中文名称,在图片的提示下能说出自己“变身”的新口味月饼。通过这几次关于中秋节的绘本教学活动,幼儿在原来只知道有这么一个节日这种模糊的概念中慢慢形成了自己对中秋节的理解,知道了中秋节的相关人物、代表食物。在教师提问中秋节有什么的时候,幼儿立马大声回答“月饼”并开始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中秋节的认知,如“嫦娥非常漂亮”、“有很多的月饼”、“我喜欢草莓月饼”等,表现出了对该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四、经验总结及反思
  在创编本次行动研究的双语绘本并进行教学活动后,总结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双语绘本的创编需要明确所依托的具体传统节日。因为双语绘本的创编主要受众面是外国幼儿,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认知有所欠缺,而绘本是可以借助语言与图画给幼儿带来更为直观的感受和体验的,所以在创编双语绘本时需要明确所依托的具体传统节日,以较为直白的方式传递中国文化。
  2.绘本创编中需要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甄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创编有关传统节日的绘本时,应该结合实际需要及幼儿认知特点,对传统文化中的内容有所取舍。如创编关于中秋节的绘本时,只是选取了“嫦娥奔月”、“赏月”、“月饼”、“团圆”四个点。
  3.绘本创编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幼儿才是阅读绘本的主体,在创编绘本的过程中要时刻谨记幼儿的主体地位。如:在绘本创编前期,应该先对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在幼儿能接受而且对幼儿有价值的基础上考虑绘本的内容;在绘本图画、文字语言、故事的发展等方面要考虑到幼儿年龄阶段的语言学习特点、身心发展水平。
  最重要的是,创编的绘本不仅要站在幼儿的视角,而且要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绘本内容或者生成性新的绘本来满足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通过行动研究发现,对于最开始的绘本,幼儿对其中的内容并不是都感兴趣的,如《中秋节》这一绘本的教学过程中幼儿对于赏月、嫦娥等内容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关注。当教师根据幼儿兴趣创编出新的绘本《月饼,变变变》并进行教学活动时,幼儿兴致高昂,还会积极回应教师、参与互动。所以,绘本的创编要真正的以儿童为中心,在教学和观察反思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吴峰.泰国汉语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2] 周璐璐.浅析绘本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运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6.
  [3] 林鸰,张鹤艺.浅析传统艺术在儿童绘本中运用的现状[J].美术大观,2017(09):106-107.
  [4] 袁薇薇传统文化元素如何融入儿童绘本创作——基于儿童心理的视角[J].中国出版,2016(19):32-34.
  [5] 吉喆.绘本与幼儿园语言教学[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2018DXS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693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