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构建问题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村留守妇女作为社会重要的一部分,在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左右,她们在家不仅要带孩子,照顾老人,也要寻求工作,来减轻家庭的生活负担。可以说,她们的作用对于家庭,比她们的丈夫更加重要,同样,对于社会来说,她们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农村留守妇女也与留守儿童一样,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她们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政府也应该给予她们一定的物质慰问及必要培训。农村留守妇女自己也应该认识到,她们是弱势群体,应该得到一定的帮助。文章将从农村留守妇女状况和解决问题的建议两方面来浅谈。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弱势群体;关注度
  留守妇女,是指丈夫外出后单独或与其他家庭成员居住在户籍地的妇女。在留守妇女中,农村留守妇女则是留守妇女中的弱势群体,她们很多都受到生活压力、家庭因素、个人健康等原因被迫与丈夫分离而留在家中,她们生活不像大多数城市留守妇女多姿多彩,很多都在家里带孩子,务农和照料老人,在中低层阶级中发挥这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社会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关注度并不高,不论是政府,还是人民,甚至农村留守妇女本身,许多都没有意识到农村留守妇女对社会的重要性。所以,我们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做了调研,在了解她们的生活状况的同时,也了解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
  一、农村留守妇女状况
  (一)农村留守妇女及其家人的健康状况
  由于广大農村留守妇女在家起到带孩子,养老人的作用,所以身体健康方面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她们最重要的问题。在我们的走访调查的人员中,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疾病,或大或小。其中较为广泛的病有胃病,风湿,咽喉炎等。在饮食方面,以前由于的温饱问题,人们并不会很讲究,饭点不定时,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因此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都在年轻的时候落下了病根,胃病也一直成为她们生活的负担。在环境方面,由于调查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加之农村留守妇女们的运动方面匮乏,所以很容易生风湿类疾病。除了这些常见的疾病外,贫血,颈椎等疾病也较为常见。
  对于农村留守妇女的家人,我们也大致了解了一下,很多留守妇女都表示自己的孩子身体健康,只有小部分农村留守妇女说了孩子的疾病,如咽喉炎,多动症等。在老人方面,常见的疾病有哮喘,糖尿病,骨质增生等等,而这些疾病也给一些留守妇女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家庭收入与支出状况
  在走访调查的人群中,家庭月收入过万的约有33%,在八千到一万的约有55%,八千以下的约有12%,一般来说,收入过万的家庭,在女方这边,完全可以实现财富自由,她们大多有自己的事业,譬如饭店经理,小卖部老板,服装店老板等等,在八千到一万的家庭中,也有很多留守妇女有自己的工作,但是她们绝大部分的月收入都是两千到三千这个范围,她们虽然没有较高的工资,但是她们仍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工资来满足自己的每月开销,然而由于还有孩子,所以,为了生活,她们就对丈夫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而收入在八千以下的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对于丈夫的依赖性就明显地大得多,这些留守妇女的工资大多都在一千五左右,她们大多都从事简单的工作,如超市收银员,酒店清洁工等等,还有的则完全是在家带孩子,务农,没有基本的工作,所以,她们的生活保障就基本上要完全依靠外出工作的丈夫。
  在家庭支出方面,由于是在农村,所以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在调查中发现,日常生活月支出在1500元左右的家庭居多,许多家庭的都有自己的田地,所以在日常的蔬菜供给方面,家中老人会提供,所以消费方面主要是肉食和零食,水果等等。当然,大部分妇女还要买化妆品,也是消费的一方面。在医疗支出方面,就普遍显低了,很多家庭收入不是很理想的农村留守妇女,会有着病不严重,能过则过的思想,这类家庭医疗月支出大约是在两三百左右,而有些家庭中留守妇女患有某些疾病时,在这方面也不得不付出的,如贫血这样的疾病,每月医疗支出就可能有六七百了。对于收入过万家庭,在医疗养生方面则会注重得多,一般来说,她们愿意花金钱将身体保养好。在教育方面,八成左右的家庭,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月消费在1300元左右,极少数有家庭在孩子身上投入每月超过1800元的,贫困家庭的学生最少也会每月投入600元左右。在其他的支出方面,如娱乐之类的,最多有每月一千的家庭,也有没有其他支出的家庭,而这也与家庭月收入有很大的关系。
  (三)与丈夫的联系情况
  农村留守妇女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丈夫的支撑,所以,丈夫对于她们来说,不仅仅是物质的的提供者,更是精神上的寄托者。很多农村留守妇女都希望丈夫的工资在能够充分满足物质需求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多回家。根据调查来看,只有十分之三左右的丈夫回家次数一年只有一次,其余的大多都是在三次左右,这对于大多数农村留守来说,也是在理想的范围中,有极少数的农村留守妇女丈夫可以每月回家一次。除了丈夫回家沟通以外,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基本上每天都要丈夫进行电话或微信联系,许多女士表示,当丈夫下班的时候,双方基本上每天都会打电话互相联系,不仅是对丈夫一天劳苦奔波的慰问,也是确认丈夫人身安全的方式。还有几天打一次电话的,但是微信都基本上每天交流。当然,有少数农村留守妇女因为手机原因和个人思想原因,不用微信,打电话也不多的,这类留守妇女基本上都是年龄稍大,在家务农的。
  另外,九成的农村留守妇女都表示愿意跟随丈夫一起外出打工,但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或家庭的因素,她们只有被迫留在家中,许多留守妇女留在家中,都是为了带孩子和照料老人,还有些则是因为自己在家乡有事业,不需要出去。她们表示,与丈夫一起出去,一个是觉得与丈夫一起可以帮忙分担压力,另一个是可以监督丈夫。据调查,70%的留守妇女都担心丈夫在外会有外遇,很多女士都有着“男人有钱就变坏”的思想,这对于农村留守妇女来说,也是在精神上的一种压力,也是她们大多数愿意每天联系丈夫的原因之一。另外30%的留守妇女要么对自己容貌,能力有信心,要么就是在家的地位比丈夫要高,不怕丈夫在外面有外遇。尽管这样,基本上所有的农村留守妇女都表示还是支持丈夫出去挣钱来养家糊口。   (四)娱乐方式
  调查发现,许多农村留守妇女都会通过打麻将、跳广场舞等娱乐方式来舒缓自己的压力,在乡镇,麻将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虽然现在有规定打麻将的金额有限制,但是依然不能消灭人们对麻将的热爱之情。而农村留守妇女可以通过打麻将的方式,與牌友们多多交流的同时,也保持这大脑的活跃性,也让她们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跳广场舞除了能结交更多的朋友外,也让自己的身体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所以,这两种娱乐方式在乡镇特别地受欢迎。当然,手机,电视也是主要的娱乐工具。手机上的游戏,如跳一跳,消消乐等等,都是受到许多农村留守妇女的青睐,而社交软件,她们大多都用微信,QQ用的人较少,而探探等,则更少了。也有连微信都不用的农村留守妇女,这类留守妇女很少了,她们大多年龄较大,思想保守,不愿意接触新事物,不愿意把精力放在这些“没用”的东西上,她们许多都只是关心自己庄稼的收成,她们也是最淳朴、最典型的农村留守妇女。
  (五)社会支持网络
  农村留守妇女作为弱势群体,社会应该给予她们一定的帮助,但是,在调查的人员中,几乎没有人受到政府的任何培训,而政府慰问除了低保以外,其它的什么都没有。而当问到这类问题的时候,她们大多表示很惊讶,压根就没有想过政府会对她们有什么慰问,由此可见,人们对于留守妇女的关注度不够,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她们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包括她们自己也没有这种意识。当她们有困难的时候,很多人表示会直接求助于家人,她们认为家人才是她们最可靠,最信任的;有少数的留守妇女则表示自己能解决的就先自己解决;也有一部分表示会通过一些募捐网站来解决自己的困难。另外,当被问到是否愿意再次接受学习的时候,大多数留守妇女都表示十分愿意,但是也基本上只会想想,不愿意真的去学习,她们觉得年龄大了,学历又低,学着太费力,而不愿意学习也是她们不主动争取自己的利益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恶性循环,应该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在这期间,农村留守妇女作为一类弱势群体,要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还任重而道远。
  二、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要想让农村留守妇女获得社会更多的关注度,政府应该起带头作用,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身心健康的关注,给予她们一定的知识培训,如教她们自我保护技能,让她们学习法律法规等等。只要政府对农村留守妇女引起足够强的关注度,那么社会也会很快的去关注她们。
  (二)提高本地就业的机会
  很多农村留守妇女的丈夫,因为在本地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得不外出就业,一般来说,乡镇的工作工资都不是很高,在本地工作赚得的工资,除了在本地的生活上能够支撑下去,剩余的工资就很少了,这样存储的工资也不高,甚至连买养老保险等都变得困难。所以,为了家庭更好的生活,农村留守妇女的丈夫不得不外出就业。而只有提高本地的就业机会,鼓励农民工在本地就业创业,给予一定的奖赏,从而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才能让留守妇女的现象有所减少。
  (三)加强社会各界的关注度
  对于农村留守妇女,各界人士应当关注她们给予她们一定的帮助,减轻她们身上的负担,医疗卫生部门也应该定期对农村留守妇女们做免费的身体检查,在一些特定的产所,她们也应该享有优先权和优惠权。
  参考文献
  [1] 李旭,崔永军.农村留守妇女困境及解决才对策[J].农村经济,2011.
  [2] 吕少卿.中国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妇运,2009.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SQZL2015B04。2018年四川旅游学院大学生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8XKS34。
  作者简介:尚峰(1979- ),男,山东枣庄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学研究;林坛(1997- ),男,四川内江人,2016级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学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693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