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人物画教学创作中的速写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当今艺术潮流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中国画也在不断的发展和繁荣。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其仍然存在一些被作画者忽视的问题,在中国人物画专业教学中,许多学习绘画的学生的创作,对刻画的对象缺乏真实感,都是千篇一律的类型和套路,过分依赖相机以及数码设备收集来的素材,不注重造型写生的锻炼,这些往往都影响到了我们对中国画造型的正确认识,这些影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到生活中用速写来锻炼自己的搜索素材的造型能力。而速写确是解决这一毛病的唯一良药,它一直都受到古今中外画家们的重视与青睐,这也是中国画家作为创作训练与收集素材的必然手段。
  关键词:中国人物画;速写;“线”
  速写,作为绘画中的一个概念,就是指在很短时间内,用概括简练的笔法快速而精准地捕捉记录下对象的主要特点或是作画者把对对象的主要感受与整体印象迅速记录下来,简而言之,速写就是快速地描写。“速”是表示作画时间的概念,指以客观对象为依据,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快的作画速度,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敏锐观察和分析,用画笔扼要简练的表现出生活事物的一种艺术形式,“写”则是一种表示状态的方式,它既是记录和表现作者对客观认知与感受的一种方式,也是对表现方法的具体限定和约束。在较短的时间中,要求“写”对事物的表现概括、简练、肯定、形神兼备又不拘小节,时间短促却又从容不迫,方法简约但意味深长。速与写的二者关系相互联系,也相互制约,速是服务于写的一种方法,而写使速得到了事实上的拓展,只有立足与表现客观对象的本质才是速写的核心目的。
  很多学画者在生活中都有画速写的习惯,这些习惯给予了很多积极的作用,在他们的艺术成果中速写功不可没,一幅优秀的速写作品,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速写在西方绘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画家门采尔、罗丹、米开朗基罗、席勒、德加、马蒂斯、梵高等的速写作品,不仅能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还能独立成为一个艺术作品,看似草草几笔却能勾勒出事物的特征,就能体现出作者对作品所倾注的情感和认知。在欧洲15世纪到19世纪绘大师的许多素描作品里,很多都是以中、短期的素描形式来完成的,并以这样的素描成为创作的素材和草图,这些西方绘画大师们所采用的中和短期素描就是我们所说的速写,用它来解决创作的一个手段和方式。在西方的绘画中,素描和速写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它们相互铺成,相互联系,速写是素描的脉络,他们之间缺一不可,例如西方著名大师门采尔,他的素描很多都是速写式的,通常都是用富有表现力,快速的线条为主要,线面结合,这样的素描造型扎实严谨,笔法生动。通过速写的方式的创作出来的素描都产生了非同寻常的视觉效果,还有例如马蒂斯、席勒等他们的作品也都在速写式的素描中挥洒自如,生动辉煌,草草几笔便能显现出画家极深的功底,可以说速写在西方绘画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并且速写的工具和研究方向都要比素描要广泛,象钢笔淡彩、铅笔淡彩等等,都以列入速写之中,画家拉斐尔、罗丹、伦勃朗就都常常创作淡彩型的速写。
  速写中最常运用到的就是“线”,石涛曾所过“以无法生有法,以有发贯众法”的“一画论”, 意象清明的画了一條“线”,正如西方的达芬奇所言一样,“最初的绘画,只有一条线”。对于这一条“线”的人认识,西方的画家从文艺复兴开始以来,常用“线”来分析一切感观视觉中的事物印象,通过素描手段,分析人体比例,研究解剖,借助线条来组成面,以面构成体,追求透视和光影的变化,进而形成了一套重要的理论体系,表现出对真实感觉的强烈追求和不懈求解。而中国传统画都是以“线”为造型,用内心思想转化为意境的主观感受,运情摹景,笔墨气韵生动,体现了传统中国画家在意象中,疏经导络而深通神理的思维和观察方式。而中国画的“线”主要是用在表现结构和一些看不到的物体本质,如人体的内在肌肉骨骼用线表现出来,用意象的表现手法和毛笔的干湿浓淡还有书法用笔的方式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特色的中国画的线和意象造型。花鸟画大家李苦禅认为“速写是向大自然求画稿的最好办法”,“画速写时锻炼心、眼、手一致,是稳准狠地抓住生动形象的最好办法。”所以画速写能增加画者对这方面的锻炼和表现能力。
  如今这个时代学习中国画的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不知道下一笔该怎么画的感觉。除去使用表现的技法,画不下去的原因往往会有几个问题的存在,这些问题里大多有两层意思:第一是用尽全身精力去体现自己所喜爱的对象,但是因为自身的造型能力不足和绘画素材的溃乏,而不能实现自己的创作欲望,第二是缺少深入的体验生活和真实的感受,使我们在绘画时想表现的事物不够深刻,内容缺乏深度,更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恰恰相反,速写却能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并能在生活中去感受用速写的方式来造型记录下生活的瞬间。速写不仅是我们画家感受生活,了解自然,通过自身锻炼而从繁琐的自然界提取规律的方式之一,也是训练自己的造型手段最为快捷的方法。为了能加强我们的绘画造型能力,应当将速写本随时携带身旁,反反复复提当代青年画家常在生活中扑捉生动的生活细节,以及丰富的生活方式,从而可以培养作画者画速写的良好习性,不但可以使自己的绘画功底、人物造型、写生能力、制作水平的技法得到很好的提高,在整个速写的写生过程中,对生活的感受也自然的随其速写工具表露在纸上,当面对物体不完美的另一面时可以悄然舍去,使表现对象更加完美无缺,感动观者,并且可以从许多的绘画素材里寻找可以参考的资料进行艺术构思和技巧上的借鉴,从而达到理想和完美的艺术形象,感染观画者的情绪,使作品达到高尚的艺术追求。速写可以通过造型锻炼而解决作画者对画面整体控制的能力,从而创造出有个性、有内涵、有深度的艺术作品来。特别是写意人物画创作需要在不打稿的情况下随意挥毫,这种速写锻炼是再好不过的。课堂上摆模特方法,对象如蜡像一般,不生动,作画者对于也是毫无激情,这种方式只能作为学习速写过程中的一个最初阶段的方式,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方式,而深入学习速写就必须充分的发挥平时经常锻炼默写的能力及学会如何善于描绘事物形象和生动。一般在生活中,想在短时间内抓住事物或对象的特点往往是十分困难的,很难以记录下来,但是速写却可以瞬间扑捉对象的特点,它要求作画者必须对造型结构要相当扎实,熟悉和理解线的运用,具有观察敏锐的眼力和熟练的手法,不仅速度快还要很准确,这样一来,速写写生往往就比一般别的绘画方式难度要大很多,看似很简单的几笔,却应该是作画者多年来的累积的成果,所以速写刻画时要从对象最有特点的地方入手,加上平时锻炼的默写能力,简练概括的根据当时留下的印象进行绘画的充实。特别是对象流露出来的真实的神态和情感,要理解这个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背景,进行不断地深入提高,联系作画者自己的情感,结合起来以达到中国画的基本要求,以形写神,心神合一。研究人物画的当代青年们,尤其在中国人物画专业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有熟练扎实的速写能力,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创作作品具有深度和上升的空间,并且具有情感和生活味。速写对于学习绘画的学生来说,一方面与生活贴近,另一方面包含着创作的灵感和思路,是我们与生活和创作这两方面的联系纽带。对于该怎样画速写,吴作人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画速写的态度,首先是要不计成败地画,再则要从感受出发,热情地放手地画,能画几笔就画几笔,日积月累,就逐渐心手相应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6961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