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干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了解微信公众号干预大学生安全知识水平及自我保护能力的效果,为丰富高校安全教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郑州大学在校本科生,随机分为干预组(66名)和对照组(63名)进行问卷调查,干预组进行微信安全教育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微信安全教育干预。[结果]干预前得分3.35,干预后得分3.5,干预组较对照组得分有所提升。[结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干预能够提升大学生安全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可为今后大学生安全教育干预提供借鉴。
  关键词:安全教育;信息交流媒体;大学生;干预
  一、研究背景
  没有安全,教育无从谈起。近年来,危害校园的安全事件屡见报道,大学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据统计,高校内盗窃案件的发生率最高,占各类案件总数的60%~70%,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17年12月最新调查显示,57.04%的学生认为学校周围环境不安全,90.37%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是网络,当前大学生误人校园贷陷阱案例越来越多,极端案例时有发生,女大学生遇害,失联等事件也屡见不鲜,多项调查结果及不良社会事件均表明当今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总体偏低。当今的高校安全教育仍面临许多难题,突出表现为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不够健全、不够有效,不够持久,难以满足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现实需要。因此,在高校开展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自我保护能力的调查及干预尤为重要。
  新媒体时代应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赋予大学生安全教育以新的形式,既利于其常态化的开展,也符合当代大学生教育需求。微信作为新媒体中广受大学生接受和欢迎的网络平台,集文字、语音、视频为一体,操作简便,具有收发的及时性、持续性、广泛性、生动性、互动性等特点,有数据显示,中国95%以上的智能手机安装运用了微信。这种方式传播的信息使用率更高,传播更精准,持续性强且干预效果显著。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郑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纳人标准为:全日制在读统招大学生,自愿参加。干预组66人,对照组63人。
  (二)研究工具
  在参考文献及咨询专家意见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采用30例小样本调查后进行修订。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身财产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7个条目),不安全事件处理方式(13个条目)及安全教育现实和理想途径(3个条目)三个维度,前两个维度均采取Linker4级评分法,给出“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四个备选项,正面及反面问题根据选项的安全系数高低分别赋值4、3、2、1及1、2、3、4分,希望通过各项目的得分情况能反映大学生安全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情况。
  (三)信度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信度分析,克朗巴哈α系数0.809>0.8,说明设计的调查问卷从整体上能够有效测得大学生安全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能够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
  (四)方法
  (1)干预方法
  具体干预措施:①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研究人员申请微信公众号,创建“我de安全视界观”微信公众平台,自愿关注人干预组。②编制安全知识技能微信推送内容。课题组以2014版《大学生安全教育》为依据,结合大学生安全知识水平与自我保护能力基线调查情况,将基本知识、理念和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共20条安全教育内容制作成以文字结合图片和视频等多和形式为载体的微信。③微信推送。课题组专人负责微信推送,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安全知识与最新资讯,每周推送2条,干预时间为2个月。诬)微信阅读提醒。研究人员推送微信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发送阅读提醒,促进干预组成员对安全素质干预内容进行强化学习。
  (2)质量控制
  ①干预过程:干预前由研究人员对安全素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正式介绍和宣传,以取得研究对象的信任;现场指导扫描“我de安全视界观”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微信推送内容由课题组统一编制,并请相关专家审核,力求科学正规,形式上图文并茂,在保证内容科学严谨的前提下,增强趣味性,通过短片音频等形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依托典型案例,有效结合大学生身边真实发生的案例,进行剖析,在提高学生警惕心理的同时,使学生善于发现自己周边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掌握正确的安全技能和应对措施,让安全知识深入浅出,从课本融入到生活。通过定期开展话题互动,即留言,让安全教育不再只局限于单向输送,而是搭建一个信息交流互通的平台,增加信息数量及多样性的同时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减少因受骗上当等带来的悲观情绪,吸取经验教训,通过相互交流提高安全素质。结合学校自身安全管理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考核模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的呈现方式及过关奖励提高学生积极性,确保学生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②资料收集与数据录人:在微信平台发放电子版问卷,对回收问卷进行核查,线上发放小奖励表示感谢。
  (五)统计分析
  应用SPSS21.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两组得分差异采用描述性分析。
  三、结果
  干预前总体得分为3.35,表明大学生安全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在财产安全方面,55.7%的大学生不知道網上银行的安全性,25.6%的大学生没有对银行卡密码的保护意识,39%的大学生不知道校园贷的危害;在人身安全方面,38.4%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应对暴力事件或抢劫,40.7%的大学生外出没有告知父母朋友的习惯,40.6%的大学生会和陌生网友见面,45.1%的大学生在宿舍使用过大功率电器;在食品安全方面,57.5%的大学生不注意在外吃饭或外卖的食品安全。有近40%的大学生表示现接受的安全教育不能满足需求,有92%的大学生希望通过网络了解更多安全知识。
  干预后再次用相同方法计算得分为3.5,表明干预有一定效果。其中96.67%的大学生表示乐于通过微信平台获取安全知识技能,73.3%的大学生希望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四、讨论
  (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前后安全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升0.25分,表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在提升大学生安全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方面有一定效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干预组大学生的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维度的均分均有提升,其中安全知识和态度均分提升明显,提示本次干预为学生学习安全素质的理论知识提供了便捷,但安全行为的提升幅度不及安全知识和安全态度,可能是因为没有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提示今后的微信干预应结合线下技能训练,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安全技能水平。本研究中干预组的总得分较干预前提升仅0.25分,原因可能是干预时间仅两个月,安全素质的干预对安全素质的提高需要长期的过程。提示今后要延长干预时间,对干预的远期效果进行追踪评价,了解长期干预效果。同时可能与前期宣传不够,推送次数过少,没有及时进行阅读提醒有关,提示今后需加大宣传力度,适当增加推送内容频次,设置阅读提醒,督促学生阅读学习。此外,有调查显示,朋友圈比公众号有更高的信息关注度,今后可以通过朋友圈发布安全信息开展安全教育。
  (2)本研究发现,以《大学生安全教育》及大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实际需求为依据编制微信推送材料,可保证微信干预内容的科学性、有效性。同时,短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多种形式的展现增加了其生动性和可读性;发布最新关于学校及周边动态安全信息可以增加学生对信息的关注度,同时,非单一的安全教育平台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对微信公众号的持久关注。今后可将微信、QQ、微博等其他新媒体工具与传统安全教育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反馈机制,与线下技能训练相结合,同时通过官方途径宣传增加权威性,通过长期短期的干预对比研究,探索更有效的安全教育模式。为今后大学生安全教育新模式的开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袁秋梅.高校宿舍盗窃案件频发的原因及对策[J].学园,2016(03):154-155.
  [2]李晶鑫,路运平,刘如洁等.大学生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现况调查[J].長治医学院学报,2017(06),
  [3]宋红胜.高校安全教育微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03).
  [4]刘金生.微信在高校安全教育中的运用[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8(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738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