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代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与其历史发展脉络具有很强的继承性,主要表现在追求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凸显精神力量的战略传统、着眼长远的战略远见以及灵活务实的战略取向等方面。这些思想传统潜在地影响着俄罗斯不同时期的战略制定和政策形成,也成为解读俄罗斯所做出的战略选择、预见其未来战略发展走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俄罗斯;战略思想;思想传统
  中图分类号:D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3-0044-02
  本文在关注俄罗斯战略思想时,将重点聚焦于其历史演进过程中、形势发展变化中逐渐沉淀并一脉相承下来的战略思想传统。
  一、追求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
  俄罗斯对于大国地位地向往古已有之。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经过与蒙古鞑靼人的战争,使莫斯科公国摆脱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并伺机进行扩张,逐步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他一方面通过武力扩张,吞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和部落,使国家实力得到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他通过与拜占庭最后一位皇帝的侄女索菲亚联姻,确立起国家的宗教信仰和历史定位。俄国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在《俄国史》中这样评价:“这位莫斯科君主感到自己不论就政治力量来说,还是就东正教渊源和姻亲关系来说,都是拜占庭皇帝家族的继承者,因此,他用具体形式表明了他同这个朝代的关系:从15世纪起,在他的印章上出现了拜占庭的国徽—双头鹰。”[1]102从此,历代沙皇皆以此为目标进行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
  自伊凡三世开始,俄国沙皇以开疆拓土为己任,一步步实现建立强大俄罗斯帝国的梦想。对于沙皇的侵略扩张史,马克思曾尖锐地指出,“它的方法、它的策略、它的手段可能改变,但是这一政府的主旨—世界霸权是不会改变的。”[2]78建国初期,当时俄国版图约280万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对外扩张,在苏联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地跨欧亚大陆、面积达2 20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即使是现在,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国土总面积仍有1 700多万平方公里。
  俄罗斯历史上的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到今天的普京,都是拥有强烈大国意识的统治者。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俄罗斯战略传统中的大国情结,对大国地位矢志不渝的追求。正是这种思想理念决定了俄罗斯在任何时期不可能以“蕞尔小国”的身份偏安一隅。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一度转向西方,积极寻求西方援助。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迟迟不肯接纳其融入西方世界,因为在西方国家的眼中,俄罗斯虽然实力有所下降,但仍是一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实力尚存的国家。尤其是俄罗斯拥有大国情怀和追求强盛、不甘示弱的战略传统,使其虽暂时遭受挫败,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00年普京就任总统后,提出了强国战略的目标,俄罗斯要在国际社会中确立牢固和权威的地位,这种地位应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俄罗斯联邦作为一个大国、当今世界的一个势力中心的利益。他还曾明确提出:“俄罗斯唯一现实的选择是选择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2]78可以看出,普京所表达的正是俄罗斯战略传统中一直向往追求的大国梦想。
  二、凸显精神力量的战略传统
  自彼得大帝开始,以“双头鹰”自居的俄罗斯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其中也包括西方的战略理念和战略思想。著名的战略理论家约米尼、克劳塞维茨都曾在俄国军队中任职,约米尼的战略思想还曾得到沙皇亚历山大的肯定,并在俄国影响广泛。苏联时期,苏联国防部将德国战略理论家德克布吕克的著作《战争艺术史》全书译成俄文,并在译本序言中这样介绍:“在此领域中这是空前伟大的著作,不仅所用资料是空前浩繁,而其研究也空前严谨。”[3]357在俄罗斯战略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学习借鉴与继承发展相互交织、往复前进。俄罗斯一方面不断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战略思想理念,同时也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的战略思想传统。最能反映俄罗斯民族特性的战略传统就是对精神力量的推崇。
  彼得一世是俄罗斯战略思想“民族学派”的创始人。他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使俄罗斯逐步成为在欧洲颇具影响力的国家。此后,叶卡捷琳娜时期的苏沃洛夫元帅,他的战斗精神和战略思想直到今天仍为俄罗斯人民所铭记,成为俄罗斯民族精神和战略思想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756年俄罗斯与普鲁士的战争中,腓特烈大帝起初看不起俄罗斯,没把俄国军队放在眼里,骄横地宣称:“俄军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对手。”然而,当看到苏沃洛夫领导下的俄军步兵如何拼杀后,国王大吃一惊。普鲁士军队在他们的作战报告中写道:“将俄国士兵击毙易,击溃难,而且,光是從肉体上消灭还不足以完全征服他们。”苏沃洛夫在其所著的《制胜的科学》一书中,特别重视鼓舞军心士气和发挥精神力量的主观能动性。由于当时使用的燧发枪性能极差,射速慢、杀伤力弱,苏沃洛夫提出,“要充分使用刺刀拼杀,子弹有时失误,刺刀不会失误,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这些通俗简捷的话语成为激励俄军士兵勇猛作战的精神指导。俄军的白刃突击、白刃格斗大大提升了部队士气,使与之对抗的敌军闻之胆寒。这些思想理念与俄罗斯的民族性格相融合,成为俄罗斯战略传统的重要思想内核。在战场上,苏沃洛夫激励士兵:“要坚决守住!要打!我们是俄国军人!不是安逸自得之人。”[4]作家米哈伊夫在苏沃洛夫的传记中这样评价:“他的每一个行动,他写的每一行文字维护着军队的民族特性。”[4]363
  此后,19世纪的米登将军也多次强调“精神力”。19世纪后期俄国最具影响力的军事思想家德拉果米罗夫也呼吁“回到苏沃洛夫”,在其出版的《战术学》中强调人员的战斗意志。1918年,列宁和斯维尔德洛夫批准了红军全体官兵一律遵行的红军手册,在该手册规定军事和精神政治教育目的的最后章节里,一开头就简要地摘引了苏沃洛夫的军人手册中的一些原话。直到今天,苏沃洛夫的战斗精神仍为俄罗斯人民津津乐道,苏沃洛夫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战神”。为了继续发扬苏沃洛夫精神,在俄罗斯举行的世界军事竞赛中设置了“苏沃洛夫突击”比赛项目。   三、着眼长远的战略远见
  对于未来发展的预见,不但需要理论的支持,更需要领导者具有高瞻远瞩的视野和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睿智,这种战略远见是在长期的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中逐渐沉淀而形成的一种战略自觉。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处于寒带,气候相对恶劣,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族入侵,残酷的环境条件使俄罗斯在生存方面面临更多的挑战与威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俄罗斯未雨绸缪、着眼未来的战略远见。
  早在19世纪末,俄罗斯著名学者布罗赫就开始将现代科学的分析方法用于战略分析,所著的《技术、经济、政治关系中的未来战爭》对未来战争进行了科学预见。布罗赫成为第一位将现代科学方法应用到战略研究领域中的人。这本著作的俄文版1898年出版,全书共分六卷,包括军事技术和战术信息、军队数量和战争计划、海上战争、战争的经济范畴、战争的政治范畴和总论等。2012年布罗赫的著作在俄罗斯再次出版。可以说,布罗赫对未来战争和战略形势的预测性分析理念和方法影响至今。
  苏联解体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战略形势,俄罗斯必须对未来战略形势、战争形态等重大战略问题做出较为科学的预见,这样才能占据主动、把握先机。对此,俄罗斯军事、政治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预见,为国家战略筹划和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比如,著名军事理论家斯里普琴科率先提出“第六代战争”概念,指出未来战争的本质特点是非核战争和非接触战争,将会大量使用高精度常规突击武器和防御武器、新物理原理武器以及信息武器;俄罗斯前外交部部长普里马科夫提出了“形势分析法”并应用于实践,使战略预测研究在方法上更为科学化;俄罗斯著名军事理论家沃罗比约夫撰写了《军事未来学》,全面揭示军事未来学的任务和方法论,对军事政治、军事经济和军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科学预测。
  2013年底,俄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大将参加军事科学院全体会议时强调,“今天很难预测俄罗斯或我们的盟友可能被卷入的战争的性质。然而,应当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军事理论不能保障预测功能,那么军事科学领域的任何科学探索都没有价值。”[5]因为只有在战略层面进行科学预测,才能有准备、获得主动,进而在各种战略对抗和冲突斗争中赢得胜利。
  四、灵活务实的战略取向
  自沙皇俄国至苏联再到今天的俄罗斯,俄罗斯的发展之路历经强盛到衰败,再崛起强盛到衰败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俄罗斯领导人根据当时的形势需要推行不同的国家战略,这些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领导人个人风格。纵观这些不同时期的战略思想,可以发现,在战略取向上俄罗斯领导人更为倾向于务实灵活。这一战略思想传统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延续到列宁、斯大林,直到今天的普京和梅德维杰夫。
  苏俄时期,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刚刚建立,意识形态在社会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面对革命信仰与生存困境之间的艰难抉择,以列宁为核心的苏联领导人还是选择了后者,保障国家生存利益的务实战略成为当时苏俄政府的首选。列宁强调,苏俄政策的中心问题应当是“如何才能更加稳妥可靠地保证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国家能够巩固起来”,暂时放弃了左派共产主义者所坚持的“世界革命论”。为此,苏俄政权不惜签订割地赔款的《布列斯特和约》,以此来为新生政权换取积蓄力量、谋求生存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轴心国家不断挑起战争,改变欧洲现有格局。然而,在德国进攻苏联之前斯大林虽然清醒地认识到,纳粹德国在意识形态上具有强烈的反共意识,但从国家现实利益出发,还同德国进行秘密协定,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于斯大林来说,与德国交好还有着非同小可的正面好处:可以同德国就他所期望的东欧领土做交易,那是他不可能从英法得到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联领导人在战略选择上的灵活性、务实性,具有明显的为现实利益所驱动的特征。
  2000年初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后,基于对俄罗斯实力地位的现实考量,开始推行务实的对外战略。普京认为,21世纪俄罗斯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经济上落后,同时指出,没有发达的经济和强大的武装力量,就不可避免地要处于依附的从属地位[2]23。正是因为对俄罗斯实际状况及发展路径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俄罗斯在对外战略上表现得更为务实而灵活。对外战略的灵活性、务实性将给俄罗斯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利益。当前面对西方对俄长期制裁的不利局面,俄罗斯转而积极寻求与亚太国家发展关系。这样,既能在经济上互利双赢,又能在政治上相互支持,同时在战略上也不至于陷于被动,可谓是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奥·克柳切夫斯基.俄国史:第2卷[M].贾宗谊,张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俄]普京.普京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苏]O·H·米哈伊洛夫.苏沃洛夫[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5][俄]瓦列里·格拉西莫夫.科学的价值在于预见—新的挑战要求重新思考实施战斗的方式方法[J].世界军事参考,201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01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