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水稻绿色高質高效栽培技术主要是以生态友好、保护环境以及控制化学农药使用为根本目标,通过生态控制、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等技术手段合理应用高效栽培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还能保障水稻的生产安全,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增加水稻的产量。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希望对水稻的绿色优质化生产起到一定帮助。
  一、优质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
  1.品种选择问题
  安徽江淮地区处于南北交汇之地,适宜的水稻品种庞杂,加上收购政策导向影响,种植者往往选用高产品种,优质品种储备技术较弱,制约了水稻产业化发展,大部分农户在选择品种时忽视了优质品种的选择。
  2.栽培技术问题
  水稻的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因为品种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技术要求严格,播种期、密度、除草、施肥以及农药使用、田间水分管理等,都影响到水稻产品的质量,大多数农户由于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影响,不应用新技术,比如过早播种和老秧栽插(受水利条件影响,有些农民栽插50天上的老秧)、不注重钾肥的施用,导致水稻生产很难达到优质的要求。
  二、水稻绿色优质高效栽培要点
  1.生产地选择
  生产地的选择应该以附近无工业污染为前提、浇灌用水无污染、灌排便利、土壤肥沃为基础。这是确保水稻产品优质的前提。
  2.品种选择
  品质的优良与否,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品种选择直接关系着水稻是否优质高效。水稻的品种较多,在品种选择上首先要把握品种本身的优质等级,一般要求国标二级以上,其次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病虫特点,选择抗病品种,以减少农药的使用。第三,要结合茬口,选择适宜生育期的品种,比如晚种品种生育期不宜过长,以确保霜前安全抽穗扬花灌浆。
  3.完善水稻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适期播种适龄栽插
  水稻播种期的确定,应该以茬口腾出为前提,品种生长要求为参考。如果是直播,主要考虑播种时是否能够确保水稻的安全抽穗,如果是育秧栽插,则要按照茬口腾出时间向前提前20—30天左右,必须改变清明就盲目育秧栽老秧习惯,确保机插秧秧龄20天左右,手插秧在30左右。以保证分蘖能力,防止出现主茎穗抽穗后继续分蘖现象发生。
  (2)培育壮秧
  宜选用小弓棚旱育秧技术。湿生叶旱生根。旱育水稻秧苗,根系发达,有利于栽插后快速成活和分蘖。选择背风向阳、方便排灌,土壤肥沃,含有较高有机质的田块作秧田,最好是地下水位在30cm以下的菜园及旱地。按秧田面积与大田之间1:25比例确定秧田,秧田播种量为40g/m2。播前晒种、强氯精等浸种,播种之前,要在秧床中施浇足够的水,保持秧床10cm以内的土层含水量一直处于饱和状态;最后,秧田的管理标准要求培育秧龄大约在30天左右,叶龄在6叶左右,苗高控制在25cm左右。从播种时间开始,要控制环境温度,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度左右。如果是水育秧,播种密度同上,摒弃两段育秧方式,减少劳动用工成本。种植大户宜采用机插秧技术,根据机插秧要求,培育生育期15-20天、播种均匀密度较高的水稻秧毯,以确保机插秧栽插均匀。栽插前要施好送嫁药,减少二化螟一代虫量。在育秧田,悬挂诱虫灯、性诱剂等捕虫设施,重点捕杀二化螟一代的母代成虫,对控制一代幼虫效果明显。
  (3)本田栽培管理
  首先,整地及栽插。在对本田耕翻、整地之后,要求其达到地表干净整洁、寸水不露泥、上糊下松的标准。秧苗的种植要求每隔2m左右留出30cm的丰产沟,插秧时深浅要一致,不能丢穴。栽秧的深度大约在2.5cm左右;其次,科学施肥。施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肥料运筹。施加有机肥的同时,每667m2的本田还应该施用纯氮肥10—12kg,五氧化二磷5—7kg,氧化钾10—12kg。氮肥运筹中基肥、蘖肥、穗肥以及粒肥的比为5:2:2:1。②基肥。每667㎡的本田应该施以腐熟有机肥2000kg左右,锌肥1.5kg左右。③蘖肥,施以足够基肥的基础上,追肥也要尽早,大约在移栽后的7天,秧苗成活后追施尿素;最后,水分管理。水分的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①浅水活棵,插秧过程中,要保持浅水层,切不可灌溉深水。②薄水分蘖。分蘖期内要保持薄水,从而提升水温及土温,加强吸肥能力,保证根系健康生长,提升分蘖成穗率。
  4.做好病虫害防控
  水稻从苗期开始,就有稻瘟病、纹枯病、后期主要有稻曲病、穗颈瘟等,重要害虫主要有稻蓟马、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褐飞虱等。病害防控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主要根据菌源、气候和品种感抗病等特点等在病虫预报的基础上加以防控、害虫防治主要是在害虫发生早期虫龄较小时及时防控,采用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低毒农药相结合,捕成虫、杀卵和低龄幼虫。在病虫预报基础上,及时有效预防害虫危害。在农药使用上选用对环境友好对益虫低毒的化学农药、植物农药,减少化学污染和农药残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03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