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十九大以后,国家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应对新时期农业和农村新形势和新趋势,研究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特点,探究“三下乡”的社会实践育人新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对湖北省几所地方高校的暑期”三下乡”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多年指导“三下乡”工作的总结,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大学生”三下乡”在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新模式。
  关键词:新时期;三下乡;育人模式
  自1997年5月26日起,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和全国学生联合会共同发布《关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以来,大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教育活动已经走过20个年头。20年来,大学生"三下乡"取得了显著成绩,它不仅为"三农"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受到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一、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取得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指导实践,服务基层发展
  第一,专业结合实践,学生全面发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在引领和帮助青年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这一活动形式是青年大学生增长才干与奉献青春的重要载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有效途径。
  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必须具备思想和政治素质,包括思想认识、政治认识和政治信仰。在参与"三下乡"实践活动中,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研究、社会国情调查、参观实地访问等,将自己的所学知识与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群众和生活实际广泛接触。在广阔的天地中,他们提升了思想境界,培养了勤奋、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了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去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了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进一步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最终目标。在“三下乡”的深入实践中,大学生利用实践来检验知识,在实践的磨炼之下查漏补缺,更加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从而认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不足,激发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理论更加深入地结合实际。除了专业知识,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青年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合作精神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工作能力、大局意识、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第二,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力量。不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当前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大学生“三下乡”作为一种将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健康卫生等知识带入基层、送入乡村、服务群众的社会实践,它可以从思想上帮助群众建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有助于农村困难群众在思想上首先脱贫,树立起战胜贫困的强烈信心。大学生也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和奉献精神投入到农村建设中,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建言献策、解决问题,更好落实“精准扶贫”“扶贫扶智”政策,促进百姓思想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群体是农村建设和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成效对于“三农”工作具有深刻影响。
  (二)问题较为突出,亟待化解整改
  第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大学生“三下乡”实践育人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在某些高校和学生中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部分高校领导和老师对“三下乡”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经费投入不足。个别学生也存在服务意识不强,个人素质不高的问题。这样思想认识、思想境界上的偏差,不仅影响到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还会损害到高校的名誉,受到当地政府或单位的排斥。
  第二,实践活动周期较短。调查发现,部分高校“三下乡”存在着哪里方便就去哪里的原则,临时性、盲目性很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像一阵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存在着短、平、快的特点,重形式、轻内容,重宣传、轻实效,重开头、轻结尾,没有形成持续影响力,缺乏精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也使得实践活动无法制定长期目标而浮于形式。
  第三,协调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近年来党和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从政策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但是到了地方高校层面,还存在不少障碍,主要在于机制不健全,保障不到位等问题。首先,缺乏领导协调机制。调查发现,多数高校大学生“三下乡”都是团组织在落实。虽然团委在动员宣传、群众基础方面比一般的学校职能部门更具优势,但仅仅依靠团委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的参加。高校团组织在“三下乡”工作中受到资金、体制、教学资源、社会环境等方面客观因素的制约,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和多头管理的问题,缺乏统一的指导和协调。其次,缺乏激励机制。虽然文件要求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要求高校把干部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作为考核的依据,调动干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但是多数高校有关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缺失或者不完善,比如在对“两课”教师的职称评价体系中,并没有清楚地把组织大学生“三下乡”作为评审依据,干和没干一个样,在职称评比中往往是看课时量、论文数和课题多少,那些投入了较多精力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教师往往觉得心理不平衡。
  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新模式探索
  (一)建立高校协调机制
  大学生“三下乡”作为立德树人的实践活动,是一项复杂重要的工程,在高校必须建立起领导协调机制,才能保证从思想上重视,有良好的实践效果,最终做到持续性发展。大学生“三下乡”在高校应该由教务处、校团委、创新创业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不同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成立一个领导协调小组。教务处将“三下乡”纳入课程化和学时学分制,发挥领导统筹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组织教师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课程教学和事后调查报告的批阅。校团委和创新创业中心可以组织“三下乡”团队的申报、与地方对接协调、以及后期的表彰总结等工作。通过统一領导小组的协调,学校不同部门之间才能各司其职,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三下乡”实践育人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与精准扶贫相结合
  作为省属高校,与地方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近年,各高校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下,都安排了定点的驻村扶贫队,作为省属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的精准扶贫联系地,开展相关的“三下乡”实践活动。笔者所在的湖北某省属重点高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近三年,学校分别成立支教团、支农团、支医团、法制宣讲团、文艺团深入学校定点扶贫乡镇村庄进行暑期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与实践效果。虽然目前扶贫地已成功脱贫,但是正如脱贫“摘帽子”后不能“撤摊子”“甩包袱”一样,我们的社会实践也会一直继续,并建立专门的社会实践基地,持续持久一茬一茬地坚持做下去,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三)与专业实习相结合
  作为省属高校,学生的专业实习大多走向基层、走向乡村,“三下乡”社会实践与专业的实习相结合的举措能够有效的改变只有少数学生干部、有热情的学生参与“三下乡”的现状,让更多的学生积极投身“三下乡”。同时又充分利用实习实践基地的资源和优势,让学生在实习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将“三下乡”活动落实得更加有成效。“三下乡”实践活动与专业实习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双赢,既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调研能力,也促进了农村基层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良性发展。一方面,二者相结合改变了多年来“三下乡”仅仅由团委牵头开展的困境,通过将“三下乡”和学生教学实践环节相结合,扩大了“三下乡”活动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学生的最终归宿是融入社会实践,是参加到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洪流中去,二者的结合充分发挥了“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三下乡”活动中将专业实习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加以应用,让学生通过“三下乡”活动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学有所用、服务社会、实现价值,这也为大学生的毕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与创新创业相结合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创造已经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精神。每年的盛大赛事“挑战杯”和“创青春”是大学生展现创新创业精神的最好平台,加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以及2017年增设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青年大学生在开展“三下乡”活动时,可以充分把农村各项实际情况与大学生专业学习、科研方向以及这些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学以致用,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大学生在“三下乡”期间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感受自己专业知识所带来的成就感,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结语
  总之,省属高校将发挥其与地方基层紧密联系的优势,继续弘扬改革开放的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遵循青年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服务青年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大力加强实践育人工作,进一步深化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与精准扶贫、专业实习、创新创业等的融合,提高实践育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影响力,继续为青年的成长成才加油助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左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03):83-86.
  [2] 常海亮.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
  [3] 陈刚.大学生暑期社會实践活动转型改进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4] 张静.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创新经验——以西南政法大学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 学院学报,2018(04).
  [5] 秦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探索和思考[J].教育论丛,2013(12).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立项课题)《新时代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模式探究——以湖北省地方高校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LX1662018。
  作者简介:杨琳丽(1983- ),女,河南焦作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26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