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论文通过实证研究讨论功能翻译理论在指导高职非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成绩测试和访谈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发现:在高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渗透翻译理论对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对功能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教学方法比较支持。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高职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 2007 年修订并颁布了最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生翻译能力应达到的最低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笔者在长期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发现,现行教学和考核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且翻译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翻译教学效率,必须要有科学有效的翻译理论来指导。为适应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教学效率,课题组以功能派翻译理论为指导,研究如何在高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渗透功能翻译理论、技巧和策略,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翻译水平和技能,对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进行创新性研究。
一、研究基础
功能翻译理论主要创始人之一凯瑟林娜·莱斯,她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汉斯·弗米尔在其翻译思想影响下,創立了功能翻译核心理论:翻译目的论。 此理论认为无论什么翻译都有一定的受众群体,翻译是在“目标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张美芳,2005)。根据功能目的论,翻译要遵循四大法则:目的论法则,即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连贯性法则,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要求译文具有可理解性。忠实性法则,即“最大程度对原文本忠实模仿”(Nord, 2001:32)。后来,克里斯蒂安·诺德在此基础上提出译者应遵循“功能+忠诚”的指导原则,完善了功能翻译理论。该理论为英汉互译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具有一定突破性。但关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研究多是关于不同语言之间的互译理论和实证研究,翻译教学类的研究较少,对高职翻译教学类的研究更少。
课题组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结合笔者多年高职英语教学经验,探索出一些新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如从功能翻译角度加强学生语篇连贯性培养,加大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技巧等教学方法等。本研究以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来论证以功能派翻译理论为指导的新教学模式是否对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1)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学习现状如何?
(2)在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课堂教学中采用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教学模式是否能促进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
(3)学生对于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教学模式持什么态度?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宝职院医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四个专业四个班160学生参与实验。时间从大一第一学期持续至大二第一学期,约一年半。
(三)方法与过程
实验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翻译学习现状;其次,采用测试法了解学生的翻译能力。第二步是实验的关键,即在课堂翻译教学中采用的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教学模式,为期四个月。测试卷主要以英译汉为主,这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主要考查学生英译汉能力的要求相匹配。课题组于2018年3月将参与实验的4个班分成两组,随机选取2个班为实验组,另外2个班为控制组。未进行试验之前,课题组对参与实验的所有学生进行了第一次翻译测试,即前测,并将成绩录入电脑。在对参与实验学生进行测试之前,我们随机抽取了大一20名学生对本测试卷进行了预测,保证该测试卷的信度和效度。然后,两组采用不同的翻译教学模式近4个月:实验组采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新翻译教学模式,首先给学生讲授翻译的本质、原则和标准,并在每次翻译课程中进行翻译理论的渗透,引导学生思考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运用的原理,进行相应的练习和反馈。控制组仍采用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即按照课本内容,先讲翻译技巧,再做翻译练习。实验结束后,课题组又于2018年6月底对所有参与教学改革试验的全部学生进行了一次测试,即后测。后测之前,我们同样抽取了20名学生对本测试卷进行预测,确保该测试卷的信度和效度。测试结束后,我们将后测成绩录入电脑记录。最后,对参加实验的师生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大家对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对英语翻译能力的评价和对功能理论指导下的新教学模式的态度。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问卷调查
课题组学习借鉴他人的调查问卷,制定了本次课题研究的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翻译学习状况的调查问卷》,共十道选择题。备选答案设置都采用克里特量表的定距数据形式,采用从“完全不…”“不…”“有一点…”到“非常…”五个等级的模式,并随机选取了大一20名学生对此问卷进行了预测,确保随后问卷调查及结果的信度和效度。2018年3月课题组对宝职院医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高职班部分学生进行较大范围的问卷调查,以期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学习现状。课题组对问卷调查的结果用Excel2007进行分析。十道题分为三个方面:一道题调查学生的翻译兴趣:约90%的学生对于翻译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兴趣较浓。五道题调查学生对翻译学习的感受和习惯:多数学生对翻译学习有较强的畏难情绪;约58%的学生认为英译汉比汉译英难;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翻译学习习惯;约90%的学生认为学习翻译有助于英语学习;约82%的学生常在英语学习时习惯把英文译成汉语来理解。四道题调查学生对翻译理论、技巧的了解程度及对翻译理论学习态度:80%以上的学生没有或很少学过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约78%的学生很期待学习翻译理论和技巧;约65%的学生对自己的翻译水平不自信。 结果显示:目前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主要采用英汉双语授课,学生学习翻译主要以汉语为媒介,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养成,英语思维还没有培养起来。但学生对翻译理论和技巧学习有较强的兴趣和欲望,这对教师的翻译教学和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英语教学亟待改革和创新。
(二)实验组与控制组测试成绩分析
课题组对参加实验学生的前测和后测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项目包括所有测试成绩的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分、标准差等。结果显示:控制组和实验组学生前测时各项数据分析都表明控制组和实验组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实验前控制组和实验组参加测试学生的翻译能力差别不大,且翻译能力亟待提高。
后测成绩通过数据分析,显示为两组后测成绩各项数据间之存在显著差异,實验组后测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且采用原教学模式的控制班学生的后测与前测成绩没有明显变化,而采用新教学模式的实验班学生的后测成绩比前测成绩有一定的提升。这说明:在高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渗透功能翻译理论确实对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访谈
实验结束后,课题组对参与实验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包含两道开放性题目。学生认为教师应多讲些翻译理论和操作方法来提高翻译水平;多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法吸引学生学习翻译;多讲些跨文化知识等手段来提高翻译教学水平。他们觉得自己应该首先加强词汇和语法学习,夯实语言基础,多扩展英语文化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通过访谈,我们看到学生普遍比较喜欢新教学模式,支持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渗透翻译理论。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来提高翻译水平。
(四)实验结论推广
2018年9月至12月,课题组把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功能翻译理论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和推广,对我们前期取得成果的教学模式进行再次实践和验证。此过程仍选取两组学生为实验组和控制组,采用进行前测和后测来验证此教学模式是否有效,这次实验方法和步骤与前面实验基本相同,得出的结果也与之前的实验结果相近,再次说明采用功能翻译理论下新的教学模式能促进高职英译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当然,课题组在此过程中也发现新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经过及时沟通交流和调整,使之进一步完善。下一步打算进一步扩大应用规模。
四、结语
该课题通过教学实验来验证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教学模式是否能促进高职英语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有待提高。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教学模式比传统翻译教学模式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 因此,该研究有力地证明了对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今后,对提高国内高职高专院校英语翻译教学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 刘香萍.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1.
[3] 李亚妮,张亚娟,谭开荣.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学习现状调查[J].现代职业教育,2018(12).
基金项目:2017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高职高专)课题“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渗透翻译理论的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17GY038。
作者简介:张亚娟(1980.02- ),女,陕西周至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26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