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经济社会高速的发展背景下,对于生态的破坏越发严峻,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给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为了更加合理的利用土地,增加林草植被,改善日益破坏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进。国家在2014年启动了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此项伟大工程的建设对缓解当前不断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实践,首先分析了金沙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具体概况,并对推动我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对策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生态环境;退耕还林;对策;措施
  隨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退耕还林受到国家的广泛重视,为更好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其良好的发展下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民族兴旺发达。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于2014年在全国积极推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该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贵州金沙县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非常的重视,采取有利措施积极推进这一伟大工程,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具体到工作实际,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下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针对金沙县新一轮退耕还林现状,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措施,以供参考。
  一、金沙县概况分析
  金沙县分布于黔中丘原过渡向黔西北高原山地的地带,处于贵州省的西北方向,毕节市的东部。县域面积为2528km2,分布由26个乡镇,247个行政村,人口数量为62.2万,有55.9万人为农业户口,6.3万人为城镇人口。金沙县县域地形较为复杂,西南高,处于700-1400m海拔高度区域上。气候特点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具有非常好的水热条件,这为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区内分布大量的常绿阔叶林,同时分布很多种类的植被,生长速度快。
  二、金沙县退耕还林存在的主要问题
  退耕还林工程在金沙县2002年开始实施,目前有约34.31万亩人工造林已经建设完成,主要包括14.81万亩退耕造林地和19.5万亩荒山造林地。为我县生态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但由于我县春旱及伏旱较严重,对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有一定的影响,每年的造林补植率较高。尤其是2008年春季发生的50年不遇的特大雨雪冻害造及2009年持续半年的大天干造成幼林地树木大量受损,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地的林木保存率,极大地加大了补植补造工作量。而退耕还林工程原来每亩只有50元苗木费,由于经费太少,栽植质量较差,需补植补造的面积较广,虽然2008年、2009年的巩固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经费、灾后重建经费以及有一部分退耕还林补植补造经费对一部分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进行了补植补造,但仍有一部分造林未进行补植补造。
  三、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对策措施
  1.新一轮退耕还林的设计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规划,分类经营的原则;统筹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坚持与扶贫开发,农业结构调整,林业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旅游开发相结合;坚持谁造林、谁经营、谁管护、谁受益,实行个体承包和责权利挂钩。凡土地使用权属不清或纠纷未解决的,不安排工程造林任务;坚持相对集中连片,形成规模,积极探索荒山造林的经营管理模式,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
  2.制定科学管理体系和综合配套措施
  (1)地方职能部门建立管护体系和管护措施,根据项目实施乡镇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封山育林的培育方向,因地制宜地培育用材林、薪炭林。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封育地类为灌木林地,采取全封方式,使之尽快成林。育林措施采取人工补植的方式。对封育区内自然繁育能力不足或幼苗、幼树分布不均的间隙地块,进行补植,补植树种为马尾松。
  (2)制定封山育林区,共区划封育区7个,分别为绿竹村封山育林区、青风村封山育林区、云岩社区封山育林区、金白社区封山育林区、东光村封山育林区、永丰村封山育林区、金龙村封山育林区。切实加强封山育林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调查处理封育区出现的问题和纠纷。封山育林区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成立封山育林管护组织,明确管护人员,同时向广大群众宣传封山育林对于加速发展林业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县、乡政府发布封山育林公告,并制定和完善乡规民约,建立健全管护组织,明确管护人员3人,制订管护措施;在封育区人为活动频繁的主要路口、道旁、村寨比较醒目的地方,设立碑4块、牌4块,规格为砖混结构。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严格野外用火管理,制订护林防火制度,加强母树及幼树的保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3)育林措施。根据不同的地块,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进行补植,保护好地块内现有的幼苗幼树,以达到封育目的。
  (4)管护形式。因地制宜,明确护林人员,签订管护合同进行管护。
  (5)加强档案管理和检查验收。建立封山育林技术档案,专人管理,为总结推广工程建设效益提供依据。在不同封育类型、不同管理措施的封山育林地,设立固定标准地,定期观察记载,探索封山育林封育成效。严格管理,加强检查监督,实行县每年对封山育林实施效果进行检查验收,省级复查,国家级抽查三级检查验收制度,确保工程成效。
  (6)科技措施。坚持科技兴林,增大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加大技术培训与科技推广,积极应用科技成果,建立基层骨干技术队伍,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
  3.加强组织领导。退耕还林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县乡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分别明确一名领导具体负责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县直计划、财政、文广等各有关部门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县、乡、村、组、造林农户层层签订责任状,在相应政府机构与农户中充分落实退耕还林的目标任务与责任。将此项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奖优罚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林业部门应当努力做好退耕还林的规划设计,并对此项工作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保证种苗质量,同时加强检查验收工作。财政部门提供丰富的资金支持,镇政府有效的组织村组及农民进行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实施,按质保量的完成此项任务,并做好相应的管护工作。
  4.大力宣传宣传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为了使人们更加充分的了解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加强此项工作的宣传工作意义重大,为了使退耕还林宣传工作落实到位,可以利用电视媒体、广播、标语以及报刊等多种形式进行此项工作的宣传,让人们更加充分了解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意义,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深入人心的效果。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与农村农民密切接触的基层组织,更应当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相关的教育引导工作,转变人们陈旧的思想,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积极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摘掉贫困的帽子,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5.强化工程管理。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实施终身责任制,这是确保此项工程质量的重要工作措施,同时,将责任充分贯彻落实到山头地块以及个人身上,承包到户。全县各项目乡镇非常重视此项工作,退耕还林工程中,选择技术能力强的专业队伍进行植树造林工作,这为保证退耕还林工程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加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管理,依照相关项目设计施工要求,规范施工,不得随意更换地块及在设计小班外施工。实行跟踪检查,重点检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更好地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
  进一步提升退耕还林工程资金管理工作水平,针对此项工作,单独设立相应的账目,确保退耕还林工程专款专用,科学核算。严格控制工程建设中人为因素,引发的质量问题与资金问题,并依法按有关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档案收集、分类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展退耕还林经验总结和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统计报告制度,及时作好信息反馈工作。
  参考文献:
  [1]黄维.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1):246-2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377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