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活互助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最好时期之一,但是,却有不少大学生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四处寻找兼职,为生活费用和学费奔波。国家近些年来不断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但是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压力仍然很大。文章针对上述问题,在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工作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以发挥学生互助自助为目的的“一元钱基金”模式, 以期能为高校贫困大学学生互助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互助;资助;一元钱基金
  一、广东医科大学大学生生活互助探索的背景
  随着高校扩招和收费并轨的发展,这导致了更多的低收入家庭难以承担其子女相对高昂的费用。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学生忧心、家长愁心、学校担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据《中国贫困生调查报告》的公益调查结论显示,有6成贫困高考生凑不齐学费。报告称,包括生活费在内,平均每年每个贫困高考学生家庭的子女的教育支出在6780元左右,高于他们的平均家庭总收入4756元,超过2/3的家庭入不敷出,81%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10.2%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高达79.8%,只有4.7%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在40%以内。因此高校学费政策的实施需要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以保证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就学。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中,逐步建立起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与此同时,在十九大报告中,关注民生是十九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在关注民生方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需要做很多事情,比如促进教育公平、关注贫困学生、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促进青年创新创效、进一步维护青少年的权益等。
  基于以上现状分析,为弘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营造校园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健全学院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扩大资助渠道,帮助学院贫困大学生克服生活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特设立“一元钱”基金,鼓励在校大学生立志、立德、求真、求精,以达到助学、奖学的目的。
  另一方面,“一元钱”基金的创立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关注民生、关爱贫困生方面一直走在学校前列,是对现在一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等多种方式助学体系的补充;同时也是为广大青年服务,引导青年增强助人为乐的意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中,促进人与人的相互关爱、人与社会的相互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一元钱”基金的互助模式
  (一)组织构成
  一元钱基金成立基金领导小组、基金募集小组、基金管理小组、基金监督小组,平时主要工作由爱心会负责,学院团委指导爱心会的建设,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由学生负责,监督主要由辅导员、团委老师负责。
  (二)荣誉体系
  为提高全院师生积极性,学院特设立“爱心天使”和“爱心团支部”的荣誉称号,并授予该学年度对“一元钱”基金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支部,设立“爱心单位”的荣誉称号并授予对“一元钱”基金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爱心单位。
  (三)资金来源
  “一元钱”基金的资金来源上是多样的。在基金章程中, 我们基金来源有:(1)学院提倡学生每月自愿捐一元钱:在每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进行“一元钱”基金的收取,并在每月的第三个星期以电子档等形式对“一元钱”基金的收支进行公示,以确保基金的透明度。(2)每年学士服租赁收入:为扩大资金的来源,我们将用部分基金去购买学士服,并在毕业季以适宜的价格租赁给毕业生,一方面为本校毕业生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一元钱”基金的收入。(3)第二临床医学院教师工会将活动奖励经费的15%捐入“一元钱”基金。(4)社会爱心单位企业捐款、热心人士捐款:社会爱心单位企业和热心人士也积极的向“一元钱”基金捐款,这也反映了他们对“一元钱”基金的认可和支持。(5)爱心回收以及义卖等等。
  (四)网络支持
  在“一元钱”基金的公示过程中,需要借助网络的力量,以保证资金各项收入支出的公开,做到基金的公开化、透明化。另一方面,在“一元钱”基金以后的定位发展上,更加需要依赖互联网的力量,需要通过网络建立“一元钱”基金的网站,来加大基金的宣传力度和收入来源,号召更多的人来加入“一元钱”基金的服务行列,来关注我们的贫困青年。
  三、“一元钱”基金服务项目
  “一元钱”基金主要资助对象是第二临床医学院的贫困学生,“一元钱”基金的服务项目分为常规资助与非常规资助。
  (一)基金資助常规项目
  突发基金、特困生慰问基金、临时生活补助、冬日爱心棉被。(1)突发基金:主要针对我院出现突发意外以致经济难以维持者,补助金额不超过五百元。(2)特困生慰问基金:主要针对我院刚入学的贫困生,一次性发放慰问金额每人二百元,慰问人数一般为每个班1~2人,慰问形式由基金管理小组确定进行。(3)临时生活补助:主要针对我院在校生中因各种原因所致生活上临时出现经济困难的学生,补助金额一般不超过五百元。(4)冬日爱心棉被:主要针对我院刚入学的贫困生,一次性每人发放一床棉被,受惠人数一般为每个班1~2人,发放形式由基金管理小组确定并举行;资助对象确定程序与特困生慰问基金慰问对象的确定相同。
  (二)非常规资助:爱心营养午餐
  爱心营养午餐:本项目由东莞市红十字会提供专款资助,定期发放,资助对象是全院经济困难学生,每餐7元,具体名单由各年级推荐,“一元钱”基金领导小组审核后报东莞市红十字会批准发放,具体发放金额根据东莞市红十字会的拨款而定。
  四、“一元钱”基金已有成果
  (一)“一元钱”基金品牌形象深入民心,影响力大
  “一元钱”基金从2007年10月创建至今,十二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广大师生及爱心会历届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成绩。“一元钱”基金资助人次高达2907人,尤其加大对亟需帮忙的贫困学子资助力度。在一次又一次的公益行动中,“一元钱”基金成为了我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载体,让每个学生都知道“人人奉献一元钱,殷殷爱心满校园”的爱心传递活动并参与其中。“一元钱”基金从一开始2383.5元启动资金,到如今总收入共计达852444.65元。“一元钱”基金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汇集了全院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爱心和汗水,不断发展壮大,健康成长。   (二)“一元钱”基金建立长效互助机制,管理运作常态化
  “一元钱”基金注重日常的管理和理念的普及,增强在师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一元钱”基金定期开展全体学生每个月自愿捐款1元钱、第二临床医学院教职工参与学校集体活动所获奖金15% 捐入基金等,充分调动了全院师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认同感,并且在每项基金发放时都能公开、公平、公正,专项基金专人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临时补贴、爱心慰问、校服减免、突发基金等形式各样的资助。每次资助都能得到广大师生的参与和一致赞同,深受同学们欢迎和支持。
  (三)“一元钱”基金扩大资金来源,公益形象得到各媒体关注和支持
  “一元钱”基金从成立到现在,积极寻求外界支持,联系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 如南方日报联合慕思基金,东莞市红十字会,东莞市东南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等等均对项目给予了支持。同时,“一元钱”基金的公益活动得到了中国教育在线网站、《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大粤网等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报道,扩大了“一元钱”基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一元钱”基金的创新
  (一)“一元钱”基金,是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的创新,具有借鉴价值
  贫困生是当今高等教育突出问题之一,贫困生的生活和学费也是各高校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家和各高校对于贫困生的问题都较重视, 相继出台一些实质性的措施给予帮助, 目前已建立起一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等多种方式助学体系。这些助学政策的出发点是让人理解的, 但据试行经验, 无论在理论上, 还是实践操作层面中, 都存在不合理、不正常的现象。贫困生经常因经济、身心多重负担而影响学业, 较难获得各类奖学金。然而“一元钱”基金,能从更实际的方式给予贫困生资助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是十分优秀而又极需帮助的贫困生,是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一个补充和创新,值得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推广。
  (二)“一元钱”基金,对于广大青年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教育载体, 引导广大青年学会感恩,关心周围同学, 建设和谐校园
  十二年来,“一元钱”基金完成了无数次的蜕变,从初出茅廬狭隘的服务面到家喻户晓的涵盖。“一元钱”基金弘扬和继承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用热情和真诚去帮助别人,用切实的行动去感染别人,感动别人。这与我校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同一个学校,同一面旗帜,同一个事业,同是广东医人”的和谐风气不谋而合。
  (三)“一元钱”基金的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
  几年来,“一元钱”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七个:第二临床医学院全体学生每月自愿捐献一元钱及老师的不定期捐款、社会爱心单位捐款、社会热心人士捐款、第二临床医学院教职工参与学校集体活动所得奖金15%捐入基金、爱心环保回收等。
  (四)一元钱基金,由学生自行管理,工作透明度高
  “一元钱”基金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从基金的每一笔钱收入到支出, 都有学生参与管理和监督,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基金运作情况定期在全院范围内公示,同时,欢迎全院师生对基金的管理与运作进行监督,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任何人对基金的管理或使用存有疑问的,均可通过一定程序申请对基金查询,保证了“一元钱”基金的公平、公正、公开,受到了全院师生的高度好评。
  参考文献
  [1] 蔡映辉.高校开展互助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08).
  [2] 徐子恒,王为正.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8).
  [3] 许公正.大学生朋辈教育研究[D].辽宁大学,2015(05).
  [4] 谌宏伟,彭向训等.高等院校设立专业互助基金的创新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03).
  [5] 王姗.融合侨乡文化特色,推进地方性高校助学工作——以江门五邑大学为例[J].价值工程,2012(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007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