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是关乎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幼儿园教师的提问存在数量多、质量低、幼儿应答机会分布不均匀、教师回应方式机械等诸多问题。那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什么样的提问才能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和幼儿的良好发展呢?
关键词:提问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0-0176-01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著名教育家德加默指出:问的好,即教得好!他认为,提问最能够表现出教师的教学艺术。的确,高质量的提问可以促使幼儿的思维更清晰、想象更丰富、行动更得体。有人做过一个调查,认为教师设计的问题30%可以用“是”和“不是”来回答,60%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简单模仿来回答,只有10%是能够引起孩子认知冲突的、创设了问题情境,能帮助幼儿形成“建构”的问题。
一、教师提问的类型
1.陈述性提问。指幼儿细致的观察并描述事物。如:老师手上有什么?苹果长什么样?你在图上看到什么?妈妈的眼睛长的什么样?
2.比较性提问。即启发幼儿比较事物的异同。比如:先看看自己的苹果,再看看老师的苹果,比比看两个苹果有什么不同?三角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这两个娃娃长一样嗎?哪里不一样?
3.分类型提问。启发幼儿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提问。比如:说说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谁站在上边?谁站在下边?
4.开放性提问。是指在脑海中迅速的检索与问题有关的知识、经验,重新综合得出新的结论。通过这种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你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吗?玩具柜的玩具可以怎么分?
二、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
众多教师已经在不断改进惯有的提问方式,但遗憾的是,在提问上还是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或习惯存在,常见问题有三:
聚焦问题一:提问肤浅,逻辑性不强,烘托低密度课堂
孩子情绪激昂的回应声,气氛活跃的课堂就是一节成功的活动了吗?不一定!从以上例子来看:
表现1:提问肤浅,低思维多呈失真课堂
部分教师却为了烘托师生互动的气氛,为教学预设了很多问题,认为提问多,和孩子之间互动就多,从“满场灌”演变成“满场问”的局面,只求数量没有顾忌到提问的质量,留给幼儿思维与创造的空间甚少,比较肤浅,让幼儿不经过思考就可以回答,呈现出一种纯气氛课堂。如:①你去过动物园吗?(全体幼儿迅速回答去过);②动物园好玩吗?(90%的幼儿回答好玩)③还有呢?(重复上一环节的提问,幼儿思维发散不出去)。平均有90%以上的幼儿能迅速、统一的做出无思考反应,都是根据眼睛看到的直接反映。
表现2:提问缺乏组织,逻辑性不强,表述不严谨
该案例中幼儿多次有问必答,有答必对,而且声音还格外的响亮。每回答一次是不是,好不好这类问题,我就记录一下,在我有耐心纪录的时间内,共有10多次这类整齐划一的回答。如:①是不是正确的?②是不是啊?③是不是答对了?……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提问的内容没有经过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想问就问,更缺乏课堂语言的严谨。正是这些“徒劳的、低密度的问题”,使幼儿不多想1秒钟就大声回答,虽然氛围热烈,却代表幼儿思维“渐渐呆械”了。
聚焦问题二:提问频率高而且重复率高
如案例所示:①请小朋友说说大象长的什么样?头上有什么?身体上有什么?喜欢吃什么??②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长颈鹿有什么特点?他的脖子怎么样?③他是谁?老虎身上有什么?他喜欢吃什么?教师问这些问题没有给孩子很多的时间思考,高频率的发问,而且问题的性质都是差不多,以这于最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开始说话,做小动作。
聚焦问题四:提问的反馈工作被忽视
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所以问题提得好仅是成功的一半,还有更为重要的一半,那就是对回答做出合理的反馈——或是给予激励,又或是给予学生加以引导。
案例中的问题都是由教师所提,有效的比例只占了30%,反应较差的55%,10%的提问是毫无反应的,还有5%是出现“东拉葫芦西扯瓢”的情况。而教师在无人反应的时候却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搪塞了事。
整个活动里,教师或许是紧张,对幼儿的回答一直在重复,并急切的问:还有吗?15分钟里,这个提问共出现了15多次,尤其是在最后显现隐形的字这个环节上,频率更多,达到了平均50秒一次。其实幼儿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
由此可以看出,有效提问的着眼点应该放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发散点进行提问。
三、如何设计有效问题
1.紧扣目标点——“准”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幼儿教师提的问题要让孩子有一种“跳一跳摘到苹果”的感觉,既不要过于简单,又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唤起学习的兴趣。如,怎么在去找犯罪嫌疑人呢?这样让孩子没有具体依据,大海捞针式的猜测,直到猜到为止,或者最后由老师引出答案。无论是哪种结果,都会把课堂常规变得一片混乱,达不到目的。所以,教师要积极寻找幼儿“已有经验”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促使幼儿不断将“最近发展区”转换为“已有经验”才能更好的提出问题。
2.抓住发散点——“活”
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幼儿发散思维的发散点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以更多的思维空间。如:为什么你觉得他是?到底会是谁?让孩子自由大胆去猜测、对比,然后通过大家不断的验证、在猜测、对比,得到最后的答案。让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在验证。如:这两道轮胎印相同吗?哪里不一样?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应当考虑提问要有梯度和层次,让各个不同发展程度的幼儿都能有所思考,更应该从幼儿的反应情况动态的来选择答复问题的对象。
参考文献
[1]温州市幼儿园保教工作规范(试行)[M].温州:温州教育局基教处,2012.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Paul C.Beisenherz.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轻工业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222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