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学前教育舞蹈专业建设中的“教学”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前教育舞蹈专业教学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不但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对舞蹈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渐形成美的形体和气质,还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舞蹈教学对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也起着促进的作用,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因此,舞蹈课程不但可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舞蹈课程也是他们未来从事幼儿教育的一块基石。
  关键词:学前教育;现状分析;舞蹈课程;教学改革
  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它既不同于舞蹈院校和文艺团体的专业舞蹈教学,又不同于业余舞蹈爱好者的训练,而是幼师生特有的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是培养具有舞蹈教学能力的幼儿园教师,是为她们在以后工作岗位上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因此,教师如何运用有效的学习课时,即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又在教学中使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编排舞蹈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是中职舞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学前教学专业舞蹈现状的分析
  (一)中职学校学前专业生源素质和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1)从生源质量和课程设置看,生源质量较弱课时比例不合理
  中等职业学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普通初级中学,少部分来自高中。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都未受过任何形式的舞蹈训练,并且学生年龄偏大,身体的软度、肌肉能力与协调都没得到锻炼开发,一部分学生的身体条件相对较差,仅凭自身具备的身高、五官等基本条件得以升学,这无疑会给舞蹈教学带来诸多困难。舞蹈学科是一门技术比较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够掌握舞蹈技能,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一周两个课时,一学期也就三十四个课时,这样课时是远不能够满足舞蹈学习。课程的针对性、合理性、细化和量化等一些细节问题,造成教学方式、效果不能够达到理想的状态。
  (2)从课程教学结构看,艺术实践的比重远远不够
  主要体现教学内容单一陈旧,缺乏针对性,与实际需求脱轨。在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艺术实践只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分布在每个学期,最大程度上是为学校的重大演出排练节目,并没有把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看作是面向全体学生,导致一部分学生除了课堂的学习外,技能得不到磨炼和展示,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随着各种技能比赛、舞蹈大赛、演出活动的增加,学校才逐渐开始重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教学。学生90%来自农村,从没接触过舞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研究舞蹈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研究教学、不断创新,找出适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块的校本教材。
  (二)专业舞蹈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差别
  专业舞蹈教学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来进行学习,注重舞蹈基本功和技术技巧的培养,深入学习舞蹈知识并在舞蹈领域中全面探索发展。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专业舞蹈人才,仅基本功训练就需几年的时间进行学习达到较高水平,还要进行民族民间舞和舞蹈剧目的学习,每门舞蹈科目都要学得精学得透。相对于专业舞蹈教学,中职学前专业的舞蹈学习时间短,一般只有两年的时间来进行舞蹈的学习,每门学科只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不能系统地进行学习,更好的体现所学舞蹈知识。另外,很多学生入校前没有经过系统舞蹈训练,个体差异较大,兴趣培养的难度也较大,加上舞蹈课比较辛苦单一,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中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对象是幼师,目的是為了让其在未来的工作中,使学龄儿童在幼稚园生活更丰富多彩,重点是以寓教于乐为原则,所以更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明确培养目标,选择针对性的舞蹈教学内容和教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并逐步培养为爱好
  在中职学前专业的舞蹈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并享受学习过程,在逐渐掌握舞蹈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从而爱上舞蹈。首先,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启发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可通过观看视频、倾听音乐、观察图像、技巧展示和师生互动等多种途径,融入到舞蹈教学的氛围中。其次,教师要转换思想,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充分理解学生的想法,揣摩心理活动,了解他们热衷喜爱的东西。中职学生的年龄段正值青春年少时,对各种流行事物有着十分热衷的追求,教师可以着眼于学生对流行舞蹈的这份热情,尝试筛选出适合教学的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共鸣,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与审美感知紧密结合,正确引导学生对各种潮流风尚的认识,丰富教学过程,使之更加生动有趣。另外,学生之间因为个体差异不同,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师要认真观察分析学生的特征特长,紧紧抓住不同学生的特点,鼓励扩大其优势,纠正其欠缺之处,使每个学生都能均衡发展,避免学生中出现过大的差异。
  (二)舞蹈教学内容的重点和目标
  (1)打好舞蹈基本功,掌握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要围绕培养目标来选择目的性和方向性。在教学中应以训练学生直、立、灵活、协调与表现力为主,软度技能为辅。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舞蹈基础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幼儿歌舞、创编等几个部分。这些内容的学习是必要的,我们还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舞蹈风格,拓宽教学内容并注入新元素。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丰富学生的舞蹈语汇,增强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因此,舞蹈基本训练主要掌握正确、科学的训练方法,掌握舞蹈动作运动的基本规律,而不以训练学生的软开度和高超的技术技巧为主要目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部分教师要从民族风格的代表性、训练性以及实用性上来进行综合选择,主要以学习汉、藏、蒙、维、傣族等几大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这些民族民间舞都有着不同训练价值的典型性和实用性,并丰富了学生的舞蹈语汇,提高了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为将来编、教舞蹈做好准备。幼儿舞蹈部分不仅要学习幼儿舞蹈基本步伐和常用动作,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律动、歌舞表演、创编能力以及作品编排能力。通过这些歌舞动作的练习和创编,使学生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歌曲、歌舞律动和歌舞表演的特点,掌握动作创编的方法,增强表现力。同时进行幼儿歌舞的教学试教,通过集体讨论、分析和教师的精心指导,鼓励他们放手大胆的实践,积累经验。   (2)培养学生掌握幼儿园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学方法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舞蹈教学法的学习是尤为重要的。不仅要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提高讲、教的实际操作能力。要说、唱、跳结合起来,幼儿的唱唱跳跳是不分家的,孩子们用又唱又跳的方式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首先,载歌载舞的形式符合幼儿本身的特点。其次,载歌载舞的形式能让幼儿理解和表达思想情感,增强身体的协调性、活跃大脑的思维。在各种舞蹈初级考级教材中就要求幼儿要“边唱边跳”。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开始很不适应边唱边跳,他们有时顾了跳不会唱,或者记着唱又跳不好,还有在边唱边跳练习中会上气不接下气,显得十分吃力。因此,在舞蹈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边唱边跳的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把舞蹈动作表演好,还要求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把表演做到完整、流畅有一定感染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课堂教学组织一般采用班级授课制,人数多的也采用分组的形式上课。合作式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师生之间的合作在课堂内外都是顯而易见的,这里更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比如把学生分成七八人为一组,推选能力强的同学当小组长,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帮助同学纠正动作,组织同学们排练,共同完成舞蹈表演和创编作业等。这样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也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教学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合理设置课程性质与目标,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为达到教学的效果,合理设置舞蹈课程主要体现在系统性和逻辑性。系统性要让学生对整个舞蹈体系有总体认识,让学生了解舞种的特点。逻辑性的安排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便于学生消化吸收。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它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课程。它的目标设定与专业舞蹈院校课程目标不同,舞蹈专业院校培养的是技艺精湛娴熟的专业艺术人才,而作为素质教育的学前教育舞蹈课程,体现课程与音乐学习、与学前教育实际需要的互补,课程目标以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以舞蹈知识技能与能力整合发展为逻辑,使学生初步具有正确的舞蹈体态和基本的舞蹈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师范意识和献身幼教艺术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学科性质和教授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鉴于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的特殊性,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像专业院校的课程安排得更为系统化,因而一堂课往往不限于一个任务,而同一任务也不限于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将基训与身韵、身韵与民舞、幼儿舞蹈与创编、舞蹈剧目欣赏与舞蹈理论等相揉合,避免课堂教学单一化,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可将不同的舞蹈形式融入到教学中,用简单的现代舞动作和动感十足的音乐做热身运动,以饶有兴趣的即兴舞蹈小品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不仅避免了单一舞蹈训练所造成的枯燥乏味,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视野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即兴反应能力,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二)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准确定位,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在专业课程安排上要符合本专业的特色,找到本专业的重点应用知识。针对教育对象的生理及心里特点作出相应课程安排。比如,幼儿音乐和舞蹈等方面。根据当下的实际就业情况,选择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能够发挥实际的分析能力,有效的根据招聘单位对人才选拔的侧重点制定课程体系,以及教育教学目标,并配合目标,根据校课程安排制定详细的教案,做到高效性和针对性的授课。
  (三)积极地创新方法
  通过语言的表达以及教学设计的方法进行模拟教学,如模拟幼儿园的舞蹈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表达及组织能力的提升。在课程设计中恰当的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可增加学生的立体感知能力,增加思维的想象力。对于某些知识或者动作不好理解的,老师要言传身教,反复示范标准的动作来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小组学习以达到互帮互助,提高优秀学生,带动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学习。
  (四)构建适当的教学环境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不应只是简单的死硬模式,要把它的趣味性贯穿于整个教学,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从舞蹈的音乐入手,以音乐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音乐中得到放松;慢慢引导学生表达肢体语言,从而让学生在音乐的带动下,感受舞蹈的形体美、力量美和神韵美。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舞蹈专业还存在教学缺乏创新意识、不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以及定位不明确等缺陷,阻碍了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不断完善教学缺陷,提高学前教育舞蹈专业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培养合格的、优秀的学前教育舞蹈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冰.论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在社区音乐教育中的开发利用[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05).
  [2] 李建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音乐艺术专业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01).
  [3] 刘蓓.浅析新疆地域特色高职舞蹈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研究——基于新疆高职音乐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建设[J].北方音乐,2013(11).
  [4] 王小金.论舞蹈教学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09(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53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