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共十九大会议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大决策,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产业振兴是首要与关键,人才振兴是重要支撑,因此必须要增强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其生产经营水平,要努力打破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这一瓶颈,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本文结合实际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大力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战略;培育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是中国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举措,而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和受益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工业、轻工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需要大批量职工,农村高质量青年劳动力不断向外流动,尤其是以受过中等、高等教育的学生以及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为主。尤其是近十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较快,在农村留守的除了老弱人员,其余的多数青年人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综合素质和生产水平较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全力解决乡村振兴战略人才短板问题,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从而推动农林牧渔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以乡村长久发展来提升国民生产总值,进而带动国内生产总值。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
  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建立中国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农村种植产业,通过惠民政策及富民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及技术补助,增设许多新型农业机械设备,相关操作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根据有关数据回馈分析,近几年农业生产率逐年提高,但与外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异,我国的勞动生产率水平相对偏低。其主要原因就是投入到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人才不足,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综合能力较弱,不能熟练的掌握并运用先进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及机械设备。
  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建立中国现代化农业中转市场的需求
  以中转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利益和成产效率为重心,以科技化机械设备和管理手段为框架,以农村合作社等组织为枢纽,最终以回归市场价格体系将产业的多步骤构成一个可循环的生态圈。形成一个以购买、种植、加工、供销为一体的生产经营售卖模式。
  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建立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人体系的需要
  随着西部大开发及援疆项目的实施,新疆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普遍到城市去谋求发展,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属于不固定群体,大多数以经济利益来决定就业去向,导致农村青年人口数量相对减少,剩余人口离现代农业技术所需要的人才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急需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新型职业农民在实际培训中出现的问题
  自2012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在有关扶持政策下,全国新型职业农民的打造数量已高达1400万人。新疆和静县于2015年开始主要在农区乡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至今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近400人,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本土实用人才,但因起步较晚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难题。
  1.主管部门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
  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扶持政策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农民主动要求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2.培训体制不完善,针对性不强
  (1)挑选培育对象时筛选把关不够严格,年龄超过45的人员较多,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2)订购的部分培训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没有结合现阶段本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生产实际,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未能结合生产实践配套编印本土特色教材。
  3.培育系统不完善,缺乏实用性
  (1)培训资源比较零散,近年来因新疆及本地区工作重心的转移,县农广校机构及人员不健全。另外,农业部门培训项目多、培训间隔时间长、培训地点不固定等原因,造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没有连续性,没有形成规模化。
  (2)基层组织参与度小。目前,基层乡镇(场)的参与度较小,培育场所有限,培训体系不完整,开办乡村教学班比较困难,培育质效较差。
  (3)课堂培训形式相对单一。受教材、师资力量、培训场地所限,培训课堂内容相对单一,加之农忙时节农民忙碌,参加培训的人员时间有限,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4在信息化时代中,没有开设网络教学模式
  因网络上构建的培训网页技术较落后,造成网络教育资源短缺,培训内容不够全面,不能有效的为农民提供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相关信息。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探索
  1.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放在首要位置,明确职责,抓好落实。同时要合理调配相关部门的参与体系,将农业、教育、人力资源、财政等部门进行统筹规划,全力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2.精准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1)精选培育对象。尽量选择18-45周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主要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营销的农牧民进行精准培育,以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带头人为主,因其发展潜力大、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速度较快。
  (2)科学化制定培训内容。在培训前深入各乡镇做好调研,根据乡村产业结构、特色品种和生产实践,有针对性的开设培训班。
  (3)分门别类进行培训。对务农人员开展现代农业知识更新培训,增强其经营管理水平;对返乡务农的高素质人才,主要侧重创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发挥其传帮带作用。
  (4)创新培训模式。指定符合当地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生产特点、生产实际的培训机构模式,采取农牧民大讲堂、田间课堂、实地观摩等形式,结合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实践进行讲解,便于农民理解吸收。
  (5)完善计算机教学模式。县、乡(镇)、村(社区)积极为农民搭建互联网学习平台,加大农民上网学习的力度,确保农民在线下观摩学习,在线上交流讨论。
  3强化农民的规范管理机制
  (1)完善相关资格认证。明确认证条件、标准、环节、部门以及后续管理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尽快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分级登记制度和等级考核标准制度。
  (2)完善相关信息颁布体系。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档案,实时更新记录农民基本信息、接受培育的项目以及政府的扶持资金等,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及指导工作。
  (3)健全农民从事农业资格的标准。逐步启动落实农民必须考取农业资格证书,才有从事农业、服务农业的资格条件,以及获得政府和国家支持的绿色通道等相关政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支柱,深刻认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结合实际、认识不足,才能补齐短板,不断改进和创新。只有深入农民队伍中解决根源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率,最终才能提升国民生产总值,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茂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初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3):147-149.
  [2]李登广.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如何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5):18-19.
  [3]倪加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培育问题的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01):38-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64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