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环境、培育机理及出路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优芳 毛慧 冯爱芳
摘 要:未来“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一直是困扰农业农村发展的亟待解决的大问题。结合L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内生性培育途径和外生性培育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9.05.012
文章编号:1009-6922(2019)05-60-07
未来“谁来种地”这一现实问题和“如何种地”这一深层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农业农村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反复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特别是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要破除人才的制约瓶颈,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个关乎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全局性、方向性和战略性的大问题。
当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新生代农民群体对土地“陌生”、农民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欠缺等问题,都使得农业生产的安全与农村社会的发展受到阻碍和威胁。乡村振兴要顺利推进,必须解决农业农村人才愿意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问题。浙江省L市针对当前农村的实际,探索出一条内生主导和外生推动的职业农民培育之路,目标是培育一批懂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农业农村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
沃尔夫在《农民》一书中认为传统农民以维持生计为目的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小农意识,一般文化程度不高,不会利用现代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传统农民仅仅只是一个户籍的概念,更具乡土性,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
职业农民和传统农民虽共属农民范畴,都是依赖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但从职业的角度看,职业农民比传统农民更具专业劳动技能、生产管理经营技能,并将农民职业当作人生的价值加以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职业化。即将农业作为终身职业加以实现,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二是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懂技术、会经营、有文化、成组织,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三是专业化。新型职业农民不再是小农经济,而是农业商品专业化的生产者。
(一)解决未来农村“谁来种地”的问题,破解农业发展后继乏人的困局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2018年L市有农业人口77.88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6万左右,不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约50万左右,真正留在农村从事劳动的以老人和妇女居多。调查中发现,几乎没有一个青壮年劳动力在田里从事农业生产。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日趋短缺且呈老龄化趋势,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刻不容缓,它能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能缓解农村日渐严重的农民老龄化问题。
(二)发挥农业固本的作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有效途径,同时也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因此必须推动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彻底转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为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提供了人才支撑,用现代农业的经营模式最终解决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
(三)促进农村社会繁荣发展,促进凋敝的乡村振兴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现代农业建设队伍,让高素质的人才愿意留在农村,从而推动凋敝的农村重新振兴。
二、新型職业农民生成环境分析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需要复杂的社会环境
1.必要的社会和职业尊重。几千年来农民的社会地位在社会阶层中基本处于最低端,其身份一直得不到尊重。因此,农民的身份地位直接影响是否愿意当农民的择业判断,即便中央多年连续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但是农民这份职业的择取者数量还是没有增长。
2.较好的经济收入。农民必须且能够从农业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收入,才愿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按照2020年小康目标的要求,农民收入要在2010年5919元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1838元。这里关键的是务农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只有务农收入与其他行业收入大致相当,才能吸引有志者将农民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
3.政府的支持与保护以及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保护。我国政府已出台相关法律,用政策和法律手段来促进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保护作用,但这些既定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保障体系。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环境还需要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配套支持,在专业化分工和集约化服务规模效益的社会化农业经济组织中让新型职业农民有施展本领的空间。农村金融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和土地流转,农业保险则可以保护农业从事者避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二)职业农民生成需要解决的要素
1.解决农民职业准入制问题。在中国,农民职业进入无门槛,其“职业性”无从体现。必须解决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性”的不可替代性和专业性问题,和发达国家一样将农业从业者和各项素质要求相连接,且通过立法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职业农民资格的获得并非轻而易举,而是要通过完善严格的农业技能考试,获取资格审定证书后方可从事农业经营得到农业补贴、惠农信贷等。但当前职业农民准入制度缺失,以致农业劳动者综合素质不高,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
2.引导土地流转,解决规模经营问题。引导土地流转,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提高农业的规模经营水平。以L市为例,据农业普查数据显示,L市小农户数量众多,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7%左右,从业人员占90%,所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户均经营规模小,地块零散,平均每块地只有0.5亩。只有当生产要素与经营的土地规模相匹配,达到适度规模经济,才能显著降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才能够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该行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3.创新农业组织形式为新型职业农民解决载体问题。培育“三位一体”农合联、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协会、农村电商协会等组织,鼓励和支持打破地域界限、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联合的各类组织,为新型职业农民从事现代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解决载体问题。
4.解决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问题。目前L市农业产业多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农业结构主要局限于品种结构的调整,农产品多样化、专业化和优质化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大路货多,名特优少。农产品加工处于初级阶段,附加值低,农产品在价格、品质竞争上处于劣势。加上农业靠天吃饭的风险性,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有限。因此,要解决农业结构单一问题,使农村家庭成员主要劳动力的收入起码不低于外出务工的收入,这样才能让农村劳动力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三、L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L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分析
L市于2017年底启动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先后举办了农技标兵、柑桔、茶叶生产和加工、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培训班。计划到2020年新型培育职业农民2000人左右,但当前已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少之又少,培育任务十分艰巨。从2011年—2018年,L市户籍农业人口不断下降,农业劳动力数量逐年递减。乡村常驻人口约20来万,实际从事农业的只有10多万,外出务工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数的32%,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到16.60万人,有的镇至少有1/3农村居民常年在外或移民定居外地。以外岙镇为例,该镇有户籍人口65310人,常住19672人,55岁以上人口的占总人口71%左右,青壮年多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行业。
(二)L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参加培育意愿不高。从表4可以看出,年老和年轻的农民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最弱。究其原因,一是害怕培训麻烦,费时费力又误工;二是担心学到技能没有用武之地;三是认为自身文化水平低,学不了现代化的知识和技能;四是认为农民地位低,收入低,农业没有奔头。
2.培育对象科学素质较低。一是文化程度和科学素质之限。农村高素质农民人才匮乏,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人数极少,且农业主力军多为老人、妇女。农业劳动力过度转移,只有老弱病残留在农村,农业发展陷入高素质劳动力制约的困局。据调查,2018年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比例为4.93%,低于全国公民8.47%的平均水平。二是思想观念之锢。传统农业的简单性、经验性、风险性使得从事农业劳动者更注重维持生计,农业科技较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的低竞争性和农村环境的相对封闭性也使得传统农民对市场信息的关注和竞争意识的树立表现得较为冷漠,群体缺乏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3.培育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一是培训资源没有有效配置和整合。政府、农村科技培育中心、农广校在职业农民培育上起着主要作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村中介组织等也起着部分作用。但政府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上所起的主导作用存在缺位甚至错位现象,政府相关部门在农业培训项目的具体实施中往往缺乏与其他培育主体的沟通和联系,各行其是,管理混乱。二是培训资金短缺。职业农民培训与其他培训不同,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所以培育所需的资金较多。L市是一个财政较为紧张的县级市,每年用于农村人才培育支出的大约也就6万左右。三是监督缺位。职业农民有没有进行培育、培育结果如何缺乏有效的监督。培训就是把人召集到一处上上课,课上完了,人走了,培训就结束了,而培训结果则无人顾及。
4.培育体系不完善。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离针对性、精细化培育差距甚远,有效培育甚少,达不到现代农业趋势下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一是培训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持续性。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应根據农民职业的变化、实际需求持续、有效地开展,为职业农民的整个生涯提供知识和技能支撑,促使农村职业教育成为现代农民终身教育和构建现代学习型新农村的有效形式。但时下对职业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更多的是进行一次性的集中学习,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二是培训模式固化。L市职业农民培训主要采用二种模式:一种是课程模式,主要是课堂教学和理论讲授,此模式多为大班集中教学;另一种模式是田间教学、专家指导、异地交流等。这两种模式相对固化,创新步伐缓慢。三是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培训内容千篇一律,理论性偏多,案例和实际操作偏少,显得空洞没有针对性,另外农业师资队伍不健全也影响了培训的结果。四是尚未建立政府职业农民培育统一网站,职业农民培育缺少数据和网络科技支撑。
5.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由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远不如城市,许多村民一旦有钱,都会往城镇购房,扎根农村建设家乡的意愿不强。对于城市人而言,到农村旅游,领略下乡村恬静的风光是可以的,但要他们做个职业农民长期生活在农村,则另当别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之间的巨大落差,使乡村留不住人,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此乃职业农民培育的最大瓶颈。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选择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内生性培育途径
1.职业的理想指引。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包括职业理想,这是人们在职业选择上根据社会和自身条件确立的奋斗目标,与职业期待、价值观等密切相关。一是要满足对农民职业的期待。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的实施,广大农村通过构建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以及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完善,乡村产业逐步壮大,农村创业活力正在激发,农村广阔的天地呈现出一派大有作为的景象,职业农民的理想前景也已慢慢出现。二是提高农民职业的地位。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水平的高低不同,形成职业地位、职业声望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也不一样。当前,农民职业地位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进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们头脑中对农民的社会地位已大有改观,不再是落后和低下的代名词,而将是体面的为农业做出贡献的农业从业者。三是引导农民职业的选择。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利益联结,让农民的职业成为体面的理想职业,农民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培训,做好职业规划,在农村就业创业,成为真正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农村的天地里也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2.职业农民就业形势分析。一是农民自身的先天优势。土生土长的农民(除少数第二代、第三代务工人员)大多数熟知农业农村情况,拥有承包地,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农业知识和技能。从年轻一代有文化的农民中选拔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有着地域优势。二是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育。在逐步改变农业小规模经营格局过程中会发育出一大批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是促使农民转型就业的有效载体,也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摇篮。三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通过产业和经营模式创新,可以开拓新市场,吸引新资本,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来新的就业机会,激发更多农民自愿学习新知识、增强农业从业本领,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3.农业增收的吸引。一是城乡消费支出比较。农民在外务工的消费支出多于在农村,因此许多农民都是本着外面挣钱农村花的心理外出务工。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土地流转以及新型经营主体的发育、生产成本的降低,一旦在农村有更好的经济收入,或者和外出务工的收入持平,就能吸引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二是农业增收的预期。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这事关农民增收大局。随着“三位一体”产业化发展,各方多重联合,农业生产上下游融会贯通,能让更多农户获得收益分配。再加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农民持续增收态势是可以保持的。三是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增加的预期。随着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制度的改革以及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农村集体经济将逐步壮大,农民财产性收入将进一步拓宽。随着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完善、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的推动、新型农业补贴体系的构建,农民转移性收入将得以保障。
4.职业教育的支撑。一是良好的职业技术教育基础。不断发展完备的职业教育阵地,如技术学校、职业学校、职业高中、初中等,还有各地农办和科技局牵头的农业班培训,着重于实践操作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可为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基地支持。二是强化农业职业教育对职业农民培育的支撑。只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者才能运用互联网+,才能运用适合农业农村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才能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才能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强化农业职业教育对职业农民培育的支撑,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高素质的群体。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外生性培育途径
1.农业政策的引导及对农村的扶持。一是制定职业农民独享性政策。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做法,改变当前农业“普惠式”的补助制度,出台有力度的农业扶持政策,并把各项扶持优惠政策与职业农民挂钩绑定,制定并实行职业农民独享的涉及兴农创业、信息服务、劳动保障、风险支持等综合性扶持政策体系,使有意愿、有实力和有能力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农民感受到农民职业的理想指引及扶持政策带来的实惠。二是建立和严格农业资格准入制。可参照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的职业农民准入制度设计,探索建立政策扶持、教育培训、认定管理“三位一体”的培育制度,使农民职业成为进入有门槛、从业有尊严、经营有效益、收入有保障的令人羡慕的极具吸引力的职业。三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当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向主体多元领域拓宽,现代农业开始逐步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六次产业体系。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在发展现代农业时,通过重新专业分工并从中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从而加大农业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有志于农业的人才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2.通畅的资源要素流动,形成职业农民培育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技术、资本、人力和自然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畅通。在培育过程中,要特别推动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一是鼓励城市人才参加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社会发展,有志向的可以在农村落户,农村的人才也可以到城市从事其他行业或定居。二是推动大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的青年学子流向农村,并作为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最佳选择,形成职业农民培育的良性循环机制,不断充实和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让有知识的新生代农民来“种地”,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乡村振兴。
3.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农村要想留住高素质的劳动力,需要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包括教育、卫生设施、各类能源、人文环境、信息交通、水利系统等。一是完善农村教育和医疗设施,让农村居民在农村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保障。二是保障农业生产各环节所需要的电网环境、道路运输环境和能源环境畅通,包括修建道路、车站、码头、电网基站、能源设施等。三是运用现代技术保证农村土地的灌溉水平,保障农田不因灌溉问题而抛荒。四是最基本的通讯设施,如网络、广播电视等,保障职业农民能及时与外界沟通并获得最新所需信息。五是美化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五水共治”、废弃物的处理,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鄉愁成为当代新农村的象征。
4.创新培育体系和培育模式。一是建立“农业协同组织”培育体系。在政府主导和教育、农业部门协同统筹规划下,由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以及农民职业培训三类组成。加大农村青年农民培训、农场主培训、农业标兵培训等各类培训,充实和丰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体系。二是扩大新型农业主体示范效应。当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并享受着国家和政府的补贴、扶持及优惠政策。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对一些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带来示范榜样的激励作用。三是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培育。农业基础教育主要是培养农民的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培育诚实守信、遵纪守规和在当前农业形势下适应市场环境的能力。这一块培育主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党校、大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等实行对农民的终身制教育。农业技能型培育主要是培育农民学习及使用新技术的能力,能参与市场竞争并能较好地掌握市场的运行规律。这一块的培育以政府为依托,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园区为主导,完成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技能培训,促使新型职业农民学到并掌握高附加值的实战技能。四是丰富培育方式。可开展依托高智力的“邀请式”、依托院校的“委托式”、依托基地的“实践式”、依托项目的“订单式”和依托媒体的“网络式”等培育模式。
5.培养职业理想和建立职业农民数据库。一是培育强化农民的职业理想和对农村前景的信念,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增强职业农民自主学习、职业规划的能力,自主提升农业技能。二是搞好职业农民的基本信息汇总,建立数据库,做好精确定向培养基础工作。健全职业农民档案,详细掌握职业农民的数量、学历、年龄、收入、志向、需求等基本情况,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为职业农民队伍的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胡景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
[2]刘亚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
[3]张玉军,马媛媛,朱庆锋.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他国经验与路径选择[J].世界农业.2016(02).
[4]刘西涛.现代农业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实困境与制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
[5]马银燕,房霞娣.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及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J].农技服务.2016(01).
[6]杨成明,张棉好.多重视阈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
[7]毛雄.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J].中国农业信息.2015(21).
[8]吴昌华,彭柳林,卢慧,刘超,张爱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困境与路径[J].贵州农业科学.2017(09).
责任编辑:杨 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7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