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水产养殖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食品安全与质量方面的要求变得越来越多。现实问题不容忽视,如何进行主要问题的具体分析,然后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积极促进水产生态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应用生态养殖技术,提升水产养殖水平,本文特意从概念、技术、应用等方面做了简要的阐述,希望可以为其他养殖人员实践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帮助。
  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水产养殖;应用;分析
  水产养殖就是在人为控制下开展起来的繁殖、培育、收获水生物和植物的生产活动。人工饲养与管理负责着水产品养成的全过程,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生态养殖,统一按照“共生互补”原理,充分利用可循环的物质资源系统实现空间区域内的优化管理,技术的创新相当关键,最终可以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笔者针对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合理的应用生态养殖技术提出了几点不同的看法,继而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生态养殖与水产养殖的概述
  1.生态养殖概念。一般情况下,生态养殖采用的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将农林牧渔进行有效的结合后,目标明确的实现生产规模的有序扩大,综合效益的不断提升。生态养殖模式下,必须利用生态养殖技术,全方位、多角度融合生态养殖理念后建立起一个低耗高效的生态养殖圈。现阶段,由于水产养殖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所以针对弊端现状的有效改善,进一步推动生态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任何问题的研究都要集中概念的分析,技术的创新,齐心协力共创水产养殖新时代,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
  2.水产生态养殖。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到水产养殖过程中,旨在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大自然进行合理的改造,最终收获大量水产品,成功解决一系列的养殖问题。水产养殖中体现生态养殖理念的本质是:促使饲养管理行为变得合理化,也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生态养殖技术广泛推广起来,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充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3.主要特征分析。水产生态养殖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反映出不同地区的不同特征、空间结构与层次性。并且选择不同的生态化生产条件,持续加快水产生物植物的繁殖与生长。第二,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里水产生态养殖的关键点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分步骤完成生态饲养,但是必须符合水产养殖的基础结构。
  二、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在水产养殖中的要点
  1.优良苗种的选择。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生态养殖技术的前提应该是选择优良苗种。优良苗种的培育管理极为关键,养殖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水质环境,科学的选择优质饲养,应该根据实际的养殖情况使用药物进行饲养质量的有效检测,这样就能避免药物使用不当或者滥用药物等问题的出现。另外,优良苗种培育过程中也要做好温度控制,不可以在高温下培育苗种,严禁任何违禁类药品的使用。
  2.水质环境的控制。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控制水质环境,生态养殖技术起到了水质检测的重要作用,只要监测条件充分,开展生态化水产养殖效果的提升就会变得异常顺利。水产养殖过程中必须注意水质环境的变化,发现污染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治理,才不会影响到水产生物的正常繁殖、健康成长。选择最适合水产生物繁殖成长的水质环境,有利于生态养殖效益的快速提升,水产生物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市场销售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率将有明显的下降。
  3.优质饲料的应用。选择优质饲料必须是水产养殖、生态养殖的关键因素,养殖户选择优质饲料是一方面,合理使用饲料起到的是优化水产生物繁殖成长效果的重要作用;养殖户投喂饲料过程中控制时间与数量是另一方面,绝不可以一次投喂过多,而投喂太频繁也将直接降低水产生态养殖的质量。
  4.相关药物的使用。我国针对水产养殖过程中相关药物的使用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根据法律规定选择标准药物,禁止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也属于一项基本原则。此外,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到水产养殖过程中,必须涉及病虫害长期治理,遵循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尽量使用副作用小的优质药物,科学管理后促进现代水产养殖工作走向更大的成功。
  三、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建议
  1.应用有益微生物。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对于水产品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将有益微生物应用到水产生态养殖中。首先,有益微生物具有无污染、无残留、无耐药性等特点;其次,有益微生物能够改善水质,可以预防各种疾病;最后,有益微生物减小了水产养殖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生态养殖技术广泛推广价值更高。
  2.立体化生态养殖。立体生态养殖技术是水产养殖与畜禽养殖的一种结合,或者说是以鱼、虾、蟹为主,猪、鸡、鸭为辅构建起来的生态养殖模式。结合生态养殖管理的突出特点,我们建议在水库优势比较大的地方建立集中养殖区域,快速形成立体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对物质资源的开发,养殖技术的创新,为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努力实现生态多元化养殖,一定可以增加经济收益,养殖规模继续扩大。
  3.生态防控重要性。水产养殖中病虫害有效防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管理方式的应用,主要采用药物控制进行病情缓解,长期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换水处理也很麻烦。水产品的耐药性不断加强,药物控制为主的治疗收效甚微,多次换水处理更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病虫危害随之加重,细菌扩散范围较广。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正确的使用生态防控技术,配合有效措施减少相关药物的副作用,达到有效预防病虫害的目的,水产生态养殖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加快指日可待。一般而言,淡水生态养殖过程中想要防治鱼类疾病,不妨采用鱼类与植物共生养殖的方式。因为水生植物和鱼类的共同生长,不仅可以降低鱼类感染疾病的发生率,更能把鱼类粪便吸收干净,很好的净化水质,同时起到预防病原体繁殖的作用。形成了一个可循环的、健康的水产生态养殖系统,水产品的抗病能力在提高,生态防控技术的使用效果非常不错,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动化的疾病防控模式也将变得十分顺利。
  四、结语
  总而言之,合理地改造大自然,水产养殖相当关键。我们必须结合自然发展规律进行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以提升综合养殖效益为目的,更多水产养殖问题得到解决。另在生態养殖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也要考虑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工作,进一步降低了水产品患病的可能性,水产养殖绿色健康发展进程得以加快,最终便可体现出生态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连顺.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技术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8(03)15-16.
  [2]蒋承建.关于全面提升水产养殖业质量的思考[J].中国水产,2018(19)311-312.
  [3]吴秀峰,韩集.水产养殖容量研究进展及应用[J].渔业科学进展,2018(20)90-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644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