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建筑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国家及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对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促进高职教育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建筑类专业为例,简单阐述高职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内涵,分析了其建设现状,主要讨论了建设的几点途径,以供诸位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建筑类专业 社会服务能力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1-0-01
引言
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形势下,高职院校的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从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向社会服务拓展。站在发展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的社会服务职能影响着自身办学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区域基础工程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上,大多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并不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能真正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当根据当前建筑类专业的教学情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建筑类人才的需求,加强建筑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高职建筑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内涵
从宏观角度看,高职建筑类专业社会服务指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先进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质量检测技术研究及其它具有社会性质的服务[1]。从微观角度看,高职建筑类专业社会服务指囊括于人才培养及建筑技术研究之外的、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实质性意义的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比如说,依靠学校师资、技术及实训基地优势,对区域建筑行业提供规范化、高层次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培训,并对区域建筑类企业给予技术支持,推进先进环保建筑技术的宣传与普及。
高职建筑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一方面要做好对建筑类专业师资队伍及实训基地的建设,着重强调教师素质的提升,引入高素质的社会服务人才,并建立人才引进制度,同时更新实训基地教学设备,细化实训基地功能,构建教学、技术研究及实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以夯实社会服务基础。另一方面,要完善社会服务内容的建设,着力农村地区发展,并调动区域类同层次学校建筑类专业的协同发展,以发挥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与作用。
二、高职建筑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现状
1.服务项目种类少
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当前高职建筑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不少高职院校针对建筑行业建设了许多的社会服务项目,但项目种类较少。大多为人员培训项目,缺少建筑技术开发与创新项目、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及其他社会实践类服务项目。
2.对社会服务需求响应不足
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建筑行业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就高职院校而言,其建筑专业在建筑技术、师资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缺少社会服务动力,所以高职建筑专业对社会服务需求响应不足,并未发挥出自身优势[2]。而且,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职建筑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对社会服务有认知上的误区,因此不能充分投入到区域建筑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中。
3.与校外企业、组织联系不够
高职建筑类专业的社会服务对象是校外建筑类企业及从事建筑行业的组织机构,但从当前高职院校的校外合作情况来看,虽然与校外建筑类企业及从事建筑行业的组织有一定的合作,但实际联系并不够,没有以自身师资及建筑技术优势为其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
三、加强高职建筑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途径探讨
1.构建多元化社会服务模式
要保证社会服务质量,加强建筑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高职院校应当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服务模式,与校外建筑类企业及从事建筑行业的组织机构建立紧密的联系。比如说,和地方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协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等签订与人才培养与培训、建筑技术研究、工程建筑设计等有关的战略合作协议,面向社会与建筑企业在职人员开展岗位资格培训,同时,联合举办各类职业技能比赛;和地方工程检测中心合作建设建筑质量测评平台,邀请建筑领域的专业性人才进行指导,在法律规章允许范围内,对区域在建工程质量进行测评。
2.完善与岗位对接的教学体系
为了满足区域建筑产业升级的需要,高职建筑专业必须持续完善与岗位对接的教学体系。一方面,充分调查区域建筑行业发展及工程建设情况,了解市场建筑类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训教学比例,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制定包含先进建筑知识与技术的校本教材,同时以职业资格考核标准为教学考核标准,构建接近真实职场环境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引入CDIO教学理念,打造社会服务平台,在平台中设置建筑项目发布模块,采用积分制,学生每完成教师发布的项目中的一部分,可以获得相对的积分,积分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以参与企业发布的项目,同时设置项目测评模块,邀请项目发布企业、区域建筑组织机构及教师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测评。
3.推进双师型教师培训与考核
教师是社会服务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素质的高低关系到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直接影响社会服务工作质量。为加强建筑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高职院校必须持续推进双师型教师培训与考核。就教师培训而言,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聘请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域内外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技术培训班,支持教师专业对口深造;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企业中进行锻炼,使其明确并掌握建筑类专业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了解新設备、新材料及新工艺[3]。就教师考核而言,采取定量积分法,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表现、理论教学工作与实践实训工作,考核程序包括自我总结和综合评定。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建筑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不容乐观。高职院校要加强建筑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建筑类专业社会服务质量,应当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服务模式,与地方企业和组织机构建立紧密的联系,同时,完善与岗位对接的教学体系,并推进双师型教师培训与考核,为人才培养及培训、技术研究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方从严,檀秋芬. 提升高职院校土建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与实践[J]. 科技资讯,2015,13(31):237-238.
[2]王存芳,刘小庆. 高职校内实训基地社会化服务功能建设路径的探讨: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 职教论坛,2018(8):122-127.
[3]成宏,原二保.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0):25-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688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