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模式与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的推广模式以及创新研究,需要从网络调查、数据整合、资源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对现有的移动新媒体推广技术、社交网络平台等数字阅读推广进行深入分析,才能保证在研究中得到所期盼的效果,为我国图书馆的建设、数字阅读技术的推广提供更高效的帮助。本文就此做出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数字阅读 模式推广 创新研究 公共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2-00-02
  在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中,传统管理多采用人工完成。现阶段,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导下,我国在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引入了数字阅读推广模式,这种新兴的阅读方式,由于其具备灵活性、便捷性、资源丰富性而广受读者的喜爱,吸引了很多新生读者的目光。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发展,国民阅读的主要方式正在由书本形式向电子阅读形式转化。“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阅读环境,在其发展过程中就要多结合读者的需求,不断优化自身的阅读模式。
  一、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模式的资源建设情况
  1.数字阅读的资源类型及其数量情况
  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实行数字阅读模式的过程中已经逐渐购入了先进的电子设备、电子阅读资源,并且已经着手于建立自己的数字阅读资源数据库,以网络平台的形式不断拓展自身线上阅读的范围和资源。公共图书馆在数字阅读资源类型的引入上大都选择的是电子书、电子期刊等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有中文的,还有外文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文学的、天文学的、科技的等等。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可供不同需求的读者进行检索和阅读。而公共图书馆的数字阅读资源线上阅读权限也是多样性的,可以进行线上的直接访问、远程登录等多种模式。[1]但就公共图书馆的数字阅读资源数量而言,由于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不同,对于公共图书馆的阅读资源建设速度和质量也造成了不同的影响。比如,像江、浙、沪等一线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在进行数字阅读资源建设时,可以轻松的获取到大量丰富的数字阅读资源。而像甘肃、贵州这种落后、偏远的地区,其公共图书馆的数字阅读资源依旧比较匮乏、阅读信息也比较落后。
  2.各地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主页资源检索的情况
  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只有一小部分公共图书馆在自身的线上网页建设中为数字阅读资源检索设置了“数字资源”或“电子资源”等清晰易懂、便于寻找的入口。有些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为了给读者检索阅读资源时提供更便捷的服务,特意将文献类型、主题、题目首字母等作为数字阅读资源检索的主要渠道,这种清晰明了的检索方式可以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快速查找出自己需要的阅读资源。但是有一部份地区由于发展落后、资金限制等因素,在设置检索入口时并未对其进行明确的分类,也没有在线上阅读客户端的入口为读者作出准确清晰的的导读提示,这为读者查找数字阅读资源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二、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的主要模式
  1.借助移动新媒体进行推广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世界已经催生了多种覆盖性广、传播速度快的新媒体平台。当今社会发展下的移动新媒体不仅具有数字性、交互性的特点,同时还拥有即时以及共享的功能。在新媒体技术自身所具备的这些特点之下,我国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在进行数字阅读模式推广的过程中都选择采用移动新媒体技术。[2]部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已经引入了“手机图书馆”等线上阅读模式,在读者需求的推动下,其它各地的公共图书馆也逐渐引入了移动图书馆等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阅读服务,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公共图书馆在移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还开发了相应的阅读软件,将本馆的阅读特色充分的融入到其中,在输入文字的同时配上相应的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以丰富读者的阅读方式。
  2.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推广
  在电子设备的影响下,很多读者平时都会使用到微博、微信、Facebook等网络社交平台,这些媒体平台已经逐渐渗入到读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对读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公共图书馆就以此为契机,将自身的阅读方式拓展到网络社交媒体之中,借助各种人们常用的社交软件对自身的数字化阅读进行宣传,再将具体的数字阅读内容嵌入到其中,帮助读者在社交的同时进行阅读。[3]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现代国民数字阅读的形式有微信公众号、朋友圈链接、浏览器网页、新闻资讯软件等。这些新兴的媒体平台正是通过集中读者零碎的闲暇时间,并向读者传输某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阅读内容来发展数字阅读模式的,相比于图书馆线上阅读,它更加灵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随时随地的阅读。既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还能为读者传输各方面、各領域的信息。
  3.以面对面体验的形式开展推广
  面对面体验形式的数字阅读推广并不只是简单形式的“读者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交流”,它与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推广模式以及移动新媒体平台推广模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之处,这种数字阅读推广模式更为注重读者这一主体,主要是为了丰富读者的阅读形式和内容,更高效的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在这种推广模式下,公共图书馆会将读者在馆阅读的实际体验以及反馈信息作为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参考,在读者的监督帮助下不断优化图书馆的资源类型和服务,提升图书馆的公共文化价值空间。面对面形式的数字阅读推广工作,除去在网络虚拟世界层面上的交流,图书馆还将“无形服务”与“有形服务”充分的连接在了一起,让读者在进行线上阅读的同时切实的感受到书本阅读的氛围,提升读者整个阅读过程的真实感。
  三、公共图书馆进行数字阅读推广的创新措施
  1.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竞争力
  公共图书馆的数字阅读推广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丰富有价值的数字阅读资源,不断地进行数字阅读资源的优化和建设是公共图书馆实行数字阅读推广工作的基本保障条件。目前,虽然我国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在进行数字阅读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都引入了类型丰富、内容准确的阅读资源,但依旧有一些公共图书馆在进行资源建设时通过数字化转换的形式对纸质文献进行扫描,并将其以电子形式显示出来。这种方式极大的抑制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因此,各个公共图书馆应该积极的对数字阅读资源进行筛查,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合,剔除掉利用价值低的文献,引入需求量大、质量高的读物。只有这样,公共图书馆才能提升自身的数字阅读资源竞争力,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资源服务,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更轻松便捷的获取到有用信息。   2.公共图书馆要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公共图书馆在进行数字阅读建设时,常常会采用面对面体验形式的数字阅读推广,为了将这种形式的推广工作落到实处,将其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公共图书馆就应该从“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沟通”这一方面出發,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培训会、讲座、活动等,引导读者深入地参与到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工作中,正确客观的认识这一阅读模式的意义。图书馆可以将活动的具体信息通过线上的形式公布到自己的官方网站上,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过专业的培训会、阅读活动等,图书馆不仅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读者的具体阅读需求和方向,同时还能帮助读者更加熟练地掌握数字阅读技术。当活动内容的专业性过强,涉及面比较广泛时,图书馆可以对外开放,聘请专业的人士进行指导,同时将整个活动划分成若干个主题明确的板块,以供不同阅读爱好和需求的读者自由选择。这样一来,读者亲身走入图书馆,可以为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很多建设性的建议,推动公共图书馆进行数字阅读的建设和推广。[4]
  3.公共图书馆要加强自身员工队伍的建设
  虽然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已经基本健全,但是就省级公共图书馆而言,在数字阅读推广方面,专业的服务性和管理性人才依旧比较匮乏,大部分图书馆内部的管理人员都是从外界聘请来的非专业性人士。在进行图书馆建设以及数字阅读推广工作时并没有专业性的技能作为支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模式的深入推广。由此可知,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招聘工作人员时并未设立比较专业的招聘条件,对于此行业的专业性人才引入力度比较低,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重视程度不高。因此,公共图书馆在进行数字阅读模式推广的同时,还应该对馆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图书馆领导要号召全体图书馆员定期参加馆内举办的相关培训会或者报告会,积极的在实践活动中提升馆员对数字阅读模式的认识。公共图书馆不仅要抓紧对数字阅读模式的推广工作,更要注重对于全体馆员的再教育,提高馆员专业素养。国家每年都会根据各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下放相应的资金以供图书馆开展建设和馆员培训工作,各公共图书馆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先对自身的数字阅读推广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完善,再为馆员的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定期开展相关的数字阅读推广培训活动,强化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过程中的人才队伍质量,提升全体馆员的专业工作能力。
  结语
  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模式的推广不仅需要工作人员从图书馆内部阅读资源入手,同时还应该考虑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各种需求,从全方位着手,不断优化图书馆的公共服务。同时还应该多借鉴外来创新性的推广思路,为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模式的建设注入新的能源,推动其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严贝妮,鞠昕蓉.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模式与创新研究[J].图书馆,2017,(10):62-65+89.
  [2]郭婷,贺玲玲.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模式与创新研究[J].出版广角,2019,(8):86-88.
  [3]秦宗和.“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创新路径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8,40(2):69-72.
  [4]杨丹丹.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创新研究:以辽宁省图书馆“数字文化驿站”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6,38(6):97-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79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