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婴幼儿亲子阅读实践及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根据对少年儿童图书馆婴幼儿亲子阅读活动的42个案例内容,本文研究婴幼儿亲子阅读活动对于婴幼儿发展的价值以及开展婴幼儿亲子活动的理论依据、实践方法等,理性认识婴幼儿亲子阅读活动推广的方式,并探究婴幼儿亲子阅读活动对于婴幼儿发展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婴幼儿 亲子阅读 认知规律 发展心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2-0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在培养合格公民的战略上从推出九年义务教育到重视幼儿园教育,而今继续前推,针对0—3岁婴幼儿的发展亦将有全新的规划。 因此,本馆馆员结合婴幼儿培育理论与实践反思,针对婴幼儿情感培育以及智力发展,构建婴幼儿亲子阅读活动体系,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通过系列活动帮助了不少家庭重新认知婴幼儿发展的关键要素,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
  一、分析培养对象,寻找发展规律
  在婴幼儿亲子阅读活动的构建中,构建了“6—12个月婴儿与家长阅读活动”、“1—2岁幼儿与家长阅读活动”以及“1.5—3岁幼儿与家长阅读活动”三种活动体系,针对三个阶段婴幼儿特质开设不同的亲子阅读活动,分别从情绪安抚、情感表达、认识生活、培养感知能力、培养探究兴趣等方面开设灵活生动的故事会、亲子阅读交流会等活动。
  克罗齐在《美学原理》中强调:“由动物的感受到人的活动,由物欲之心到人理之心得转进,要归功于语言,这就是要归功于一般直觉品或表现品[1]。”6—12个月婴儿正处于储备语言期,针对其直觉认知的特色,利用相应地绘本故事,设置生动的生活场景,利用鲜亮的色彩与明快的节奏,调动幼儿多种感官的注意力,有着关键的意义。1—2岁幼儿在情绪发展和认知思维上有进一步的提高,他们对自然生物有心灵的映射,对色彩和声音的饱和度有自己的感知,对直觉的事物有整体的感知,对表达有强烈的要求。1.5—3岁幼儿活动在幼儿发展方面与前一阶段似乎有重叠,但结合参与活动的群体组成与幼儿发展规律,其实是尊重了个体发展之间的差异性,幼儿的本能性格开始显露,探究意识也已经表现出来,所以开展活动激发幼儿好奇心,设置情境引导幼儿持续发展思维,便尤其重要。
  二、分析培养目标,构建活动体系
  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从出生到3岁的婴幼儿,所有感知和身体系统开始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大脑发育逐渐复杂化,极易受环境影响,他们的认知发展从出生后几周就显示出学习和记忆的能力,在1—2岁发展出使用符号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在言语理解和使用方面迅速发展,从对父母的依赖发展出自我意识,并将兴趣转移到其他儿童身上[2]。所以,在设置婴幼儿亲子阅读活动前,我们将活动目标细化为合理表达情绪、认知家庭环境、认识交通工具、感知动物声音、认识颜色变化、认识线条变化、认识数字与节奏感、衣食健康习惯养成等具体生活化、情境化的目标,针对不同阶段婴幼儿制定具体的活动形式,构建有机的、生成的、持续的发展活动体系。
  在婴幼儿亲子阅读活动体系中,我们结合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从无字绘本到童谣音乐,从数字节奏到图案形状,从简单色块到复杂构图,从个别事物到生活情境形成了全面而丰富的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让婴幼儿愉悦地感受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乐趣,在愉悦中发展自己与生活的情感联系,在联系中形成意志的行为。如此构建活动体系,仅2017年1月到12月就开展活动42场,参与人数达1680人次。
  三、研究培养方式,发展全面素养
  康德认为,我们主观感觉的先天形式中,首先具备了时间和空间。结合康德的“先验感知综合判断”,克罗齐将直觉与表现提升到美学根本价值的地位[1]。那么,如何利用这些先天的经验来发展后天的思维能力呢?我们在研究婴幼儿亲子阅读方式过程中,要注重设置情境,使活动主持人、家长、婴幼儿与绘本图书构成一种互动关系,调动各种感官功能,全方位刺激婴幼儿发展,充分利用馆藏专题绘本形成不同阅读专题,如“洞洞书专题”、“触摸书专题”、“数字图书专题”、“颜色图书专题”、“形状图书专题”、“游戏图书专题”等。例如馆员分享有声书《叮叮咚咚来唱歌——小星星》,利用数首宝宝喜欢的儿歌与乐谱并配有敲打的键盘与色彩鲜艳的图画,宝宝可以对不同色彩进行敲打,在敲打中感受不同音乐节奏,从而把数字和音符联系起来,发展其音乐与数字所建构的逻辑关系。再如分享颜色图书《小不点系列弹跳立体书·颜色》,利用其中动态的、色彩鲜艳的、具有空间感的画面,让幼儿参与感知,发展其探索心理。
  四、提升理论素养,科学规划活动
  人类的才能有着令人惊喜的多样性,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发展特质。开展婴幼儿亲子阅读活动,如果没有对人的发展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就容易盲目而重复,就容易犯幼稚的錯误,就会把成人的思维强加在婴幼儿身上,如此反而不利于婴幼儿的发展。故而,提升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从人的认知心理、发展心理方面深入学习,就有其深远的意义。
  杜威设想了三种水平的活动,第一阶段便是为学前儿童设立的,包括各种感觉器官的练习和身体的协调发展的联系,第二阶段是让儿童在周围环境中运用现有的材料和工具,去进行实验建造和创造,第三阶段是让儿童发现新的观念,产生新的想法,并付诸实行。经过实践并反思,我们发现早期活动相对缺少科学的规划,故而吸取教训,重新从人的发展的不同领域的要求进行有序的、科学的规划,使活动具有深远的价值意义。所以,我们重新构思阅读活动时,除了将快乐放在第一位,还要将有层次、有情感投入的主题深入解读,带动家长在婴幼儿活动中延伸活动的意义,并使之成为一种家庭日常的活动内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发挥少年儿童图书馆在婴幼儿亲子阅读活动方面的环境优势与馆员特长,培养少儿阅读习惯,遵循婴幼儿认知发展规律,专注婴幼儿全面发展,重视参与者的反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善,进而形成一个值得推广的活动案例,深入到婴幼儿发展理论的构建,是我馆此类活动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意]克罗齐著,朱光潜译,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2017.
  [2]戴安娜·帕帕拉等著,李西营译,发展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黄小丽(1980—),女,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婴幼儿服务、婴幼儿阅读指导与婴幼儿活动阅读推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79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