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图书馆古籍档案保护和管理制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图书馆古籍档案的保护和管理一直是档案学界非常重视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新时期的图书馆古籍档案保护为研究对象,探索新时期古籍档案保护的路径。
关键词:图书馆;古籍档案;保护
由于自然的、社会的种种原因,古籍在聚散的过程中会经常遭到损坏。公私收藏的古书也不免受到潮湿、腐烂、虫蛀、鼠啃等厄运。[1]古籍档案因为流传时间较长,而且绝大多数为纸质档案,对保护技术和方法提出了挑战,在重视技术保护的同时,还要重视管理,只有技术和管理并重,实现无缝衔接,技术上的加强和制度上的完善并举才是保护古籍档案的有效措施。[2]
1 加强图书馆古籍档案库房的建设
对于古籍档案保护,图书馆需要有专门的库房,而且库房建设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古籍档案保护的效果。古籍档案的安全隐患多是来自于水、火、虫、霉以及有害气体等方面,应重点从温湿度、光照、虫害等方面加以防治。
1.1 温湿度的调控。温湿度是自古籍档案形成以后就一直对其产生影响的环境因子。调节和控制古籍档案的温湿度是古籍档案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高温状态会促进古籍档案记录的信息分解,严重时会导致字迹模糊不清,影响读者阅读。
温湿度对古籍档案的作用具有协同效应,湿度对古籍档案的影响更为明显。一般将湿度高于70%的湿度环境称之为高湿,把低于45%的湿度环境称之为低湿。高湿环境导致古籍档案的含水量增加,导致字迹褪色,纸张强度降低。低湿环境则会使古籍档案的水分向外蒸发,导致档案材料变硬和变脆,档案的强度降低,也使得古籍档案的保护的耐久性降低。
1.2 光照的控制。光照是影响古籍档案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对古籍档案的影响既有物理方面的,也有化學方面的;既可以直接影响,也可以间接影响。古籍档案在光照辐射下,会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被活化的分子即便在没有光源情况下,也能够在黑暗的环境中发生作用。
现存的很多古籍档案都是纸质材料,所含的元素更容易导致损害。鉴于此,应该严格依照相关的设计标准控制光照。国外有些机构颁布了针对档案文献的光照标准,如欧洲国家的《室内工作场所照明》《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照明》等;北美地区还有《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照明标准》,这些都可以为图书馆确定存放古籍档案场所时提供借鉴。
1.3 微生物的防治。影响古籍档案寿命的主要微生物因素是霉菌。细菌通常更多是借助液体媒介才能够产生破坏作用,而存放古籍档案的地方一般都是比较干燥的地方,出现液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就决定了一般情况下的细菌对存放古籍的库房危害比较小。
古籍档案多为纸质档案,而纸张更多是以纤维素为主,而微生物恰好可以将其作为营养碳源,借助所分泌的纤维素酶,使纤维素降解,并被吸收和利用。霉菌在分解和吸收营养时,能够分解出有机酸,导致古籍档案被腐蚀,引起古籍档案变黄、变脆甚至损坏,从而缩短了保存时限。
鉴于此,古籍档案库房应该重点预防霉菌为主的微生物在库房内出现甚至生长、繁殖。经过相关调查发现,影响微生物的数量多少的因素主要有动物的数量、植物的种类、建筑材料以及光照、温湿度等。应为古籍档案创造一个洁净的存放环境,及时检查古籍档案的安全情况并辅助使用防霉药物,最大限度减少微生物的损害。
2 重视现存古籍的修复和装帧
加强对古籍档案的修复和装帧,不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也是一个涉及到祖国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的问题。
对古籍档案的修复工作的要求严格和繁琐,工作难度也非常大。尤其是价值越大的古籍材料,修复的难度也越大。因此,对于存放于图书馆的古籍档案,应该重视对受损档案的修复。将一部已经破旧不堪的古籍档案修复成为可以媲美精美艺术品的书籍,需要有高超的技术和业务素养。因此,要重视培养、引进古籍修复人才。
古籍档案修复是将已经破损的古籍档案尽最大限度地将其恢复原貌,古籍档案的装帧则是整个修复工作的最后程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古籍档案很多都是通过装帧的形式组合起来的,装帧主要包括装潢、装订、插图、封面设计以及版面要求等方面。古籍档案的装帧除了装订的技术,还包含版面设计、插图方式以及艺术方面的要求,确保古籍档案修复的完整性。
3 古籍档案数字化管理
档案是历史的记录,古籍档案正是历史活动的记载。档案工作发展到今天,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纸质、音像档案形式,电子档案应用得更多,今天的电子档案也就是明天的数字档案。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时期,记忆社会、延续历史、传承文化都是其肩负的重要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工作已经成为了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必须要遵循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3]在新时期,传统的档案工作已经不能适应工作发展需要,所以档案管理也需要变革和创新,而信息化建设则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要抓手。古籍档案有更为珍贵的价值,为了更好地延续、保护古籍档案,重视对古籍档案的数字化加工,推动古籍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是档案保护的必由之路。从当前我国图书馆古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现状来看,主要存在投入和标准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因为投入不足而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当前很多大型图书馆以及一些著名高校里都保存有大量的古籍档案,而且很多图书馆已经开始实施古籍档案的数字化工程,但因为区域发展问题,使得不同地区图书馆古籍档案数字化发展的水平不一样。对于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因为自身区位的优势,古籍档案数字化加工水平较高,但当前绝大部分图书馆都存在资金不足、技术薄弱的问题。因为受到条件的限制,我国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图书馆大量的古籍档案难以实施数字化加工,导致这些地区图书馆古籍档案的数字化水平较低,不利于古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和发展利用。
二是没有统一的数字化标准。从我国当前图书馆古籍档案发展现状来看,不同的图书馆对古籍档案所著录的文字描述、编目加工的表述等方面都是有差异的,而且古籍档案相对于其他档案本身就具有其特殊性,大多情况下是利用第三方的软件来完成古籍文字的格式和编排,[4]很多古籍档案加工的文字难以实现数据交换。由此可知,我国图书馆古籍档案的数字化发展速度比较慢,而且因为没有确定统一的著录标准,所以现在已存的很多图书馆古籍档案难以达到统一数据库的检索标准,读者或者科研工作者进行跨库检索古籍非常难。要想获取更多的古籍档案信息,读者只能进入多个数据库去收集信息,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古籍档案资源的共享。鉴于图书馆古籍档案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本文认为应尽快解决这些共性问题,推动我国古籍档案数字化的加工和管理。同时,加强图书馆古籍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加工是保护和开发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动图书馆整体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从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古籍资源并建立统一标准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针对中西部地区的图书馆加大资金投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的图书馆在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上相对东部地区的图书馆要少很多,但古籍档案的价值是不存在区域差别的。如果因为图书馆的条件差别而导致古籍档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出现问题,这不仅是当地图书馆的损失,更是文化传承工作的损失,所以要重视对这些地区图书馆资金投入,尤其是要重视古籍档案的数字化加工,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积极推动古籍档案的数字化工程,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永久保存,并得到充分的開发和利用。
整合古籍资源,统一标准,构建图书馆古籍资源共享体系。将现有的古籍资源加以整合,是对当前图书馆古籍档案管理进行优化的重要举措。不同的图书馆之间可以联合起来,一起构建古籍档案资源整合体系,将图书馆的古籍档案资源进一步整理,并及时沟通、了解古籍档案的整理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图书馆保存的古籍档案具有不同的特色,可以根据自身的馆藏特点,充分利用馆藏古籍资源的优势,避免出现重复使用和管理,有效提升不同图书馆馆藏古籍档案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效率。
统一古籍档案数字化的标准是推行图书馆古籍资源高度共享的前提条件。实现古籍档案资源的高度共享,确定统一的古籍数字化标准十分重要。缺少统一的古籍数字化标准,读者只能跨库检索不同的古籍档案信息,影响利用效率和质量。
统一古籍档案资源数字化标准,能够有效提升古籍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便于向社会公开更多的标准化的数字古籍档案文献资源,达到保护古籍档案资源和高校利用的双重目的。
早在2002年,国家图书馆等多个文化机构一起出台了古籍档案资源数字化标准规范,其中包括古籍的著录、描述等多方面的规定,国家文化部也着力推进古籍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工作。这些举措是未来古籍档案实行统一的数字化标准、提升古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效率、实现古籍档案资源的高度共享和提升古籍档案资源的利用率的重要保证。以此为基础,开展古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以数字化新形态实现新时代古籍档案保护、管理和高效利用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潘美娣.古籍的修复与装帧(增补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80.
[2]周耀林,戴旸,林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260.
[3]薛四新.档案现代化管理——从数字档案馆到智慧档案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69.
[4]谢宛余.公共图书馆古籍数字化管理研究[J].品牌研究,2019(2):110.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文化宫 来稿日期:2019-12-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12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