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在简要分析高校大学生阅读行为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推广形式、组织机构以及合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措施,旨在使阅读真正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阅读推广的覆盖面。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1-0050-03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行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
  阅读作为人类独有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在文字里获取知识、拓展视野的思维活动和心理过程。阅读推广则是部分特定组织或个人为了推广阅读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方式或途径,增加人们的阅读行为,增加人们的阅读频率,进而提升其阅读能力,增强阅读对其身心发展、价值观形成、人文修养提升等方面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动其全面发展而开展的活动。阅读推广是图书馆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应结合用户的行为特征加以实施,做到有的放矢。高校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更应了解大学生在阅读载体、阅读方式、阅读目的以及阅读频率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掌握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发展变化规律,为阅读推广活动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1]。
  1 高校大学生阅读行为的主要特征
  目前,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的阅读行为也伴随着时代进步、技术发展而有所改变,研究大学生阅读行为的主要特征,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做到因人而异。高校大学生阅读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1 在阅读载体方面:青睐网络,冷落传统
  伴随新媒体技术的普遍推广,手机、移动终端等数字化设施已取代纸质图书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载体。传统纸质阅读的弊端日益凸显,数字化载体阅读的“泛在化特征”使其能够随时随地滿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受“快餐文化”的影响,大学生使用数字化载体阅读的时间远远多于传统的纸质阅读时间,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增加。
  1.2 在阅读方式方面:形式多样,内容浅显
  在“互联网+”环境中,伴随慕课、云课堂等网络教学形式的普及,接收网络信息的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阅读范围日益拓展,阅读方式日益多元化。手机、移动终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网络平台在传播海量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碎片化阅读”“快餐阅读”的发展,导致大学生在阅读时理性思考不足,缺乏理性判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喜欢内容浅显、无须思考的阅读内容,有的学生甚至无法从头到尾阅读完一篇较长的文章,信息判断力大幅降低。
  1.3 在阅读目的方面:功利性突出,效果不佳
  与以往的大学生喜欢阅读经典名著相比,现在的大学生更青睐于网络小说及娱乐消遣性质的内容,同时,“功利阅读”在大学生阅读中比较常见。“功利阅读”是指大学生为了近期功利性的目标(如各种考试、项目研究、求职应聘等)而开展的阅读行为,而以获取新知识、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为目的的阅读行为相对较少。
  1.4 在阅读频率方面:外界影响,阅读弱化
  现在的大学生身处一个多元化、商业化、娱乐化的时代,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模式。总之,因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减少了,阅读频率降低了,他们更喜欢利用课余时间玩游戏或逛街等。
  2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图书馆高度重视阅读推广工作,阅读推广也日趋专业化、规范化,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推广形式滞后,品牌意识不足
  当前,高校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通常采取图书展览、专题讲座、读书征文、影视欣赏、知识竞猜等传统形式,且以推广纸质书刊为主,大多结合各种“读书月”“读书日”在特定时间开展活动。这些活动在前期还可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大学生的阅读意识,但因为缺乏新鲜感、针对性和连续性,而且没有从大学生的角度考虑其阅读需求和阅读行为,也没有形成与本校特色、本馆实情相匹配的阅读推广品牌,因此在活动中后期通常会呈现“无力”状态,出现“虎头蛇尾”的局面,导致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迅速降低,活动成效不大。此外,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仅仅开展了线下阅读推广活动,有的图书馆虽然尝试进行了线上阅读推广,但也仅限于网页内容更新,真正实现“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完美结合的高校图书馆可谓凤毛麟角[2]。
  2.2 组织机构缺乏,专业人才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尚未建立阅读推广机构,阅读推广工作大多由参考咨询部、流通阅览部等相关部门负责组织[3],虽然部分高校在学校层面上设置了阅读推广组织机构,但并没有在各院系中设置专门的阅读分会或阅读小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因阅读推广工作具备较强的系统性与复杂性,需要配置一支人才多元化、结构合理、能力较强的专业团队负责实施,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大多是兼职或临时指派人员,人员变动性较大,因此不能保障服务团队专业结构的科学性,也影响了阅读推广活动的有效推进。
  2.3 合作能力薄弱,故步自封严重
  阅读推广工作主要由高校图书馆负责组织、宣传,与高校其他校园文化活动相比,其活动规模和学生关注度明显处于劣势。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合作能力薄弱,认为阅读推广工作是本馆分内之事,与其他部门、其他学校以及社会力量无关,因此未能与校内其他部门合作组织阅读推广活动,也很少尝试与其他高校、企业公司以及社会团体等合作,导致活动质量、活动层次和活动成效不高。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力量是阅读推广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推广资源,但目前高校图书馆尚未意识到这一点[4],在开展工作时故步自封,不能突破单一行业部门所属资源的局限性与被动性,导致阅读推广工作推进缓慢。
  3 基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措施
  3.1 创新推广形式,打造活动品牌   阅读推广活动效果如何,与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有着密切关联,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了解阅读载体、阅读方式、阅读目的以及阅读频率的主要特征,精心组织以大学生需求为导向的阅读推广活动,在保留专题讲座、读书沙龙等优秀传统阅读推广形式的基础上,主动利用网络、手机、APP等新媒体的优势,设计有创新、有深度的活动形式,通过建设阅读推广网站、移动阅读平台以及自媒体阅读推广平台等形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阅读推广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详见图1)。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树立品牌意识,利用地域文化、高校专业特征、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等因素,打造独具特色的阅读推广品牌,以品牌价值提升阅读推广活动的传播力和影响力[5]。
  3.2 健全组织机构,打造专业队伍
  高校可以从学校、图书馆和学生三个层面入手建立健全阅读推广组织机构。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在学校层面上成立阅读推广委员会,研究制定与本校阅读推广工作有关的重大决策、部署,协调高校图书馆、学生工作处、团委、专业系(部)等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整体指导学校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6]。二是在高校图书馆层面上设立阅读推广部门,联合学生工作处、团委、专业系(部)对阅读推广活动进行仔细研究、科学规划、周密部署以及效果评估,同时配置专职阅读推广人,由专人负责研究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发展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制订阅读推广活动方案并负责具体落实。三是在学生层面上成立阅读协会或阅读自助小组等学生组织,充分利用专业系(部)、学生社团、班级的力量,提升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力度和参与程度。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把馆内具有阅读推广能力与经验的人员集中起来组建推广团队,如果人员不足则可以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进行补充,同时还应重视团队服务能力的提升,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7]。
  3.3 鼓励社会参与,增强合作力度
  在阅读推广活动中,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与其他高校图书馆进行合作,构建区域高校阅读推广联盟,在特定时间内合作组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实现资源互补、服务互补,如:海口市“桂林洋大学城读书节”以及南京市城东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就是构建区域高校阅读推广联盟的有益尝试[8]。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强化与公共图书馆的合作沟通,积极参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构建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推进阅读推广活动提供有力保障。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应加强与企业公司、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合作,如邀请短视频媒体、公益社团等机构到校合作举办阅读推广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以及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到校举办阅读推广方面的专题讲座、学术交流、文化沙龙等,把社会力量有效融入阅读推广活动中,增强活动的影响力。
  4 “首因效应”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中的应用
  大学生在参加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心理效应,不同的心理效应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因此,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心理效应的正面积极影响,尽量消除或避免其负面消极影响。“首因效应”大多体现为“第一印象”,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目中产生的“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图书馆的总体认识,会影响他们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认同感与参与度。轻松温馨的服务环境能够使大学生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能够有效强化“首因效应”的积极作用。高校图书馆可以从“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周到细致的服务态度、科学合理的空间架构、整洁温馨的服务场所等多方面构建高校图书馆优质的服务环境[9],以强化大学生对高校图书馆良好的“第一印象”,进而激发其阅读热情,强化其阅读行为。假如大学生已对高校图书馆产生不良的“第一印象”,高校图书馆就应在服务意识、服务方式、服务态度、空间架构、服务场所等方面采取改进措施,用新的印象取代大学生已有的不良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影响作用的时长,与服务环境的保持状态有着紧密关联,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把阅读推广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实施,将其列入图书馆日常工作中,采取多元化方式指导大学生阅读,使他们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让他们真正能够享受到阅读的无穷乐趣[10]。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应了解大学生在阅读载体、阅读方式、阅读目的以及阅读频率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掌握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发展变化规律,并针对目前阅读推广服务在推广形式、组织机构和合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措施并加以落实,真正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智,严一梅.大学生阅读行为嬗变调查分析及策略[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8):94-95.
  [2] 刘雪花.基于图书馆联盟的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91-94.
  [3] 丁芬芬,杨玲,胡元元.基于“985”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现状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4):39-41.
  [4] 付翠阳.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创新[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1):8-9,17.
  [5] 杨幸然.基于全民阅读的保定市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6):237-238.
  [6] 刘冰.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实践探析[J].卷宗,2017(32):31.
  [7] 王波.图书馆阅读推广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J].图书与情报,2011(5):34.
  [8] 徐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索与思考:以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7(16):36.
  [9] 劉智.人本原理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J].晋中学院学报,2012(2):119-121.
  [10] 裴毅.基于情感体验的高校阅读推广实效性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0):102-106.
  (编校:周雪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58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