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研社交网络中用户学术社交不足的前置动因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科研社交网络在我国的应用正日益广泛,文章探究科研社交网络中用户学术社交不足的前置动因,以小木虫为数据收集场所,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法深入訪谈12名用户,运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13个主范畴并聚焦为4个核心范畴,分别是个体意向因素、平台客观条件、信息因素和学术交流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用户学术社交行为和改善科研社交网络学术社交功能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科研社交网络;社交行为;驱动因素;质性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9.02.014
  〔中图分类号〕G2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9)02-0121-07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发展,在学术领域,面向科研用户服务的专业性科研社交网络应运而生。科研社交网络是指为科研人员提供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以建立社会网络为目的的一种在线服务、工具或平台[1]。在科研社交网络中,用户可以分享研究成果、进行科学合作、联系同行、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以及交流想法等等,实现了社交网络的开放性与学术交流的专业性融合,为科研用户提供了新的科学交流方式与渠道[2]。目前,国外知名的科研社交网有ResearchGate、Academia.edu、Mendeley等等,国内较为成熟的科研社交平台有科学网、壹学者、小木虫等。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ResearchGate已经拥有超过1 400万名注册用户[3],小木虫网站拥有近800万名的注册会员[4]。
  尽管科研社交网络拥有如此众多的注册用户,但是用户的学术社交活动却表现得并不活跃。根据《Nature》期刊针对科研社交平台的调查显示,仅有15%的用户进行与上述内容有关的信息交流,更多的用户单纯是为了获取免费的学术资源[5]。用户将学术社交平台视为免费的文献数据库、偏向工具性目的、单向获取信息的行为有悖于社交平台存在的核心价值,成为当前制约科研社交网络发展的瓶颈[6-7]。本文中“学术社交不足”是指用户在科研社交网络中缺乏有效的在线学术交流与互动,它主要表现为用户注册了科研社交网络的帐号却较少用于学术交流与探讨。本文将重点研究影响用户参与科研社交网络的前置动因,揭示用户学术社交不足的内在机理,为优化用户学术社交行为、改善科研社交网络学术社交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文献回顾
  社交平台具有较高的信息价值、社交价值以及经济价值,而这种价值的实现是以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为前提[8-9],社交属性是社交平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0],而当前学术社交平台并未充分发挥社交属性的优势,这种运营现象阻碍了科研社交网络的发展,不利于学术交流与合作[11]。研究发现,科研人员使用科研社交网络的主要顾虑是隐私保护缺失[12],感知利弊和科研社区的信息质量会对用户使用科研社交网络产生显著影响[13-14]。研究表明,用户的学科和研究兴趣对科研社交网络群组内的知识交流与共享有显著的影响作用[15]。同时,科研社交网络的学术影响力对研究人员的学术交流与互动有正向的影响作用[16]。用户加入科研社交网络也受到同行压力的影响,但这种被动的加入会削弱用户日后使用的活跃度[17],加之科研人员的工作性质使得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与精力花费在科研社交网络中进行在线学术交流[18]。此外,科研社交网络中信息交互的时滞性有碍于用户之间的学术社交活动[19]。通过进一步的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目前针对科研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更多聚焦于科研用户的使用意愿,缺乏在考虑科研社交网络运营的本质和核心价值属性基础上揭示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行为模式和规律特征,对用户参与动机的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
  2研究设计
  本文将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建构理论模型,探索性研究科研社交网络中用户学术社交不足的主要前置动因。
  2.1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质性研究方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进行归纳并建构出实质理论的一种活动[20]。质性研究旨在对社会场域中的结构以及行为的潜在意义进行再现和重构,适合于本文的研究背景。NVivo 11是一款用于访谈、开放性调查问卷以及社交媒体等内容进行深入地数据管理和分析的软件,研究表明,该软件有助于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21]。本文选择小木虫论坛为数据收集场所,小木虫论坛成立于2001年,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社交平台之一[22]。
  2.2数据收集
  2.2.1确定访谈对象
  本文采用理论抽样方法确定访谈对象,访谈样本的选择依据是能否为本研究理论的发展提供丰富信息量的样本[23]。根据小木虫网站的调查报告显示,论坛用户拥有硕士学历以及年龄在21~28岁的用户所占比例最高。因此,本研究选取21~28岁年龄段的受访者12名,他们主要来自安徽、江苏、浙江、河北、江西等地;其中男性6名,女性6名,年龄分布均衡;自然科学5名,人文社会科学7名,学科分布基本均衡;所有受访者均为硕士学历;所有访谈者均使用过小木虫论坛。本次访谈对象为12名,达到了对特定主题进行研究的充分样本量[24]。
  2.2.2设计访谈提纲
  半结构化访谈的特点在于其允许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对访谈顺序做弹性处理,也允许受访者参与和提出自己的问题,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受访者的意图。因此,本文在结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研究所探讨的主题设计一份半结构化访谈提纲作为访谈的提示。在正式访谈之前对半结构化访谈提纲进行了预测试,并根据实际访谈情况对提纲进行了完善,使之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受访者的心理和观念,确定其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本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术语界定和受访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调查受访者对科研社交网络的认知和使用行为;第三部分是调查受访者在科研社交网络中进行学术交流的体验(见表1)。   2.2.3访谈过程
  本研究的整个访谈过程是由两名研究者共同完成,以确定访谈结果的严谨性和可靠性。在正式访谈之前,研究者与受访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或达成口头协议,以消除受访者对其个人隐私与信息安全的顾虑。在得到受访者允许的情况下,对整个访谈过程进行录音。本次访谈工作持续了1周时间,所有音频时长累计382分钟,平均每人的访谈时长约为32分钟。每次访谈结束后,研究者们就立即对录音进行转录并整理访谈笔记,对一些口语化的表达或没有说出来却表达了某种意愿的语句进行规范化处理,使用字母R加数字01~12唯一标识受访者和访谈文件(如R01表示第一位受访者),为每位访谈者建立访谈的原始数据文本。
  3实验及结果分析
  3.1数据编码与分析
  本文将访谈文本导入NVivo 11软件,参照扎根理论的编码程序,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3个步骤对访谈数据进行编码[25]。为了确保数据编码的一致性,整个数据编码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相同的编码规则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对复核中有异议的编码节点组织了小组讨论,并最终选择一个与研究主题最为相近的节点。对同一受访者文本中出现的相同驱动因素仅编码一次,以便将编码参考点所占权重作为衡量科研社交网络用户学术社交不足驱动因素的主次标准[26]。
  开放式编码阶段,研究者通过逐行、逐句的仔细阅读访谈文本,将原始访谈语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处理,研究者发现了许多受访者常用的概念,运用NVivo 11软件的群组功能对初步形成的概念反复的分组和归类,共形成27个基本范畴,并标记为自由节点。
  主轴编码阶段,研究者将开放式编码中形成的基本范畴加以精炼和区分,共形成13个主范畴,并标记为子节点。其中,子节点是在归纳自由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层次更高的范畴[27]。
  选择式编码阶段,研究者将主轴编码阶段中形成的主范畴进行归并和融合,最终形成4个能最大限度囊括主范畴内涵的核心范畴,分别为个体意向因素、平台客观条件、信息因素和学术交流特性,并标记为树节点。具体的数据编码汇总见表2。同时,本文也对编码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处理,以清晰展示节点之间的亲疏关系。如图1所示,相同颜色表示同一层级的编码,节点的大小反映编码的相对比重,连线的粗细反映节点的相对强弱关系。
  3.2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文参照Francis等的研究,采用理论饱和度指标检验样本数据的信度和效度[28]。将数据中初步形成的理论作为进一步抽样的标准,继续访谈3名用户来验证数据是否达到饱和,编码结果表明,
  连续3次的编码没有出现新的范畴,因此可以认为本文的访谈数据通过了理论饱和度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3理论模型建构
  经过上述数据编码分析与理论饱和度检验,各节点间的逻辑关系已经确立,本文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科研社交网络中用户学术社交不足前置动因理论模型(见图2)。其中,个体意向因素是科研社交网络用户学术社交不足的内部驱动因素,直接导致学术社交不足;平台客观条件、信息因素以及学术交流特性属于学术社交不足产生的外部情境因素,间接导致学术社交不足的出现。以下将对各驱动因素进行具体阐述。
  3.3.1个体意向因素
  个体意向因素是科研社交网络用户学术社交不足的内驱变量和直接驱动因素,包括主观规范、时间与精力、分享意识以及个人能力。从数据分析中发现,个体意向因素的编码参考点占全部编码的20.4%,几乎所有的访谈对象均提到个体意向因素对自身在科研社交网络中的学术社交不足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主观规范上,用户会受到科研社交网络中学术交流氛围、同行的认可度以及熟人社交的影响而表现出学术社交不足。如“用户在科研社交网络上都不怎么交流学术问题,那我也会受到这种学术交流氛围的影响而不会主动去跟其他用户交流”(R04);“严重阻碍我进行学术社交的原因是在小木虫论坛上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得不到同行的认可”(R05)。在时间与精力上,由于科研人员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这将直接影响他们参与学术社交活动。如“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平时的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做实验和写论文中去了,因此很少在小木虫论坛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R02)。在分享意识上,用户在科研社交网络中参与科研协作和信息共享的意识薄弱,导致他们表现出学术社交的不足。如“在小木虫论坛上只索取、不分享(学术资源)的用户占大部分,久而久之,大家可能就都不愿分享自己(科研工作的)经验了”(R07)。在个人能力上,用户的能力有限也是影响科研社交网络中学术社交不足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对我来说,(小木虫论坛上)有些学术问题我愿意加入探讨,可是自身的学术水平又不够,所以只好放弃”(R08)。
  3.3.2平台客观条件
  平台客观条件是科研社交网络用户学术社交不足的外驱变量和间接驱动因素之一,包括后发劣势和激励机制。从数据分析中发现,平台客观条件的编码参考点占比31.7%,所有的访谈对象均认为平台客观条件对自身在科研社交网络中的学术社交不足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后发劣势上,科研社交网络在平台资源、规范管理和服务技术3个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将严重影响用户的学术社交活动。在小木虫论坛的平台资源方面,缺乏学术资源、缺少权威学者的加入、平台知名度不高以及可替代的平台都会导致用户的学术社交不足。如“小木虫论坛上关于我的专业的学术资源太少了,很难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学术交流贴,用户体验太差了”(R11);“我觉得小木虫论坛上用户学术社交不足是因为平台上没有权威的学者,如果有学术声望高的人加入这个平台,可能会促进用户的学术社交活动”(R04)。在小木虫论坛的规范管理方面,交流主题不筛选和较低的准入条件都会产生用户的学术社交不足。如“小木虫论坛上对发帖的内容没有严格的筛选和限制,没有发挥科研社交网络的学术专业性,这导致学术交流的效率很低”(R08)。在小木虫论坛的服务技术方面,界面设计差、操作不方便、商业广告多及信息交互延迟都会导致用户的学术社交不足。如“小木虫论坛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页面设计杂乱,操作起来真的很不方便,真的很不利于交流”(R04)。   在激励机制上,科研社交网络缺乏官方的支持、物质奖励以及学术声誉机制都会导致用户的学术社交不足。如“如果跟别人探讨学术能获得一些实质性的奖励,如等级的提升、报酬等,我会愿意与别人交流经验”(R11)。
  3.3.3信息因素
  信息因素是科研社交网络用户学术社交不足的外驱变量和间接驱动因素之一,包括信息效益、知识产权和隐私信息。从数据分析中发现,信息因素的编码参考点占比28.9%,几乎所有的访谈对象均提到信息意向因素是自身在科研社交网络中的学术社交不足的重要驱动因素。
  在信息效益上,缺乏信息价值和有效的学术交流将会影响科研社交网络中用户的学术社交不足。如“我在小木虫论坛上提过一个与自己专业有关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复”(R01)。在知识产权上,科研社交网络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将会影响用户的学术社交不足。如“如果我在小木虫论坛跟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结果学术成果是别人的,那我肯定不愿意进行学术社交”(R07)。在隐私信息上,担心隐私信息的泄漏将会影响科研社交网络中用户的学术社交不足。如“我认识的很多科研人员对自己的研究都是采取保密的措施,更不会在小木虫论坛上跟别人交流自己的研究”(R04)。
  3.3.4学术交流特性
  学术交流特性是科研社交网络用户学术社交不足的外驱变量和间接驱动因素之一,包括研究领域、学术竞争、用户层次以及专业知识。从数据分析在发现,学术交流特性的编码参考点占比19.0%,所有的访谈对象均提到学术交流特性是科研社交网络用户学术社交不足的重要驱动因素。
  在研究领域上,用户研究领域的不同将会影响他们在科研社交网络中的学术社交不足。如“由于专业领域不同、学科不同,用户之间进行学术社交是很困难的”(R02)。在学术竞争上,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竞争与利益关系将会影响科研社交网络中用户的学术社交不足。如“我觉得用户学术社交不足的原因可能是,科研本身就存在竞争关系,涉及自己的利益的内容用户肯定是不会分享的”(R07)。在用户层次上,用户层次的差异会影响科研社交网络中用户的学术社交不足。如“我觉得学术社交至少用户的层次要在一个水平上,要不然谈不上学术探讨”(R03)。在专业知识上,专业知识交流的特性也会影响科研社交网络中用户的学术社交不足。如“学术社交的内容是专业性很强的知识,这需要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探讨,学术社交的门槛很高”(R04)。
  4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小木虫论坛为例,分析了科研社区情境下用户学术社交不足的前置动因并建构了理论模型,重点探讨两方面问题:①在科研社区情境下用户为什么会出现学术社交不足的现象?本文通过访谈数据分析发现,科研社区用户学术社交不足受到个体意向因素、平台客观条件、信息因素以及学术交流特性4个主范畴的共同影响,其中个体意向因素是科研社区用户学术社交不足的内驱变量和直接驱动因素;平台客观条件、信息因素和学术交流特性是科研社区用户学术社交不足的外驱变量和间接驱动因素。②科研社区中用户学术社交不足受到哪些主要驱动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反复归纳和提炼访谈数据发现,13个主要驱动因素对科研社区用户学术社交不足产生重要作用,即主观规范、时间与精力、分享意识、个人能力、后发劣势、激励机制、信息效益、想法归属、隐私信息、研究领域、学术竞争、用户层次以及专业知识。
  通过对科研社交网络用户学术社交不足驱动因素的深入研究,本文为科研社交平台优化用户学术社交行为和改善平台学术社交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引和借鉴。
  1)促进个体意向因素。首先,可以定期开展线下学术沙龙活动。科研社交平台中的学术交流群组可以围绕某一特定的学术主题,定期地开展线下的学术沙龙活动。将线上学术社交与线下的交流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有效推动用户之间的互动意愿,促进学术交流与创新。其次,尽快建立学术声誉评价指标。国内科研社交平台可以借鉴国外领先的学术社交平台ReaearchGate的RG Score學术声誉评分机制[29],根据用户在科研社交网络中所分享的研究成果、提出的研究问题、回答的学术问题、跟随者数量等方面来评价用户的学术声誉值。同时寻求高校、研究所等官方机构的支持,将科研社交网络中的学术声誉评价指标纳入科研工作的绩效考评,如浙江大学于2017年9月已率先试行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提高科研社交平台的同行认可度,增强用户学术社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完善平台客观条件。首先,科研社交网站应提升平台操作的便利性,如建立专业的分类导航栏与搜索框,方便用户查找和检索所需的信息资源。其次,优化科研社交网络的界面设计,如平台首页信息尽量简洁大方、排列有序,可以设置专门的商业广告投放区域等,提升用户体验。再次,改善科研社交平台的信息交互功能,如与非学术社交平台(微信、QQ等社交媒体)进行关联,及时接收科研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最后,丰富科研社交平台中的学术资源,如整合平台内的学术资源、引进知名学者入驻、加强社区的推广等,吸引用户参与学术社交活动。此外,科研社交网站还可以借鉴非学术社交平台的经验,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学术社交功能,如付费问答、打赏等,提升用户学术社交的效率。
  3)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科研社交平台可以建立一套知识产权认证体系,对于学术社交过程中用户产生的新想法、新概念、新成果等提供知识产权认证,如用户提出某一想法,经过平台的知识产权归属认证,就可以确认这一想法属于该用户。有了知识产权归属的保障,有助于促进用户学术社交的繁荣发展。
  4)改善学术交流特性。科研社交平台可以根据用户所属的专业领域建立专门的学术交流群组,设置用户准入门槛,如将用户的学历、学术成果、平台活跃度等作为进入学术交流群的条件,确保群组内用户所属的专业领域、交流的层次在同一水平上,以保证学术社交的效率。同时,对交流的主题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过滤与学术交流无关的内容,如广告、征友、吐槽等,提高科研社交平台信息质量,以保证学术社交的纯粹性。   参考文献
  [1]Thelwall M,Kousha K.Academia.edu:Social Network or Academic Network?[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15,65(4):721-731.
  [2]赵杨,李露琪.国内外学术社交网站研究现状述评与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16,(6):41-47.
  [3]ResearchGate.Recruiting[EB/OL].https://solutions.researchgate.net/recruiting,2018-03-18.
  [4]Were Hiring[EB/OL].http://muchong.com,2018-03-18.
  [5]Gruzd A,Goertzen M.Wired Academia:Why Social Science Scholars are Using Social Media[C]//2013 46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stem Sciences(HICSS).Washington,DC:IEEE,2013:3332-3341.
  [6]Chakraborty N.Activities and Reasons for Using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by Research Scholars in NEHU:A Study on Facebook and ResearchGate[J].Inflibnet Centre,2012,5(3):19-27.
  [7]Jeng W,He D,Jiang J.User Participation in an Academic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A Survey of Open Group Users on Mendeley[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15,66(5):890-904.
  [8]Ma M,Agarwal R.Through a Glass Darkly: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dentity Verification,and Knowledge Contribution in Online Communitie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7,18(1):42-67.
  [9]張晓娟,周学春.社区治理策略、用户就绪和知识贡献研究:以百度百科虚拟社区为例[J].管理评论,2016,28(9):72-82.
  [10]李晓方.激励设计与知识共享——百度内容开放平台知识共享制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33(2):272-278.
  [11]胡蓉.学术社交网站用户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5.
  [12]Gruzd A,Staves K,Wilk A.Connected Scholars:Examining the Role of Social Media in Research Practices of Faculty Using the UTAUT Model[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2,28(6):2340-2350.
  [13]Chen C H,Desarmo J,Ke H R.Exploring Reasons for Use or Non-use of Academic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Among Taiwanese Fishery Scientists[J].Journal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16,11(1):85-105.
  [14]李晶,卢小莉,李卓卓.学术社区信息质量感知形成机理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1):6-9.
  [15]刘晓娟,刘新哲.虚拟学术群组特征研究——以用户为分析视角[J].图书情报工作,2015,(24):83-92.
  [16]Hoffmann C P,Luts C,Meckel M.A Relational Altmetric?Network Centrality on ResearchGate as an Indicator of Scientific Impact[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15,67(4):1-11.
  [17]Ortega J L.Disciplinary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Academic Social Networking Sites[J].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15,39(4):520-536.
  [18]Collins K,Shiffman D,Rock J.How are Scientists Using Social Media in the Workplace?[J].PloS one,2016,11(10):e0162680.
  [19]屈宝强.网络学术论坛中的科研合作行为及其反思——以“小木虫”学术论坛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0):215-218.   [20]凯西·卡麦兹.建构扎根理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3.
  [21]Bazeley P.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with NVivo[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7:82-83.
  [22]鄒儒楠,于建荣.数字时代非正式学术交流特点的社会网络分析——以小木虫生命科学论坛为例[J].情报科学,2015,(7):81-86.
  [23]张帅,王文韬,李晶.用户在线知识付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10):94-100.
  [24]Guest G,Bunce A,Johnson L.How Many Interviews are Enough?An Experiment with Data Saturation and Variability[J].Field Methods,2006,18(1):59-82.
  [25]Strauss A,Corbin J M.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0,77(2):129.
  [26]Barbour J B,Rintamaki L S,Ramsey J A,et al.Avoiding Health Information[J].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2012,17(2):212-229.
  [27]薛调,刘云,刘彦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5):83-87.
  [28]Francis J J,Johnston M,Robertson C,et al.What is an Adequate Sample Size?Operationalising Data Saturation for Theory-based Interview Studies[J].Psychology and Health,2010,25(10):1229-1245.
  [29]Thelwall M,Kousha K.ResearchGate:Disseminating,Communicating,and Measuring Scholarship?[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15,66(5):876-889.
  (责任编辑:郭沫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68058.htm